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随心而居

  文 | 颍上县江口镇中心学校 祝宝玉
  
  二十五岁以前,我是无法理解“宁静”的意义的,当然,也未曾渴望宁静,内心里有着排泄不完的冲动,要去追梦,要去闯荡,要不负一生。但是,这一切从三十五岁那年开始,就完全转变了。
  短足到山里,不再新奇山水鸟云的存在,而在乎它们的形态。山静,水幽,鸟啼,云自在,这种感觉很贴合我的渴求。看一看山,沉默不语,风雨如磐;掬一捧水,清凉入心,悠然悠哉;听一听鸟鸣,动人婉转,于山谷中不绝回荡;望一望飞云,卷舒随心,不受约束。这些,都能给我渐悟的启示。
  
  遇一蜗居茅屋的老者,从远处挑水归来,虽至耄耋,但身骨硬朗爽健。和他攀谈,他友善相答。这老者并非鳏夫,他家中子孙成群,生活富足。我不解,问他为何一人跑到这深山里生活。
  他笑答道,心里喜欢。看着他恬然自足的样子,我仿佛明白了,他的内心里有一枚向往自然的种子,大半辈子被压抑着,现在儿女生计不要自己担心了,他放心地放下一切枷锁,归隐山中。
  
  很羡慕老者随心而居,此居之处,心得安宁。如我辈,奔波城市之中,难得有空闲歇息,身心疲惫不堪。
  生活被石块垒得严严实实,没有一丝孔隙容人喘息。虽闲暇到山水之间游荡,也是骑马观花,不达深意。我们未曾体验到随心而居的乐趣,而总是沉浸在不随心而为的痛苦与不安之中。
  我恍然明白,为什么《瓦尔登湖》能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了。其实不论人种,每一个人的内心之中,都希望寻一处“瓦尔登湖”,彻底拒绝浮躁,返璞归真,让整个人静下来,让整颗心静下来。恰如女作家艾略特称:“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梭罗虽然是一名隐士,但我觉得,《瓦尔登湖》也不简简单单在渲染隐士情怀,“我来到丛林因为我想从容不迫的生活,仅仅面对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看我是否并不了解生活教给我们的东西,而不是当我在濒死时才发现我并没有真正地活过。”
  倘若把他的文字理解为一种说教,那就大错特错了,梭罗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你要找到你自己想要的生活”,那才是最幸福的。
  
  我的母亲始终觉得生活在高楼之上是一件很闹心的事情,在我的118平方米的家里,她从未像在农村老家那样活得那么无拘无束,她总是小心谨慎,“战战栗栗”,不见一丝舒心的笑容。
  于是,我把她送回了老家。在脚踏上故乡泥土的一刹那,母亲的深情就变得自在了,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和乡亲们打招呼时声贝都提高八度,笑声回响在院里院外。如果说是因为母亲习惯了农村的生活,这也不错,但我觉得,母亲的欢愉是因为她在这片土地上能随心顺意。
  
  一个人所居的,不在乎高楼或茅屋;一个人所处的,不论是位高或位低,这些都无关乎幸不幸福,关键是是否顺从自己的内心而活。
  “人安茅屋静,心淡世路平。”老话说的真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随心而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