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百岁人生》读后感 -如果百岁人生将要来临

荷秒 顾问无闺蜜
最近读到,不,是听到一本很有意思的书,《百岁人生》。得到有个听书专栏,我用上班通勤时间大致听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首先本书的论据都是建立在这个基本观点之上,即人类即将进入一个长寿的时代,根据加利福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最新权威数据显示,从1840年开始,人类的寿命就在以平均每年大约三个月的速度递增。也就是说,每过十年人类就可以多活两到三岁。在进入21世纪后,这个趋势还在更快地加速。基于此,计算得出00后小孩活到一百岁的概率是多大呢?答案是50%。所以,作者就说,你这辈子活到 一百岁,或者接近一百岁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凸显了。第一个问题是三段式人生向多段式人生的转变。所谓三段式人生,即求学、工作、养老三个阶段。在这个三段式人生中,我们第二阶段积累的财富可以支撑养老的花销。可是如果活到一百岁,那就未必了。
可能有人认为那我勤奋点,晚点退休好了,干到80岁。可是作者说这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人类的寿命是在不断加长,可是行业的寿命是一直在缩减的。可能过个二十年,你的行业就不存在了,你干不到80岁,这可是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呢,哪个行业能保证半个世纪一直存在呢。
作者认为,三段式人生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大家都能活到一百岁的时候,多段式人生就会登场了。
所谓多段式人生,就是人生被分为好几段,但是不像三段式人生那么边界清晰。比如你可能十几岁在上学,工作几年后,四十岁再重返校园。二十多岁的时候,没有谈恋爱,四十多岁再来一段校园恋情。五十多岁时从公司离职,花一年时间放空自己,回来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赛道。

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要不变的学习和自我更新。我们要习惯于经常跟过去的自己说再见,每过一个阶段就把自己清空一次,敢于放弃已有的东西,包括经验、学历、知识,甚至是你的三观。在这长达一百岁的人生中,你的三观可能会被颠覆、重建、再颠覆、再重建。

同时作者预言大多数的职业将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将使得未来的社会分工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作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中间行业被掏空。也就是最顶层的、需要大量原创性工作的那些行业,比如科研、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娱乐业、教育业,这些产业会保留下来。还有一些比较底层,不需要太多科技含量的,像理发、化妆、餐饮业这些个人服务产业也会被保留。除了这两头外,中间大量的具有重复性、标准性、容易被指令描述的行业,都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在未来,按照年龄去判断身份的办法也会完全行不通。因为在各个年龄阶段,什么样的人都可能会出现。比如会有二十多岁的CEO、三十多岁的在校生、四十多岁的初婚者。年龄不再成为判断身份的标签。作者说,在百岁人生里,我们必需会跟不同年龄阶段的打交道。跨年龄的交往会越来越多。

在多段式人生里,每个人的流动性和个人机会越来越多,选择空间也会越来越多。但是作者说,大家的选择反而会比以前更慎重。作者给出了两个建议,一是要经常地放空自己,在漫长的一生中,不要急着一直埋头赶路,可以适当的停下来,轻松一下,就好像一场演出一定要留出几个中场休息时间。二是从现在开始重视个人无形资产的积累,就是你的个人信誉、口碑、人脉圈子、信息渠道。

以上,大致是这本的主要内容,我听完后,大受启发,确实认为应该调整思路,不要将以后的生活仅仅局限于工作和养老两个阶段。以上多段式人生的操作或许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百岁人生》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