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刘慈欣《三体》读后感 - 我总在生命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原创 玉惊薄 先锋文学杂志社

轻与重,灵与肉

一个睡过二百个以上女人的男人;一个小时候妈妈竟然教她裸露身体的女人;一个背叛父亲,背叛团体,背叛信仰,背叛国家,一生在背叛中彳亍的女画家。
关于这样的三个人,勾勒出的小说,不知道你会不会想读?

这部小说,名字叫《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巴门尼德把对立的一极视为正极,另一极视为负极。这样将宇宙划分为两极。而这种正负之极的区分在我们看来可能显得幼稚简单。那么在这个问题上,何为正,是重还是轻?何为重,何为轻?
生命里的一切对立都有如此疑问,不知道你有没有考虑过。
这个问题在这部小说中提及,我一直未能领会其意。而读过全书,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而另一种说法是整部书,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讲述的内容嘛,情节主线不很复杂。全书讲述了三个人,以及其之间微妙的关系。托马斯,医生,拥有一个和“空背包理论”相差无几的“性友谊”理论。只是后者偏向于强调性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自由,而前者则强调生命的自由和无所依托。托马斯是一个号称睡过少说二百个女人的男人,然而他未必能被称作浪子,因为他的心是安定的。在他眼中,性,是一种欲望,也是一种爱好和兴趣。他有一种极强的征服欲,他认为征服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女人,就是全面了解她,而他又是手法娴熟的外科大夫,一个人的动作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被他在脑海中自动细化到一个神经元的冲动根源,所以他所最想要迫切了解的,是他无法从人的外表所读取出的,而是人性最深层的。

而他甚至想要,甚至迫切地习惯性地想要了解一个女人做爱的姿势甚至做爱时的表情,声调。这听起来确实像是耸人听闻的。而这样一个“准浪子”,却找到了真爱,因为那人——特蕾莎的一场病。
特蕾莎,自小就没有过安全感,母亲也因为自己所受到的自作自受的罪孽而引起的苦难处处针对女儿,甚至小时候就教她低俗的东西,甚至无羞于裸露。特蕾莎从小时候就渴望自由,渴望依靠,渴望摆脱母亲的世界,却总也摆脱不了。和托马斯在一起之后虽然知道托马斯这种怪癖却心念其自己,仍然难以忍受,难以接受,在潜意识里也常常感受到自己的难以忍受。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变迁,漂泊以后,而且大的变迁甚至包括苏军入侵占领捷克——在这一系列生活的起伏变动之后两人逐渐磨合最终一同死于车祸。这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而萨比娜,一个以背叛为生的女画家,是托马斯的”性友谊”之一。她的性格,甚至血统,都充斥着背叛,深入骨髓,血肉。这种背叛不炽烈,却也不温存。循序渐进,不瘟不火。在历经了生命里的一次又一次的背叛,萨比娜开始渐渐感到这个世界的空洞和自身难以掩饰的孤独。而对她来说,最为难以忍受的,最重要的,是再没有什么可以背叛了。

全书情节变化不够热烈却足够波澜。而书中更多的是像哲学一般的,对生命的,对人性的,对欲望的探讨,而作者交流的对象,恰是读者你。
如果非要为这本书打上标签,我相信每一部的名字是最好的选择:轻与重,灵与肉,不解之词。
这本书要读吗,我要和昆德拉一样引用贝多芬的一段乐曲:Muss es sein?
Es muss sein! 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吗?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刘慈欣《三体》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