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岁月的痕迹

岁月的痕迹

文/路福

周国平在《可爱的尽孝方式》中,讲了周光荣为他86岁“老妈”立传的事。他说,“老妈”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经历确实很平凡,但是,她亲身经历的命运的变故、生活的艰辛、善良的本性、达观的人品,却是她赐予子女的宝贵财富。

对于年迈的父母来说,殷勤探望、伺候起居是尽孝,但更多的成分是在尽责任。如果也像周光荣那样,让老妈讲她年轻时的故事,讲她教育孩子的心路历程,讲她现在最需要的和将来最希望的,我想,对于老人来说,绝对是另一种可爱的尽孝方式。

应该说,“老妈”有周光荣为自己写传记,是幸福的,可大多数人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比如说邻居李大爷因心梗突发身亡,老伴因为中风导致语言障碍,无法表达对丈夫的追忆和怀念。李大妈失去丈夫的悲痛和满腹的心酸找不到出口,终日以泪洗面。半年后,李大妈带着丈夫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悄然逝去。这样,李大爷作为一个普通男人的历史,也就和躯体一样化为泥土,世间再无他的一丝痕迹。

宅居家中,为了不让自己变成那条发霉的鱼,每天从书籍里汲取清水来洗涤。但手边的书太少,无奈打开了QQ空间,嘿!记忆的闸门“哗”地一声打开,往日的情景立刻扑面而来,全身充满着一种惬意和温馨。

尽管我没有刻意去记忆开通QQ空间的时间,但系统却清楚地记录了下来:2008年10月30日。那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最想做的是什么?现在想起来还是甜甜的。

若没有这些记录,你回头看你曾经走过的路,是不是心里空落落的?我经常建议身边的人,多动手写点东西,好脑瓜也比不上一支烂笔头。就是有个工作日志,也是岁月的印记。说不定什么时候你需要了某些事,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但有这些文字片段的记录,展开中介性联想,你需要的东西就会从记忆底层中被拽出来。

看看空间里的文章,好多是我2008年以前在电脑里写的,为防止丢失,空间开通后搬到了这里。前些天写了几个在一中时候的故事,好多同事赞叹,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我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其实就是这些往日的文字碎片,让我重现了当时的画面。而原来的照片日记等纸质的东西,大多随多次搬家遗失,很是可惜。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区里整理学校老师们的档案,无意中看到了自己的那份。尽管匆匆看了几眼,但上初中的入团申请书、师专的毕业鉴定报告、第一次写的入党申请书、函授结业登记表等,让我感觉穿越到了年轻时的日子,心潮澎湃。

太多的时候,能摸摸自己的文字,咀嚼着往日的痕迹,就是让自己又活了一遍,该是多么幸运?

我年轻时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平时喜欢解剖自己,发现喜欢文字的时间可追溯到上小学期间。我记得周围邻居凡是有砖的墙上,必定有我的蜡笔字;也记得一分钱一张的草纸切割成的小本上,正反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迹;只要是冬天下了雪,就是一张天大的纸,而棍子就是笔。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在“涂鸦”,乱写乱画的习惯现在依然没有纠正过来。

涂鸦让我熟练了很多常用字,也为后来的作文打下了基础。四年级的时候,学校到处都是大字报,学校门口的黑板上,教室的外墙上,窗户台下方,满满的一片一片的。大字报过几天就要更换,老师说我的作文好,让我抄自己的作文往墙上贴。印象中,每一张大字报中,都要有“我校和全国一样,形势一片大好”。我的毛笔字本来歪歪扭扭,写过几次后,尽管字不好看,但笔画终究还是顺畅了,很多段落也能背下来,完成了那个时期的词语积累。

我的小学读了五年半。在最后的半年中,公社组织了一次作文竞赛,我获得了全公社第一名。我想,后来喜欢文字,应该就是那次的因缘,毕竟,人生的第一次被重视,都会对以后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

在我当老师之前,我是个很木讷的人,不爱说话,想说话的时候也不愿意说,我把我想说的写了出来。但从没和女生传过纸条,倒是有过想法,可我胆量小。高考那年有预选这个环节,通不过就不能参加当年的高考。苍天保佑,我居然通过了,而且语文成绩还是学校理科第一名!。

高中时的那个塑料皮的日记本,我现在还能有软软的感觉,上面有知识竞赛题,有生活小常识,有《大祭桩》的唱词,还有几首流行歌曲。但后来丢失了,很可惜。如果还在的话,我的高中生活就不单是回忆了,而是能触摸到那个时期活生生的我。即使回忆再真实,但经过这么多年的人生磨砺,再也找回不到原汁原味的纯真。

上师专的两年,是这辈子最幸福的时光,我记得毕业时的感受中,我总结为“童话王国”,曾有上万字的学校记录。那时没有升学的压力山大,也没有寻找就业的恐惧忧虑,每天都是开开心心的日子,欢快的歌曲不经意间就哼了出来。

我记了几本日记,写了好多看法,也有大量的读书心得,但更有青春期的悸动和憧憬。毕业时我丢弃了暖瓶、洗脸盆、饭盒等生活用品,把日记和书籍包在被褥里邮寄回来。但后来丢失了,对我而言是莫大的遗憾。

参加工作后,所有的写作都被写教案和刻钢板代替了。直到十多年后当了教务主任,不用再写教案,我开始写工作日志,才清楚地留下了那些年的生活片段。前几年有人想搞个实中建校时男同事的聚会,我翻了翻记录,很快就提供了人员名单。

2018年清明节,我上坟回来,一种记录往日岁月的想法攫住了我。于是,我下载了简书平台、今日头条等记录工具,在写作的路上默默前行。

我写下对工作的感悟,对往事的回忆,对热点的思考,对未来的展望。写着写着,许多纠结不清的乱麻被整理得井井有条,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让我进入理性探索,心中的憋闷也因为一个字一个字的流淌出来,头脑变得异常清醒。

随着写作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明白自己该要的和能要的是什么,日子也越来越变得从容。但我也明白,从容的最高形式是精彩,而能够成为精彩的都不是急于求成之辈。他们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足够的认知,能够从容地走在想要的路上,也从容地享受途中的收获。

有人说历史是面镜子,其实对于一个人成长的经历来说,就是对照往日的故事,让下一步不容易出错,决不能在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这样,一次次反省,一次次前行,看似一天天的重复,事实上是一天天在上升。

没有什么比真实的自己更可贵。很多人走着走着,忘了自己出发的初心是什么,在纷乱的世间迷失了自己,这时,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往日的痕迹来对比。人这一生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显然只是白驹过隙。这一生伟大也好,平凡也罢,有了文字记录,也就是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岁月的痕迹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