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读《毛姆读书随笔》兼谈读书的意义

原创 Zoe左薇 Zoe Journal

书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之所以想看毛姆的随笔是受了之前在“简书”上看的一篇文章的影响。那篇文章的目的是向想学写小说的人推荐一些读物,其中就提到了毛姆的作品。当然之所以读不只是因为被推荐,更多的是觉得有必要去接触一下这位作家。

读前几页的时候,发现对于毛姆的很多想法我还是比较有共鸣的,比如第一篇文章他就提到“我要强调的是,读书应该是一种享受…….如果你或者别人看了我在这里写的,于是便去读我推荐的书而读不下去的话,那就把它放下。既然它不能使你觉得是一种享受,那它对你就毫无用处。没有一个人有这样的义务,一定要读诗歌、小说或者任何纯文学作品”,再如后来他说“道德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原因是它和人的行为举止密切相关,而我们大家都知道,人的行为往往是虚伪的、复杂和多变的”等等。

我举出的第一句话只是他对读者的一个建议,不过由此我是想到了一些事情。我经常会看到人们讨论读书的作用,我也曾经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

我从小就开始读书了,但读书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些人从四五岁接触经典,而我小时候看的是童话寓言,大一些是青春文学。我妈应该是有意识培养我阅读兴趣,不然也不会从我小时候开始就给我买《脑筋急转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各种寓言和成语故事了。不过可能因为自身文学水平有限,到了我大一些她也只是给我买一些作文书,未曾引导我读过什么经典。大概因为她自己对经典了解也不多。六年级时候想在书摊上买一本《复活》,她看了开头几页后问我你怎么要买这个?我说这是名著啊,咋啦?她赶紧给我放下了,什么名著!然后给我买了一本作文书,嗯,顺着这个思路,我从小读了好多作文书,小学开始作文就被拿到高年级做范文了,而经典大概就限于六年级读得那本《鲁宾逊漂流记》了吧,嗯,不过当时觉得这本书还是挺无聊的,通篇几乎没有对话,都是在叙事。

关于我和书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的小事。说我还很小的时候,因为父母做生意无暇顾及我,便将我暂时寄养在姑姑家。当时姑父的衣柜里放着一些书,有一天家里大人都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发现我枕着书在凉席上睡了,身边还散落着几本书,然而那时候我可能还不识几个字。姑父看到后大赞:“这姑娘将来是块读书的料!”后来事实证明我似乎也有那么一点读书的天赋,于是这事就一直被我姑父当做与人聊天的谈资。

上了高中因为学业压力比较重,基本没读过课外书。不过最喜欢最轻松的还是英语和语文。大学以后慢慢拾起了看书的爱好,这个时候看书仍旧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于是我读了几本心理学和哲学的书,经常跑图书馆四层去借这方面的书。也大概在这个时期,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就是我为什么要读书?因为当时我发现我周围好多人不爱读书,更有甚者把读书看成一种“超凡脱俗”的爱好,说起读书都是一脸高深的表情,仿佛不爱读书是符合常理的,爱读书是不可思议的。

这个时候,我开始疑惑。既然人们读书多数不是出于喜欢,那我是不是也是这样的?那我读书,如果不是因为喜欢,那是因为什么?为了获得更多学识,然后关键时候可以炫耀,以此得到满足感?那我喜欢读书岂不是出于一种虚荣的目的?我曾经和室友讨论过这个问题,室友认为即使出于虚荣心也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如果出于这种目的,所有我自愿读过的书,我宁愿没读过。

虽然疑惑,读书却没有真正中断过。有人觉得哲学这种书太玄太高深,我读的时候经常会感觉跟某个前人有了共鸣,这种感觉让我欣喜,虽然肯定并没有领悟其中真谛,但也确实获得了别处得不到的快感。

后来,包括现在,我终于明确了,我读书是因为好奇心,是因为读书这个过程本身让我愉悦,仅此而已。因为,说实话我记性不大好,读过的书多数内容会忘,如果说为了炫耀和虚荣,实在是没什么可炫耀的。

所以,读书的作用,我跟毛姆的观点比较一致,即为了享受。这里不包括那些为了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而必须要读的书。

有些人说,我读了那么那么多书,究竟有什么用?于是有人回答说,如果你不能把你读过的书转化为自己的技能或者不能将书中的内容举一反三,那不能算读过书。其实我觉得这里是混淆了两种不同的读书目的的。如果抱着享受的心情去读艰涩的书,除非你真的喜欢,否则这书读完真的没用。如果这本艰涩的书是你想认真学习的,那我觉得你必须抱着研究的态度,好好地踏实下来,对里面的道理知识仔细进行梳理,然后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读书对你才有用。

也就是说,根据读书目的,读书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分。如果为了享受,那就沉浸其中,让自己全身心浸润在作者构建的世界里,浸润在作者所提到的种种有趣的观点理论里,与之共鸣或者与之辩驳,随你开心;如果为了得到知识技能,那就抱着研究的态度去学习,去练习,去反复推敲,直到将知识化为己有,这个过程,我认为一般来说可能会比较枯燥,我可能不大会觉得享受。除非我研究了一个我非常感兴趣的题材,且对该题材有足够的好奇心。

借着读完《毛姆读书笔记》写了一些自己关于读书的想法,我承认这想法也受到了毛姆的影响,毕竟在我看来,毛姆说的没毛病。图片

这本书提到一些伟大的作家,比如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等,关于他们的私生活,我知道不会好太多,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不道德。反正,很多作家包括艺术家的德行,在普遍道德观念里,都是不怎么样的。不过要真更全面的了解的话,我觉得读毛姆的这几篇文章还是有点不够的。

关于最后毛姆哲学方面的想法,我看得不仔细,因为我觉得毛姆自己都说这方面自己不是很有才能,而且很多观点在我看来也没什么新意,感觉不会引起什么启发,就略过了。

最后我必须提到一点,那就是,嗯,毛姆对爱伦·坡的诗,也是比较赞赏的,他说“爱伦·坡的诗歌非常优美,是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他的诗歌就像威尼斯画派的有些画,以一种意想不到的美使你惊心动魄。你读着他的诗歌,只觉得感官得到了满足,也就不去管它到底有没有激发你的想象力了。它给你的就是纯粹的美,无与伦比的美”。嗯!爱伦·坡我男神!

总体上对毛姆或者对文学感兴趣的人可以读读这本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读《毛姆读书随笔》兼谈读书的意义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