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生殿里悔牵郎

王九峰

弄不清楚究竟是哪个魂在值班,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居然迷上了古代杂剧,一口气买下了《西厢记》、《长生殿》、《清忠谱》、《桃花扇》、《燕子笺》、《牡丹亭》、《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中国十大古典喜剧》(共三册)、《聊斋志异戏曲集》(上下册)等十余种。至于读通没读通姑且不论,但就这点精神在今天看来,自觉还是很“了不起”的。有念于此,套句某个小品演员的话,“我骄傲”。在别人眼里我可能愚笨得“可爱”,因为买书是件不划算的事,据说现今有好些人买书只为摆设。天地良心,我买书实在不是附庸风雅,是为了看个热闹,满足一下好奇心。再说句可资骄傲的话,对每本书里的微言大义我是从来不去考究的,大多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这本书是1984年3月15日购于桐柏,只所以要买,主要是受前辈文人对它和《桃花扇》的评鉴所影响。它成书年代大约是1679年(康熙十八年),早于《桃花扇》成书时间十年。因剧作的思想内容充实,文学艺术精湛,堪与稍后同样广为传颂的《桃花扇》相媲美。一时间,赢得朝野上下交口盛赞,大江南北,争相传唱,“南洪北孔”(洪升和孔尚任)之誉更是风靡天下。而促使我购买此书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受唐人白居易《长恨歌》的诱惑,欲对唐玄宗和杨玉环之间凄婉哀绝的爱情故事作进一步的探究,更有一窥剧中华章丽句的私心在。至于南曲北调我一无所知,仅把杂剧当做诗文和历史来读,这对我亦大有裨益。

书中丽曲佳词俯拾即是,如“笔床初拂,光分素札,砚池新注,香浮墨华——绿阴深处多幽雅。竹风引,荷露洒,对波纹帘影弄参差。”还有“幽梦清宵度月华,听《霓裳羽衣》歌罢,醒来音节记无差,拟翻新谱消长夏”,不一而足。此剧之所以如此轰动,窃以为:满人入关,被汉人目之为夷族,与唐朝安禄山造反事极似,土厥、后金皆非我大汉族类,士大夫从骨子里对清人的统治有种排斥。再者,鉴于康熙十八年,新朝刚建立不久,前朝遗老尚在,有不少人还对汉族冠冕心存怀念,但复明无望,唯有把一帘春梦付之于虚幻的戏剧中,赢得精神上的一时之快。更因唐明皇与杨玉环之间的爱情缠绵悱恻,感人至深,而自古以来“红颜祸水”的骂声时萦于耳,人们对女色误国深恶痛绝。而杨玉环却是个风情万种,娇艳无比的小女人,她自始至终深居宫帷,从不予闻朝政,但结局之惨烈,令人唏嘘,千百年来,她的遭遇一直受人同情。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鲁迅先生在治中国小说史时,通过接触大量的唐朝文化和史料,心中逐渐酝酿着欲写一部《杨玉环》的小说为其鸣屈,题纲早经拟好,故事梗概也大致有了轮廓,适逢此时,“国立西北大学”一纸聘书邀他前去讲学,瞌睡遇到枕头,欣然上道,欲亲身去体会一下大唐余风。孰料,当他兴冲冲地一脚踏进长安古城后,眼前的破败与颓废令其大失所望,满腔的写作热情,一下子降到了冰点。授课之暇,唯偷闲去趟“易俗社”看了场戏,感受下大秦之腔的高亢,待课程一毕,便匆匆束装赋归,鲁迅版《杨玉环》就此胎死腹中!

昔读《长恨歌》,对其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钟爱在一身”句,总觉得不可思议,当认真读罢《长生殿》后,始知玄宗之所以用情专一,全系玉环驾驭男人的手段高明,媚人功夫超群,使三郎须臾不可或离。撇开这些,当然还另有原因。史载玉环精通音律,能歌善舞,时常伴偕玄宗粉墨登场,梨园展喉,清音婉转;池畔调琴,叩舷太液,深得玄宗欢心,因此就有了“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故事发生。这一切都是在自然而然中的爱之延伸,成为以后七月七日长生殿里,夜半无人喁喁私语时的序曲。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执手盟约,才真正是他们爱情大剧的高潮。渔阳颦鼓,击碎了绮华春梦,马嵬坡前,忍看香消玉殒,李、杨轰轰烈烈的一场爱情大剧,最终却落得个“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结局!当随着他们的剧终幕落,历史也负载着大唐由盛到衰,一去不返。遗落在他们身后的这曲悲歌余音,依旧袅绕在神州大地上经久不绝!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生殿里悔牵郎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