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灵感处】追光者

文:染玖

文章虚构

00

于城踏入演艺圈八年了。

但他与我谈起,就如同不是他的经历只不过是在陈述一个数字。

我按下录音笔。

01

“八年了,就没有后悔吗?”

他眼睛很大,演戏的时候眼睛能恰好的表达每种情绪,此刻的他眼睛转向左侧微微眯起眼睛是在仔细回忆。

几分钟后,他眼睛直视着我,目光柔和又坚定。

“没有啊。因为我喜欢表演,所以八年来是难熬,但没后悔。”

“是怎么难熬了?”

这时他只是轻微侧一下头便回答说:“没有戏,没有通告,没有收入。”

很简短的回答。不过不管是我了解到的情况,还是后来关上录音笔他与我说的情况,都足以证明这八年尤其是前几年,一点也不像他说的11个字那么容易。

他自己讲到有一回没钱交房租,厚着脸皮问大妈,能不能给她签个名,以后火了可值钱了。

笑完后又摇了摇头,叹道:“只可惜到现在也没能值钱。”

我不知道他是抱着什么心态讲的,我只不过听出有一丝丝的无奈。

02

“那是怎么熬过的,有什么方法吗?”

他明亮的眼眸突然暗淡下来,沉默的看着空杯子并不言语。过了一会儿才启唇说:“其实,最开始刚入圈时真的很难,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太可怕了。后来主动去争抢机会,演上龙套时已经好很多了。”

“没有什么方法,就像我这么多年依旧不会坦然面对除了拍摄以外的镜头一样。”

于城有一个不算问题的小问题。他除了拍戏的时候对镜头不抗拒,其余上节目只要不是一个人就都还好,一旦是一个人他会很害羞。比如说今天的采访就是只录音,取消了拍摄。

而这个问题显然影响了他,他很少一个人接采访或是节目直播。

03

“现在网友都说你演技好,是怎么练出来的?”

这句话一问出来,他的眼眸瞬间又清亮起来。突然笑着说:“就是很多不火的角色接多了,但我又想把每个角色演好所以会多揣摩一下。比如说最近接的《过线》我戏份不多,但因为要把人物演得丰满所以我就会去想他的故事。”

你可以从于城的眼中看出他对演戏的喜爱,更不用说一提到演戏他话就多了。

我为了采访有看过他以前的作品。说真的,他演技确实是一点点进步的,但给他的剧本没有一点改变,仍旧没深度没思想的烂大街的剧情。

这使我不禁想到那些好的剧本。好的剧本不是流到了当红小生那里就是在老演员那里,偏偏靠颜值火起来的小生们,没有一个会有层次的演戏。

04

“为什么喜爱表演?”

他的眼睛又转向左侧回忆,过了一会儿,他讲道:“因为喜欢演戏的感觉,在剧里我是一个完全与现实不一样的人。”

“那你有喜欢哪位演员?”

“黄渤老师。”

我一直做记录的手停下,抬起头看着他。不得不说,黄渤的经历和他是有点像的,十年磨出了一个60亿的影帝。

“黄渤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你要去演一个人太难了,你把你自己变成这个人那就容易了’,

我就是这样的,在镜头开始后,我是郑文,或者我是白空之类,总之不是于城。”

于城因为最近拍了《过线》才稍有不同,这采访也是因为《过线》。《过线》里他饰演的是一个流氓混混叫郑文,不是什么正面角色,但因为演得真的很好,观众对他是又爱又恨。

而在这之前也有过一部火了剧但没火演员的戏叫《败摆》,他在里面饰演一个又花又有才还有点狠厉的富二代叫白空。

黄渤十年熬出头,可他也八年了。

我不知道该对这个似乎没有被世界沾染的人说什么,入圈八年,岁月的洗礼并没有带走他的什么,反而好像还更年轻了点。

于城今年28了,但每每看到他那双清澈真诚的双眸,我都会认为坐在我对面的不过是个19岁的孩子。

05

“那最后的时候再介绍一下《过线》吧。”

“怎么介绍?”

“你心中的《过线》,是剧组的故事也行,是剧中的故事也行。”

他歪头细想。许久后目光明亮地讲道:“剧中的故事大家都清楚,就是警察与地痞流氓的事。但我们剧组是个很可爱的剧组,导演对我们特别好,我们演员融在一起就跟中学生一样。”

他一直是笑着的,眼睛也是微弯的。

采访前我同事提醒我说,他特别麻烦,挖不到你想要的点。现在看来他身上确实没什么可以挖的东西,因为他从不隐瞒什么,什么事情都说,偶尔问到一些问题还会有点不好意思。

06

我关上了录音笔。

他似乎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我最开始住的地方的灯,昏昏暗暗的还不经常亮,每回拍完一天的戏回家黑漆漆的一片。”

他不知道什么时候重新添了我们两个人的水,自己低着头晃着水杯,声音不大不小像是自言自语又恰好能让我听到。

“后来终于有点钱换了一个一居室的楼房,楼道里的灯终于能常亮了。每次回家我都尽量轻,手一摸上楼道开关就突然心安下来。抬头一看明晃晃的灯亮着,我便再过去开门。”

他心中有一束光,不是钱等俗物可以去媲美的。那束光不仅支撑着他向前并且没有倒下的这八年,还保护着他这么多年仍旧单纯连说谎都不会。

这八年来到底有多艰难,他不说也就没人知道,就算他说了也未必能有人真正理解他的经历。

07

我回到杂志社,同事赶忙跑过来问我:“是不是什么料都没有,一句准确的话也没有对上?”

我摇头。

“没有啊。特别有故事啊,他就是有些慢热,有耐心就好了。”

同事不相信的去翻我的笔记本。愣了一下笑道:“我的天,这叫有料啊?你这问题也是,什么问题啊。你看看待会儿主编找不找你,最近正热议的事你都没问啊。”

热议什么呢。大家人云亦云的说着他的传言,各种一言难尽的离谱的传言。

最近找他的采访众多,往往问的都逃离不开那几个问题。所以今天我问的问题,可能也有点让他诧异,更不用说我的同事了。

最终主编也没有找我,还直接以于城为新一月刊的封面人物登出了采访。标题为“走出半生仍少年”。

杂志发出后于城就发了一条消息。很简短的三个字——“谢谢你。”

我并不知道他要谢我什么,但我同样回了他四个字——“也谢谢你。”

我一直认为杂志上仅有的采访与我一点点的感想并不足以表现他的真实,所以我又抽空写了一篇关于他的纪实日记,没有夸大成分,直直的在讲述我采访他时他的反应和我的感受。

这篇名为“追光者”。

08

“这一篇给梦,那一篇给你。”*

THE END

*《你一生的故事》歌词

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 and where it leads,I embrace it.

And I 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

译为:尽管知道整个旅程,知道它通向哪里,我仍然倾心接受。

并且欢迎旅途的那个时刻。

又译为:即使预见了所有悲伤,我依然愿意前往。

——摘自《降临》*

*《降临》改编自《你一生的故事》特德·姜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灵感处】追光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