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1.奇遇

好了,好了,总算读完了这本卢梭的《忏悔录》,一共上下两册。接下来就好好想一想,读完这本书到底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触和启发?有哪些方面的收获?亦或是不知所云,收获寥寥,都可以,说说吧。

先大致介绍一下卢梭这个人吧,以前看历史书上,大致有他的简要介绍,比如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等等,这些名号听起来光鲜亮丽,但是看了作者的这本自传式的忏悔录,其实可以看出,作者是孤独的,时而像是一条丧家之犬一般四处流浪。他的出生就是一个悲剧,他出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就去世了,而他的父亲也在他十岁的时候因为得罪了当地的权贵而被驱逐出日内瓦,卢梭被安排到了亲戚家里,这样的人生开局,略经人世的估计都会预料到,卢梭的心智发育、性格或者说人格发育可能会有一些问题。是的,从卢梭之后的人生轨迹可以看到,他没有受到过比较正统的学校教育,有点类似武侠小说里的主角一样,这段时间在某地有个奇遇,然后学会了某某秘籍,过一段时间又到了某地有了另外一个奇遇,然后又掌握了另一个技能。。。嗯,是的,“奇遇”两个字是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想到的,卢梭的迭代升级,他的一些知识、技能、资源的获得,无不和奇遇有关,以至于我在想,那个时代、那个法国社会不是被人们所抨击、所咒骂的黑暗时代吗?为什么一个流浪汉居然还能够有如此多的奇遇,一个底层出身的没有受到过正规教育的孩子,居然慢慢地在流浪过程中得到了这么的奇遇机会,这是让自己困惑的,当然,中西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文化氛围等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会限制我的想象力,以至于作者的书中的一些东西,我只能凭借自己有限的想象力去理解它们,毕竟他的故事并不是发生在中国,而是发生在大革命前的法国,那时候封建的等级制还比较森严,所以卢梭的经历是个阶层跨越的传奇。

2.华伦夫人

看外国人的小说或者传记等等,有一个头疼的就是人物名字,如果说再加上不同的译者有着不同的命名逻辑,那么诸多版本的人物更是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要说书中哪一个人物对卢梭影响较大,而我也是印象较深的,那应该是这个华伦夫人,或者说瓦朗夫人,这应该是不同的翻译的问题,我看的这本是叫瓦朗夫人,但是我看另外一些人提到的是华伦夫人,就我个人的喜好来说,瓦朗夫人听起来略怪,还是华伦夫人要大气些。这个华伦夫人好像是为了逃避婚姻的不幸,来到了乡间居住,她应该和朝廷里的某些权贵有很深厚的关系,甚至是有一腿,反正她得到了年金的奖励,这个年金经常在书中出现,大致可能就是每年都能领取到的一笔钱,这笔钱大小不一,但是华伦夫人的年金应该是非常丰厚的,所以这也支撑着她的奢华生活。我对这个华伦夫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她心地很善良,乐于助人,但是有个很重大的缺点,那就是她过于轻信,缺乏原则,这给她带来了很多麻烦,最主要的麻烦就是“遇人不淑”,如果她遇到的是人品不错的厚道人,比如卢梭这种,那么起码她帮助的这个人不是一直消耗她的,有可能以后还会给她带来些资助;而很多人来求她收留或者寻求帮助就是心术不正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利用华伦夫人的善心和轻信,骗取钱财。所以,华伦夫人的日子过得算是高开低走,收尾比较悲催。但是她对卢梭的影响比较大,卢梭在遇到她之前,已经流浪了很多地方,当然,这里的流浪只是居无定所,四处投靠过日子的意思,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流浪汉、乞丐。当卢梭遇到华伦夫人,才算是安定下来,和华伦夫人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并且也在这里获得了很大的成长。他和华伦夫人以“妈妈”和“儿子”互相称呼,这里瞬间让我想到了“恋母情结”,卢梭从小就没有妈妈,所以从心智的角度,他是恋母的,就好比有的女孩从小缺少父爱,那她有着恋父情结也是正常的。尽管华伦夫人比卢梭大十几岁,但是他们两个还是有着那种爱恋的心,不过最开始二人还是很纯情的那种,没有肉欲,只是那种异性之间的吸引和喜欢,好像是到了卢梭二十岁左右,他们才上了床睡了觉。看到这里,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卢梭是那种人,有着柏拉图的精神恋爱情结的人,他很注重那种感觉,恋爱中的心动、彼此的心心相印,他享受在这种精神上的恋爱中,以至于很多女孩喜欢他,挑逗他,但是他却并不像那些随意沾花惹草的人那样热衷于肉欲,他是个挺纯粹的人,虽然他也干过坏事,但是总的来说,他的灵魂还是很高尚的那种。

3.神经质

卢梭是有点神经质人格的,甚至不是一点,而是很明显。我大致是看过他写过的两本书,一本是《爱弥儿》,一本是这本《忏悔录》,我发现他特别能够唠叨,特别能够噼里啪啦一大堆出来,他的头脑中之所以能够滔滔不绝地产生这么的话语出来,其实就是源于这种神经质人格,这种神经质人格和天才其实有时候是同步的,神经质导致了他的天赋和才华,他的天赋和才华也来自于这种神经质人格,如果他不神经质了,或许他的天赋也就失去了。为什么我知道这么清楚?因为我也在某些方面也是神经质人格,我很清楚这种人格给我带来了社交上的障碍、热爱独处性格内向的特点,以及也带来了内在体验和感受特别敏感而丰富等特质,正是因为内在的体验很丰富,所以才能有那么多的

