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千年前的一封家书 让苏轼泪流满面

年关将近,疫情倏忽间卷土重来,扫码、量体温、封村封城等各种防疫措施再次出山,这个春节大概率不能回家过年了。

现代社会,通信很发达,即便亲人们不能团聚,但通过电话、手机、微信等交流工具,依然能够实时互动交流,以解相思之苦。然而,古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古代交通不便,通信交流很受限,能够承载信息传递、情感表达的似乎只有书信了,所以在历史上,很多的书法、诗词作品其实都是家信。千年前的苏轼也接到过一封信,看后他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开始变法,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上书谈论新法的种种错误,王安石大为恼怒,唆使御史谢景在神宗皇帝面前诉说苏轼的过失。苏轼感觉政治空气不对,便请求外放,于是神宗皇帝将他外放至杭州担任通判,时年三十八岁。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春天,苏轼来到京口(现在的镇江)游玩,忽然接到一封家书。苏轼看后,大为感动,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词《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这首词的大意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只有那离乡远游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北固山下三面都是水。平静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象是美人的发髻。万里外的家乡来了一封信,问我哪年真的能回去?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千行涕泪。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政治生涯正处于低潮的苏轼的心境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一封薄薄的书信,竟然让这位已经在政坛历练多年的杭州市副市长情感瞬间失控,涕泪交流。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望着同样的春光,家里人在思念着远行的游子,而远行的游子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白居易的这首《望驿台》很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在靖安宅里,凝眸远念窗前碧柳,看落花纷纷,春意阑珊的思亲场景。

其实,不惟白居易、苏轼,很多漂泊在外的游子旅人,面对着逐渐逝去的春光,望着辽阔无际的水天一色,看着空天新雨之后的苍翠,自然而然的就会发出思乡之情。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家是什么?家是早起的一碗薄粥,是晚归时西天的那道霞光,是出门时父母的叮嘱,是一间遮风避雨的茅屋,是支持彼此走过无助岁月的精神力量……家,是远行的归途,是爱的力量源泉。

人们自然会问,这封信是谁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是很遗憾,查阅了很多资料都没有答案,只好冒昧揣摩一二,与文友切磋。

这封信是谁写的?词中没有交代,查阅了各种资料都没有说明。不过,以我的分析,大概率是苏辙所写。原因有几个方面:

第一,肯定不是苏轼的父母所写。因为此时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和父亲苏洵已经去世了。

程夫人去世较早,嘉祐三年(公元1058)春天,48岁的苏洵带领两个儿子苏轼苏辙赴京应举。翌年,两个儿子双双高中。父子三人正在欣喜之中,程夫人却在眉山去世了,享年48岁,苏轼兄弟以例守孝三年,守丧期满回京。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苏轼从凤翔府调任判登闻鼓院的第二年,父亲苏洵去世,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所以这封信肯定不是父母所写。

第二,这封信肯定不是苏轼的夫人王弗、王润之所写。

苏轼的第一任夫人王弗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去世。第二任夫人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润之嫁给苏轼,先是做填房,王弗去世后,被苏轼扶正。王润之自嫁给苏轼,从家乡眉山来到京城,尔后辗转于杭州一密州一徐州一湖州一黄州等,一直陪伴在苏轼左右,一共陪伴了苏轼二十五年,历经坎坷与繁华,默默无闻地陪伴苏轼度过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所以,这封信不可能是王弗和王润之写的。

或许,有人说苏轼不是还有个侍妾王朝云嘛,或许是王朝云写的啊。但仔细分析下,就会感觉不可能。

仔细查阅下苏轼的年谱,王朝云是在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还在杭州通判任上时收养的一名歌姬,时年才十二岁,六年后被苏轼纳为侍妾。所以这封信不可能是王朝云写的。

第三,这封信大概率是苏辙写的。

苏辙小苏轼三岁,兄弟两人自小一起读书,一起玩耍,哥俩关系一直很好。后来两人考中进士后同朝为官,患难与共。苏辙说哥哥“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认为弟弟“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甚至说弟弟的文章胜过自己,“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

兄弟俩的感情好到什么程度呢?《宋史·苏辙传》记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因为出仕后聚少离多,所以兄弟俩常常是鸿雁传书,几十年间,从未间断。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寄信赠诗,据不完全统计,仅以“子由”为题的诗词,诸如《示子由》《别子由》《和子由诗》等,就超过100首,就连我们熟知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开头就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封信是苏辙写给哥哥的。那么,问题又来了,苏辙此时为什么要给哥哥写信呢?

其实,不惟苏轼看不惯王安石的变法,苏辙也不苟同。王安石尽管是大文豪,但他首先是一名政治家,为了推行变法,他对所有反对变法的人都毫不留情,就连他的亲弟弟王安礼也不例外。苏辙生性淳朴无华,不似苏轼那样张扬。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苏辙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也被贬出京城,任河南陈州推官。苏轼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由京城汴京赴杭州上任时,途径陈州,与苏辙相晤甚欢,这一次苏轼在陈州逗留了七十余日,直到中秋过后才登舟赴杭州上任。到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春天,苏轼到京口游玩接到家书时,兄弟二人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未见面了,所以这封信大概率是苏辙所写。

由此可见,兄弟二人的感情很深。

……

杨绛先生曾说过:“每个人都会有一段特别艰难的时光:譬如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爱得惶惶不可终日。挺过来的,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在杭州任通判的四年,其实还不是苏轼人生中最失意的一段时光,后来,由于“乌台诗案”的影响,苏轼相继被贬至黄州、密州、惠州和儋州,职业生涯最黄金的十二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然而,正是有家人特别是弟弟苏辙的鼓励和陪伴,苏轼才熬过了生命中最至暗的那段时光,以坦然平和的心态面对贬谪带来的不幸和灾难,并用随缘自适、清新淡泊、清淡从容的心态去化解人世间的艰辛与烦恼,乐此不疲地去寻找生活乐趣,真正体会到了人间韵味,领悟到了人生的底蕴和真相。

家是故土,是血脉,是心中不能割舍的重要部分。一封薄薄的家书,虽只是片言只语,击中的却是内心最柔弱的地方。这首《蝶恋花·京口得乡书》如此,那些电话、手机、微信里的寻常问候也是如此。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千年前的一封家书 让苏轼泪流满面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