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好书好比荡秋千

昨天下班后同事童心大发,想去公司附近的小区玩一下秋千,虽然是晚上九点了,还是有很多家长带着小朋友在玩,于是只好打道回府,望着成群嬉闹小朋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区的秋千

相比于过去,现在的秋千设计得更加小巧和安全了,小朋友都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玩,寸土寸金的城市,少了许多可以撒野的地盘。

我父亲是教师,我的大部分童年经历都是在校园中度过,家门口就有一个高高的秋千,可以荡得很高的秋千,我经常去玩,因为有长辈带着,所以也没那么害怕,性子来了,还会站在秋千上,蹲下然后站起来,就这样重复,可以自己把秋千荡得很高。

记忆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很多年过去后,脑海里留下的不是坐在秋千上的兴奋和紧张,而是跨过漫长的隆冬迎来春天的时节,原本被捂得严严实实的衣服被一件件减少,坐上秋千荡起来的那一刻,春风温柔的钻进你的裤脚,温暖了你的心窝,那种纯粹的小确幸,至今还非常清晰。

最近在看《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开始觉得老人家絮絮叨叨有点啰嗦,但是当我切换成一个父亲的角色时(我还单身),却发现这位世界金融界的巨擘,在字里行间里也透露出了身为父母的苦口婆心。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生前垄断了世界的公司金融及工业并购。1913 年逝世时,华尔街日报这样评价他:“上帝在公元前4004年创造了这个世界,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在1901年重新组织了这个世界。”。

摩根通过书信跟儿子分享了他几乎所有的人生经验,从读书、做生意、如何利用时间、如何激发工作激情,金钱观、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事无巨细,甚至把如何找对象的经验,也倾囊相授。

对于一个父亲来说,用书信的方式来跟正值青春年少的儿子沟通,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想说的话,能够更加完整的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可以把一些面对面说会比较尴尬的话,写出来。

我不知道摩根的儿子是不是每封信都看了,或者是回了,至少对我来说,这些一百多年前的人生经验,放在当时当世,哪怕是国内的环境下,依然有其指导意义。

我们一直处于不停地赶列车的状态,小学考中学、中学考大学、毕业找工作、工作后成家… 每一站都已经提前被安排,但每一站都在还上一站的账。

学生时代,只顾着学习,忽视了与人相处之道、忽视了获得幸福感的能力、忽视与亲密关系的相处,一旦步入社会就会手忙脚乱,才发现自己仍然是个校园人,我们需要还通识教育的账。

成家后,发现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还得拎得清各种关系,原本以为的浪漫爱情,却要经受柴米油盐的考验,我们要还幸福教育的账。

如此种种,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源还是在我们自身。而通过阅读和思考(特别是阅读经典),会让自己变得更好了,也能大概率上远离失败或不幸。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用父亲的口吻娓娓道来,就如一位智慧的长者留给世人宝贵的遗产,读起来,就像我小时候荡秋千的感觉,如沐春风。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好书好比荡秋千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