文字能够表达出来。有时候思的想的东西比较复杂而抽象,喜欢思考一些理念类的、形而上学的东西,并且即使独处也能够乐在其中,丰富的内心语言已经可以使得自己和自己进行有深度的对话。。这些都是某种神经质的特征,却也是才华的表现,神经质和才华禀赋,有时候就是一体两面的关系,二者在某种形式上是一体的,但是却又是不同的展示面。他的这种神经质人格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如果略懂心理学相关的知识,大致还是能够想得到的,他的神经质源于他的幼年成长环境,从出生就失去了母亲,这是他的人格塑造过程中的一大悲催的地方,而他的父亲又在十岁左右离他而去,从此卢梭成为了一个流浪者,在他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他的父母教育是缺位的,他对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困惑和某种愤懑,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他的人格走向某种偏激和神经质,也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4.卢梭的才华

卢梭是个天才,他涉猎很广,好奇心和探索欲很旺盛,这是之所以他能够积累这么多方面的才华的原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音乐上面的才华,他非科班出身,却能够凭借自己的一些奇遇和努力,创作出一些轰动一时的歌剧,记得他还在写一本关于音乐方面的著作,真是让人佩服。他之所以能够得到上流社会的认可和亲睐,除开文学方面的才华,最突出的还是他在音乐上面的创造性,当然对于歌剧来说,既需要文学上面的创造性,也需要音乐上面的创造性,总的来说,这倾向于艺术方面的创造力。而文学方面和思想方面,卢梭可能得罪了不少权贵,收获了很多敌人,卢梭早年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那时候他尚在社会的底层,人们之间反而互帮互助的比较多,有着那种自然的人性;而到了中年成名之后,他的才华搭配他的神经质人格,使得他在无意中得罪了一些人,当然这里面应该也有嫉妒的成分在里面吧。所以,晚年的卢梭感觉又回到了他年少时的流浪状态,只不过年少时的流浪是因为需要谋求一个生计,而晚年的流浪却是因为树敌太多,遭到了敌人的打击和暗中作梗,不得不搬来搬去的。他对植物学也有过研究,而且应该是很契合他的特质的,他是个温和而安静的美男子,喜欢静静地研究一些东西,植物就是一种很不错的研究对象,所以他好像是和一位植物学方面的朋友学习过相关的东西;但是如果要说他在历史上留下来的名声,他最大的才华和贡献可能还是在思想上面,他是启蒙运动的先驱,对于他所在的那个等级社会,他给予了严厉的抨击,这也是他深受打击的原因,因为他的思想注定是会损害那种社会制度中的既得利益者的。他在政治上应该是共和主义者,主张阶层之间的平等;而在教育上面,从他的《爱弥儿》可以看出,他有着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至于什么是自然主义,其实我也不太懂,大意可能是尊重人的天性,不过度去扭曲人的本性,顺从人的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去拔苗助长,其实我认为他的教育理念很不错,甚至是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但是,他是个思想家,思想上的巨人,他的实践智能可能就一般般了,因为他和某旅馆女仆戴莱斯有过五个孩子,最后都送到育婴堂去了,这估计也是人们对他进行抨击的地方吧。为什么他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也是我的一个问号,不过,西方世界的人们感觉不太注重家庭的那种天伦之乐,他们很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再加上他当时的那种处境,或许这也是无奈之举吧。

5.启蒙运动思想先驱们

卢梭处在一个大的时代洪流之中,虽然在他的书中并没有像我们这样能够回头以上帝视角审视自身,但是也能够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是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在一个社会即将发生巨变的前夜,首先会是某种思想体系在人们之间得到流传和认可,这样人们才有共同采取行动的协调性,资产阶级即将登上历史舞台,源于随着近代的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基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在发展,技术和工业革命在蓬勃向前,人们的意识也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当时天主教主导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而封建等级制则主导者现实中的秩序,这都是需要打破的,所以我们看到,首先站出来向已经落后的旧制度进行攻击的是一群敏锐的、勇敢的思想家,而非革命者与战士。在卢梭的这本忏悔录中,就提到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尤其是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也有英国的休谟和洛克等等,如果说文艺复兴是“人性”的胜利,那么启蒙运动则是一场“理性”的胜利,人们逐渐从旧世界的蒙昧思想中觉醒过来,正是那些思想压迫着人们、禁锢着人们,他们首先就要从思想上打破这些旧思想,从而为之后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做好思想上的准备。卢梭活了66岁,还是挺不错的,他其实一直身体不好,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做了一次物理实验,遭遇了一次爆炸事故,伤了他的身体,他一直以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没想到他还是活了下来,虽然有时候看上去有点苟延残喘。在他去世后,法国大革命没多久就爆发了,美国也爆发了独立战争,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在启蒙运动做好的思想铺垫的基础上爆发了,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直到今天。最近在看《觉醒年代》,其实又类似的地方,在五四运动、共产党诞生以及国内革命运动爆发之前,陈独秀、李大钊等思想先驱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其实就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还是这个道理,要想改造一个社会、迎来一个新世界,必须先改造自我和人们的思想,从而为改造世界做好思想准备,否则这场社会革命运动便是没有灵魂的,是缺乏新的思想主张的,还是在旧的那套王朝循环中没有走出来,无非就是一帮子人打倒了另一帮人然后建立了一个新的秩序。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忏悔录.卢梭》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