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第56号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第56号教师的奇迹》是美国一位叫雷夫的老师的一本书,昨天晚上看了前两章即第一部分“家最温暖”,虽然仅仅看了这么多,但是我真诚地推荐给大家,不管你是你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个家长,这本书非常棒!
推荐理由如下:

1.这本书一点都不晦涩难懂,翻译得也很好,里面有很多真实事例,让人一读就懂,一看就爱上。
因为这本书在讲故事,但是故事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最近邓超、俞白眉导演的《银河补习班》引起教育领域的人关注,马皓文的儿子马飞最终成为一名宇航员,很多人在追问:“如果马飞没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宇航员,只是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还算不算成功?”雷夫会告诉你,当然算,这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2.读了这本书你会改变你原来对美国教育的看法。中美教育差异,美国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不一样。相反,从这本书中,我们会发现,雷夫在学校里碰到的种种,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依然在我们国家,在我们身上依然找得到。

3.写过《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给这本书写推荐道: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而且这本书不仅适合教师看,也适合家长看。尽管这本书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写的,但是雷夫不是那种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割裂开来谈的人,他用他的文字处处提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就像前一段时间我看的《发现母亲》这部书一样,虽然是写母亲,他也同样适合教师读一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永远不可对立。至于现在社会上老是出现家长和老师对立的现象,我们每个人真该好好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同一个孩子,我们面对的是我们的未来。

4.雷夫在自序里提到上化学课为了帮助一位女同学顺利完成实验,自己头发着火都没有发现的故事。雷夫说,他就是从那件事感觉到自己像个白痴,也就是从那件事意识到当老师真好。他发现,自己其实可以无视很多狗屁倒灶事,只需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他告诉自己,如果自己那么在乎教学,在乎到连自己头发着火都没有发现的话,那么他的方向就对了。从那以后,他决心用“头发着火似的”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5.前几天的文章里我引用了《中庸》里的一句话“知耻近乎勇”,第一章《给我一些真相》更是诠释了这句话。因为这一章里的几乎每一个观点,几乎每一个事例都在狠狠打我的脸,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还算上进的新老师的我来说,我之前确实做了很多错事,尤其是面对学生而言。比如:以信任代替恐惧,做孩子们可靠的肩膀,纪律合乎逻辑,你就是榜样。这些我都没有做到。虽然上半年我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有所改善,但是我知道我自己有多糟糕。但是我同时也明白,这个问题不完全在于我,或者也不完全在于某个老师,因为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如此。如果不去接触更多的书籍,不去接触更多正确的教育思想,然后去实践,我永远不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更别提优秀了。我深深地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知耻近乎勇,就当美化一下自己,暂且这么说吧!

6.第二章是《寻找第六阶段》,这一章除了老师读,真的很适合家长读,因为这个六阶段,不是过度简化的方法,它需要的是终其一生的努力。它描绘的是一个路线图,信任是地基,六阶段则是引导学生学业和人格成长的基础建材。
7.雷夫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教室和教室原来真的可以如此不同。之前读过薛瑞萍老师的一本书叫《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啊,同是几十平米的教室,但是从不同的教室里走出来的学生却会很大不同。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狭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什么东西决定了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我期望有生之年,可以把教室的容量尽自己所能,能扩大一点就扩大一点!愿明天更美好!

作者
张莉莉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第56号教师的奇迹》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