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雷雨》读后感 -雷雨过后,尘埃定

一本好书会让你感动,会让你有空灵飘逸感,会让你百看不厌。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有书籍文字伊始,人类就在阅读中传承着文化,开启心智,而一些经典名著的阅读,更是人类思想文明的精华,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雷雨》是一本好书,情节曲折,富有传奇色彩。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段传奇。三十年的悲欢离合,三十年的爱恨情仇,都与周朴园有关,而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冲突又交织在一起,所谓“剪不断,理还乱”。

看完整本书,印象最深刻的是蘩漪,一位敢爱敢恨的女子,一位被爱情伤的体无完肤的女子。张爱玲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苍凉、无望的,牵过手后便是放手,“生死契阔”却还要说永不分离。是啊,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谎言的世界,当爱情之花温柔的凋谢时,才明白真爱只不过是美丽的童话。其实,所谓的爱情在冥冥之中,苍天早已有所注定。蘩漪,她就像一个活死人,有着一颗被爱情遗忘的冰冷的心。十八年来守着一个暴躁专横的丈夫,早已心如死水,而周萍正好是点燃她内心之火的救命稻草。蘩漪就像在黑暗之中铿然而泊的血莲,冷漠、诡异、妖艳。将生命之火点燃到像光电一样白热,但却如同灯丝一样短促,将生命之火顿时化为乌有。她的发疯是她唯一的下场,因为她的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一个勇于追求真爱的女子在失去一切希望后,疯,是最好的下场。

侍萍的人生经历,最沉重的敲击着雷雨的悲剧丧钟,将最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她希冀在默默无闻的为他人奉献中得到对方的关爱和理解,从而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然而侍萍命运的悲剧性却让这汪纯净的生命之泉慢慢干涸直至枯竭。她沉默的人生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她自始至终关爱着他人,最大限度的忍耐别人给她造成的伤害,不断退让她守护的生命底线。戏剧大师曹禺将所有的苦难集中于侍萍一身,也许意义在于证明:人必然会经受苦难,即使他默默无闻。泰戈尔说“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人生的经历就是行走在路上,阅尽千山万水,尝遍酸甜苦辣。无论是成功的经历还是失败的经历,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有经历就有磨砺,有经历就有成长。

周朴园对侍萍的思恋、怀念成为了他后半生用来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陋空虚的心灵,又可以显示他的多情高贵。钱理群先生曾经在《雷雨》是社会问题剧吗中说:无论是侍萍,以至于周朴园,他们对于充满痛苦的初恋的极其矛盾复杂的情感反应,正表明了对于曾经有过的“人”的情爱的难以摆脱。

爱是什么?“只不过是你伤我,我伤他,痕已痛,情尚存”为此而已,它犹如同神与佛轮回,与世间一切宗教信仰一样,一直信则有不信则无的心证罢了。

那个惊心动魄的夜,爱与恨的厮杀,渗透出的血腥之气,让人不寒而栗。当一切又回归平静,我们不禁慨叹;爱与恨终究不能长久。

终三十年的爱恨落幕了,唯有两个疯了的女人,一个忧愁的老人,还在苦苦挣扎……

(指导教师:昌乐一中高一语文组刘秀云)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雷雨》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