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洞见》精华(3)——第13-16章 -读书笔记

1.僧人、著名的冥想师,他们都有过类似“与世界融为一体,无我”的体验。他们也倾向于认为这种体验很重要。

2.佛学的根本是:“无我”和“空”,这是一种归于一统的宏大冥想体验。也可以说冥想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我和空”。

3.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写道:“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4.亲属为什么会有这种近乎自我的特性?

答案是:我们经由一种特殊的过程创造而成,这种过程体现出某些特定的价值取向。也似乎只提现出一种价值取向:通过代代相传,成功传递遗传物质。因为近亲与我们有很多共同的基因,因此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照看他们是合理的。因此负责亲属共情、亲情及相关情感的基因得到广泛传播。

5.共生关系:当两个物种互相帮助,形成共生关系,二者之间就可能进化出温暖的感觉,以维持这种关系。我们与体内的多种细菌都有共生关系,而且这种共生关系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情感和想法。科学家发现,将一只害羞、焦虑的老鼠的肠内细菌替换成一只开朗的老鼠的肠内细菌,就能使这只老鼠变得开朗。出于道德原因,这种实验并未在人类身上尝试过,但有其他证据显示,人体内的微生物也会通过影响神经递质影响人类大脑。

6.“无我”体验其实都有两面:即“内观”和“外在无我体验的体验”。

内观: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感觉,然后问:“等一下,从哪种意义上讲,这些事物才能算作我的一部分?”

“外在无我体验”:要求“外观世界,看皮肤之外的事物,问:从哪种意义上讲,这些事物才能不算作我的一部分?”所以,“自我界限很难界定”。

7.韦伯的观点:“如果你什么都不是,如果你消失了,你就可以是一切。但是如果你不能什么都不是,就不能成为一切。”

反驳观点:“我什么都不是意味着我便是一切,就是一句自命不凡的废话,实际上就是说:“我的灵魂高高在上,你们根本理解不了我!”

8.“空”和“同一性”有什么不同?

“空”的佛教哲学家逻辑:空与“缘起”的佛教理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空”的理念由此而形成: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

根据佛教哲学,这便是你通过强度的冥想,感受到事物缺乏本质后,对现实的本能理解。如果与此同时,你感觉到“自我”的界限开始消失,那么你所体验的将是更辽阔的“空”,“空”不仅渗透到外在的所谓的事物,也渗透到内在所谓的“自我”。

一些互相高度依赖的体系,比起一些互不依赖的体系,更接近统一,比如我们身体的肾脏,肺等。互相依赖和互相关联的程度越高,就越接近同一性。

9.佛陀说“苦”的基本源头是“贪爱”。从“苦”中得到解放的关键在于克服贪爱。

贪爱和自我意识之间的联系,很好地构架了一种在佛经中反复出现的戒律。该戒律警示人们要避开“贪婪”,“憎恨”和“幻觉”。

“贪婪”这个词不仅指渴望占有物质的贪婪,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对任何有吸引力事物的贪婪。而“憎恨”一词也不只是对人的负面情感,也可以是对任何事物的负面情感——任何厌恶的感觉。

对愉悦的渴望,对不悦的厌恶。如果贪爱真的与自我意识紧密相关,那么认为这两种毒药与第三种毒药“幻觉”关系密切也就讲的通了。

但根除三种毒药就意味着终结了贪爱和关于自我的幻觉。

10.比丘菩提将涅槃描述为:完美的幸福,完全的平和,内心彻底的自由,完全的觉醒和悟道的状态。

极乐和涅槃的区别在于实现的难度:

如果你追求极乐,只需要服用带来快感的药物,肯定会让你得到短暂的快乐。

如果你追求的是涅槃,而不仅仅是极乐,那么方法就没有那么直接,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

“涅槃”这个概念在佛教思想中占据特别的地位——不仅是涅槃代表了佛教修行的顶点,也不仅是因为它代表了最美好的想像,而且因为它跨越了佛教的两面。

11.想要进入涅槃境界,享受余生,就要从贪爱带来的痛苦中解放——从对捕捉愉悦感觉和逃避不悦感觉的渴求中得到解放,从对事物永不停歇的欲望中得到解放。

12.佛教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极为严肃地对待因果,因为他们坚信“因果报应”。

13.冥想的进阶之路主要在于意识到影响着你的姻缘,注意到这些因缘控制你的方式——意识到控制的关键出现在感觉诱发贪爱,引导你渴求令人愉悦的感觉,逃避令人不悦的感觉。正念正是从这一步开始起到重要的干涉作用。

