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法源寺的孤独

当我们能够做到舍弃人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时,才能真正找到心中那面明镜。

01

有人说,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

了解法源寺,并非源于对佛教的认知,而是李敖那本《北京法源寺》的书。

所以说,江山也要文人捧,如果没有张继落榜后那首《枫桥夜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又怎能拥有千年的盛名?

据说,李敖的这本书当年曾经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许多人也都是因了这本书寻踪访寺,让这个藏于小巷深处,落满尘埃的古刹名声大噪。

法源寺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十九年,是京城现存最古老的名刹。它原名悯忠寺,是唐太宗为悼念东征阵亡将士所建。辽代时宋钦宗被金兵俘虏北上,曾囚禁于此。后历经辽、金、元、明、清各代,现在法源寺的规模,基本上是辽代道宗时修建的。

公元1734年,雍正帝赐名法源寺,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法源寺也是中国佛学院的所在地。

乾隆皇帝不仅风流倜傥,更可以称得上中国写诗最多的帝王,乾隆四十三年,他曾亲自来到法源寺,写下了“最古燕京寺,由来称悯忠。”

02

自从因书结缘,便再也放不下了它,每年都要来这里看一看,看它四月丁香空结雨中愁,看它深秋枫叶染黄的庙宇回廊,即便是暗淡的冬日,也有晨钟暮鼓可以聆听。

第一次遇见它是在四月丁香盛放的季节。古旧杂乱的胡同深处红墙琉瓦,宝刹清幽。

法源寺前庭后院遍植丁香,花开如海,它们簇簇拥拥,淡雅清幽,在阳光下,白色的丁香皎洁玲珑,紫色的丁香丝丝凝愁。有僧人立于丁香树下,默念佛经,这庙宇里的丁香传承了千年的信仰与寄托。

在诗词里,丁香是爱情的象征,花影深处,可有结着丁香般惆怅的姑娘?回头,看到了一张清秀的面孔正在虔诚地朝拜,不由得就在想,这丁香般美好的女子,也或是为了爱情的惆怅?

据史书记载,法源寺的丁香从明清开始就已经闻名京城,林则徐、纪晓岚、龚自珍等名人都曾在此留下过足迹与诗篇。

诗文雅趣,丁香花开,让法源寺在佛韵幽幽中更添了一份雅致与书香,所以,再想起有人说,一座法源寺,半部中国史,或许也不为过。

法源寺没有门票,游人于入门处随意取香,随喜捐赠,更有经书免费赠送。看惯了众多寺庙鼎盛香火之下对游人的劝赠,方觉这样的寺院才是真正对宗教的传承。

暮鼓晨钟的庙宇更适合冬天的清寂,除了三三两两的僧人穿梭来往,几乎没有香客 ,恰好适合修心养性。

中国好多的佛教圣地人来人往,商业气息过于浓厚,佛门静地滋生出了浓厚的金钱的味道,也就失去了它原本存在的意义。

徜徉期间,不时有僧人身影匆匆而过,庙宇回廊,钟磬声声,似一面镜子,照见人世的沧桑,普度迷途的心灵。

虔诚的香客,静坐殿宇,翻阅经书,寻觅着心中空灵洁净的世界。每一次的翻阅,都是一场灵魂的超度与心灵的净化。

0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苦短,欲望繁多,难以取舍。当我们能够做到舍弃人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时,才能真正找到心中那面明镜。

喧嚣红尘,我们都是穿行于槛外的过客,走走停停,终为了却世间因缘,寻求心灵的宁静。

如果心灵找不到停泊的地方,无论走到哪里,也都只能是片刻的停留。如果心灵觅得到净土,哪里都有莲花生香。

养一颗良善悲悯之心,修一份豁达与从容,只要心灵找到了归宿,红尘处处皆可修篱种菊。

穿越生命狭窄的巷陌,聆听发自心底的钟磬,才会懂得,生命最美的境界是学会舍得与放下,才能觅得幸福与安详。

藏于陋巷的法源寺,过滤了满城的喧嚣与欲望,静静地圈起了一方灵魂的净土与孤独。

我的新书《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发行,热卖中。京东、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亚运村图书大厦等均有售。

作者简介

王玉,著有散文集《玉与君说》、《从里约到欣古–旅行纪实》(中葡双语)、《巴西:回望地球另一端》。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法源寺的孤独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