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有人种树,有人摘桃 -《红楼梦》

有人种树,有人摘桃。
人们常常为此愤愤不平,岂不知太阳底下,这并不算新事。
《红楼梦》开篇就讲了一则种树和摘桃的故事。
《红楼梦》里这位种树的人名叫甄士隐,家住姑苏城,也就是《浮生六记》的沈三白和他的娇妻芸娘你侬我侬、风流快活的地方。

甄士隐住宅旁边有一所小庙,叫葫芦庙。葫芦庙里住着一位穷书生,名叫贾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

贾雨村是湖州人,家道中落,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原本想进京求取功名,谁知道才到姑苏城,盘缠就花得差不多了,只好在葫芦庙里暂时安身,每日卖些字画糊口。
甄士隐是位太平绅士,继承了一些祖产,也读了些书。
虽然一个衣食不缺,一个贫困潦倒,同为读书人的甄士隐和贾雨村到底还是有些共同语言。甄士隐常常在家摆些酒菜,邀请住在隔壁小庙里的甄士隐过来对酌。
中秋佳节,甄士隐和贾雨村在月下对酌。
酒过三巡,贾雨村感叹地说:“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文撰字即能到者。”
不待贾雨村说完,甄士隐便说:“兄何不早言,愚每有此心,但每遇兄时,兄并未谈及,愚故未敢唐突。”
甄士隐立即让小童进来,封了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给贾雨村。贾雨村略微表示了一下谢意,就收下了。
两人喝酒喝到了三更天,甄士隐回去睡了一觉,醒来发现已是日上三竿。他原本想再给贾雨村写几封推荐信一起带到京城,帮他找个仕宦人家落脚。没想到等他到葫芦庙的时候,发现贾雨村五鼓时分就已经走了。
次年元宵节,下人霍启带着甄士隐的独女英莲看花灯时被人抱走了。霍启遍寻英莲不见,也逃走了。
甄士隐夫妻二人大半辈子就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如今被人抱走了,夫妻二人大受刺激,昼夜啼哭。甄士隐还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三月十五,葫芦庙炸供,油锅起火,将半条街都烧掉了。葫芦庙隔壁的甄宅更是烧成了一片瓦砾场。
唯一的女儿丢了,家宅又烧了,甄士隐无心重整家业,便卖掉田地,和夫人封氏一起投奔大如州的岳父封肃去了。
看到女儿女婿潦倒投奔,封肃半哄半骗,卖给了他们一些薄田朽屋。每次见面,还都要说些难听话。甄士隐连续受刺激,身体便愈加衰弱了。
有一天,甄士隐拄着拐杖,挣扎着来到街上散心,看见一个跛足道人,唱着歌从远方飘然而至。
甄士隐和他谈了几句,对了一曲,便随着道人一同离去了。
科场高举的贾雨村升任本地知府,在街上遇到了甄家丫鬟娇杏。

多方打听后,贾雨村派人到封家打听甄士隐的下落,一方面想娶娇杏做小,一方面也有报答甄士隐的意思。
听说甄士隐已经出家,贾雨村只好封了二两银子给封肃。娶到娇杏后,贾雨村又封了一百两银子答谢封肃。

就这样,甄士隐的五十两银子和两套冬衣的接济让贾雨村飞黄腾达,落得丰厚人情和回报的,却是哄骗并凌辱过他的岳父封肃。
世事就是这么荒唐。

如果说甄士隐的遭遇是虚构的话,邓艾的遭遇却是基本真实的历史。
邓艾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臣。
景元四年,也就是公元263年,他和钟会一起带兵伐蜀。
邓艾虽然只带领了三万军队,却面对的是蜀国最强悍的将军姜维。
两军陷入胶着之际,邓艾率领军队从阴平经由汉徳、阳亭向涪阳进发,试图从剑阁西边一百里,成都西边三百里的心腹之地直接插入蜀国心脏。
邓艾选择的路线是一片无人区,巉岩耸峙,山高林密。
面对艰难险阻,邓艾义无反顾。他带人凿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最艰险的地方,七十多岁的邓艾用毛毡裹着身体,从山顶滚到山下。将士们跟着他,手脚并用,沿着悬崖绝壁,攀缘前行。

邓艾大军从天而降,蜀军惊慌失措。邓艾很快攻入雒城。
刘禅听到大势已去的消息,便带领太子及群臣六十多人到邓艾的军营投降。
起初朝廷还是给了邓艾一些封赏。
破蜀后的邓艾洋洋得意,有时候会自夸一下。司马昭让监军卫瓘给邓艾传话:凡事要多向朝廷汇报。邓艾不以为意。
和他一起伐蜀的钟会便借此机会多次给司马昭修书,说邓艾有不臣之心。钟会善于模仿人的字迹,他还把邓艾的奏折拦下,模仿邓艾的笔迹并以邓艾的名义写了一封桀骜不驯的奏折送达朝廷。
咸熙元年,也就是公元264年,司马昭以朝廷的名义下令用囚车征还邓艾。
钟会派卫瓘收捕邓艾。邓艾束手就擒。
钟会听说司马昭还派贾充率兵向斜谷出发,感觉司马昭对自己也有怀疑,于是和姜维一起造反。
卫瓘放出钟会和姜维要谋反的消息后,厌倦军旅的士兵杀死了钟会和姜维。
按说此事已经了结,但担心邓艾报复自己的卫瓘还是派和邓艾有过节的田续追杀邓艾。在江由,邓艾曾因为田续畏缩不前扬言要斩了他,后来又赦免了他,田续因此对邓艾怀恨在心。
田续出发前,卫瓘故意刺激他说:你可以报江由之辱了。
田续怀着愤怒杀死了邓艾和他的儿子邓忠。
邓艾和邓忠冤死后,司马昭并不善罢甘休,还杀死了邓艾在洛阳的其他儿子,并且把他的孙子流放到了西域。
除掉邓艾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马炎便逼迫魏帝禅位给自己。
艰辛备尝的邓艾平定了蜀国,享受胜利果实的却是司马家族。

而邓艾自己,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落得了一个家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现实的荒诞,往往超出人类的想象。

其实《红楼梦》这部书的遭遇本身也是一个种树与摘桃的故事。
在黄叶村写下《红楼梦》的曹雪芹穷困潦倒,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曹雪芹去世后,《红楼梦》却养活了无数出版商、红学家和各路文人。他们著书立说,到处演讲,名利双收。
正如甄士隐在《好了歌》解注里唱得那样: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太阳底下无新事,虽然邓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千年,有人种树有人摘桃的故事仍然天天在上演。

年轻时读《红楼梦》,总是奇怪曹雪芹为什么用甄士隐的故事做开头呢,那个故事太冷太残酷,既不温馨,也没有情调。
现在看来,这正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
备尝人事沧桑、悲欢离合的曹雪芹正是要通过这个故事来掀开丑陋的面孔上那层温馨美丽的面纱,将荒诞和残酷的真相赤裸裸地呈现给世人看。
在曹雪芹看来,那些衣冠楚楚、纵横捭阖、风光无两下面,其实都是残酷冷血、臭秽不堪和不忍卒睹,没有意义。
与其去追逐这些,还不如留意春花秋月和少男少女的欢喜与悲伤,此间至少还有些许真情在。
附:《好了歌》解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作者
Neomi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有人种树,有人摘桃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