14.佛教意义上的开悟与西方科学意义上的启蒙是有共同点的:都是更多地意识到什么因带来什么果。

15.人们说正念冥想关乎“触及你的情感”和“不要做判断”。正念冥想可以助力你以前所未有的全新感知方式体验愤怒,爱,忧伤和喜悦等情感,看到它们的质地,甚至感觉到它们的质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定程度是因为你没有作判断——你没有刻意去感觉打上坏的或好的标签,没有逃避感觉或积极渴求它们。因此你能够靠近这些感觉,但同时又不至于迷失其中,你可以专注它们带来的感受。尽管如此,你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抛弃自己的理性能力,而是为了发挥这种能力。你要以最清醒的世界观决断对外界的反应。

16.电影《黑客帝国》所讲的真理与自由的联系,则反应出佛教哲学: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幻觉,刺破幻觉,看到事物的本相,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17.自然选择的目的就是将基因传给下一代。这是自然选择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设计人类大脑的指导标准。

18.什么是开悟?如果你达到佛教意义上的开悟,看到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你将看到佛教哲学核心思想的真相。即通过体验,真正理解真相。要有“无我”和“空”才能达到开悟的境界。还有其他几种要点:比如克服欲望,狂妄和怨恨等特定“枷锁”。有遵循“八正道”戒律的:不偷盗,不杀生,不妄语等。

19.“空”即真相——“空”主要在体验上,这种体验比我们平常对世界的体验更可信,更真实。

20.爱因斯坦和开悟:引导人类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物质和能量之间关系的这类问题,用于理解开悟也非常有效。

我们摒弃了自身特别的视角——本质会发生什么变化?

本质会消失。

21.当我们超越自我的视角时,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我们也是超越整个人类的视角。

人类共同特征:所有机能都是设置来保护我们的。

22.宇宙视角:考虑到人类大脑的特质,或许想要在道德层面彻底达到佛教的开悟,也就要达到形而上层面的开悟——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一些真相,特别是“无我”和“空”或许想要得到道德上的“无源之见”你就要得到完整的无源之见。

23.无源之见:任何个体的利益并不比其他任何个体的利益更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准则。

佛教和自然选择站在了同一立场:有感情的生命是好的。

24.通往开悟的滑坡:你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的事情做的越多,看事物就越清明,你看事物越清明,就越容易从痛苦中解放中出来,这也将使你获得更清明的远见。同时,摆脱压力也是一种开悟。一点点的开悟也可以带来更多的解放。

25.为什么应该冥想?每天体会到那些细小的真相——至少在状态好的时候可以体会到——蕴含着更大的真相,这种真相展现了现实的本质。以及那些时刻如何熏陶一个人,使其更幸福,变成更好的人。

我认为,通过培养冷静、清明的大脑,滋养智慧,就可以拯救地球。这种清明的远景不需要一夜之间遍布全球,只需要在局部地区播种平静和智慧,就会带来不同。

26.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从冥想中受益。

27.耶稣说:我们对世界的感知是扭曲的,我们应该修正自己的盲点,而不是抱怨他人的盲点。

28.威廉.詹姆斯说: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宗教可以看作可以看作信仰的一种存在,它有不可见的秩序,我们的至善在于就此秩序和谐地调整自身。

29.佛教观点:你踏上解除自身痛苦的道路,如果孜孜不倦地追求,最终不仅会变成一个更幸福的人,还会对形而上的现实和道德现实有更清晰的认识。

30.冥想能不能使我更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冥想确实使我更幸福了一些。

冥想时要更多关注的是幸福的质,而不是幸福的量。

31.洞见冥想给你的生命带来的任何幸福增量都是特别值得为之努力的,因为,这些是可靠的幸福增量。这种幸福的基础是多种清明智慧——对世界更真实的认识,对他人更真实的认识,对自己更真实的认识,而且我也相信这也更接近道德真相。

32.引用约翰.济慈的一句名诗:“美即是真,真即是美。”或许当你更明晰,更真实地看世界时,不仅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还能对世界的真实美感有更直接和连续的感知。

33.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有很多令人不喜欢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如佛陀所说,如果我们秉承自然的观察方式和存在方式,就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给他人造成痛苦。我现在理解,因为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由自然选择创造,所以这个世界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尽管如此,这同样也可以是一个形而上的真相,道德的真相和幸福保持一致的世界,如果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种一致性,这个世界就会看起来越来越美。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洞见》精华(3)——第13-16章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