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现代化中国式管理》

曾仕强,想必很多人都听过他讲的易经,一次三亚出差时,偶然看到了他著的《现代化中国式管理》一书,果断入手。近日一读,给人似曾相识而又会心一笑的感觉。曾仕强认为,自古以来,中国式管理便以安人为最终目的。上安下,下安上,人人自安,则天下自平。中国式管理主张从个人的修身做起,既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路径,而管理就是修己安人的历程。《易经》中“渐卦”有言,君子要安处贤德,改善风俗。作者归纳了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第一点以人为主,主张有人才有事,事在人为,惟有以人为主,才能把事情做好。第二点因道结合,认为制度化管理,不如以理念来结合志同道合的人士,大家有共识,比较容易同心协力,把一盘散沙,聚集起来发挥巨大作用。第三点,依理而变,合理解决,中国式管理可以说是合理化管理。这就是要讲求合理,做事有理有据。

本书的很多观点引人深思,比如:用推、拖、拉来化解问题。管理之所以复杂,在于解决问题往往引发更多问题或后遗症,从而弄得大家越来越忙碌,违背了管理的“省力化”,比如道路开得越宽广,堵车的情况可能越严重,因为大家认为道路宽都挤过来了,比如垃圾清理的越快,大家便放心的制造垃圾,使得后期的垃圾消除处理更为困难。自古以来,中国人便知道以化解代替解决,也就是所谓的打太极,要点就是推、拖、拉。当然,我们讨厌那些通过推、拖拉到没有解决问题的圆滑,但我们应该欣赏那些通过推、拖、拉到把问题化解掉的圆通,同样的行为,结果可能不一样。作者谈到,配合化解而不解决的运作,组织应该做到三点:一是重视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着重解决问题的人;二是奖励小功劳,避免大功劳,因为大功劳每每由大祸害而来,而这对组织非常不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看起来轻松,这个时候赶紧加以奖励,以蔚成风气;三是凡遇问题,除非时间非常紧迫、事态非常紧急,应该坚持“上司提问题,部属找答案”的原则,通过一上一下,充分沟通,寻找化解之道,而不是一味想办法解决。

关于人治和法治方面。很多人习惯用二分法思维,中西之间的人治、法治争论不少。实际上从太极演化的规律来看,一分为二之后,二生三,在相对的两端,找出灰色的中间地带,应用《易经》的道理,充分掌握“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规律,来合理因应“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人事现象。法、理、情兼顾并重,而以情为指导纲领,一切在合理中求圆满,才合乎中国人高水准的要求。人治大于法治的与法治大于人治的差异在于以人为主还是以事为主,以人为主,依理应变,管理具有变动性;以事为主,依法办理,管理应变力较差。

作者认为,管理以安人为目的,也包括了安定大家的情绪,先把情绪稳定下来,然后才从事管理的相关工作,情绪管理对中国人十分重要,不能够忽视。任何人把事情做对,只能列为乙等。若是进一步将事情处理得相当圆满,那就给予甲等。作者强调,要认清“努力工作没有用,用心做事才要紧”的真义,随时关心组织整体目标和各人的情绪变化,将工作绩效和情绪管理结合在一起,不但工作效益要搞,而且大家都很愉快。时时刻刻,互相砥砺提醒:对,并没有用;在做对之外,还要重视圆满、圆融和圆通。

简言之,《现代化中国式管理》许多观点都比较新颖,给了我们不一样的管理视角,来看待、审视我们自身。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现代化中国式管理》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