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红叶素笺浅作行 ——长寿山观红叶

红叶素笺浅作行

——长寿山观红叶

从长寿山回来已经月余,想写红叶,却迟迟不敢动笔,因为香山红叶太壮观,栖霞山红叶太惊艳,而长寿山红叶较之前者如小家碧玉,娇小玲珑、温婉如玉,这种迷人的美,我怕形容不出,怕委屈了长寿山的红叶。

刚好今天是“大雪”节气,一大早起来,烟笼寒水月笼沙似的,什么都看不见,车在雾霾中蜗牛似的蠕动。半晌,大雾渐渐散去,地下,树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霜。操场上衰草连天,树枝也“银装素裹”,像霜挂冰凌一样。昨天还黄橙橙金灿灿的银杏叶一夜落光,树下遍地黄金,严霜何残忍,银杏何其哀!看着金黄澄澈脉脉含情的满地落叶,情不能自已,浅吟低泣:

大雪节时霜相逼,纷纷黄叶坠枝头。
芳颜虽少丹青韵,埋骨犹嫌月季羞。

当银杏已老,黄叶遍地,冬意入侵时,此情此景与红叶满地何其相似,我记忆的神经开始萌动了,想为曾经醉金秋的红叶写点什么。

那是上月中旬,跟随户外,趁着秋光未老,趁着童心未泯,在菊英争妍的晚秋,去巩义长寿山看红叶的一场游赏活动。

长寿山位于巩义市竹林镇,原名“龙龟山”,又名“三树龄”,“色树岭”。因这里有久居仙山的自然景观石龙、石龟,还有树龄超过千年、峥嵘苍劲的三棵老橿树而得名。

走进景区第一道大门,“风情古镇”门楼赫然入目,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青石板路的逼仄小巷,若不是各种风味小吃让人应接不暇,嘈杂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倒也能凸显北方小镇的古朴厚重了。

可惜,一进入景区,嘈杂的叫卖声、熙熙攘攘的人流,沿街林立的南北风味美食店,充盈着浓郁的商业氛围。这哪里是生态旅游?哪里是风情古镇?分明是小吃一条街!纯粹的商业运营模式!这样急功近利的营销模式,顿时让我们游兴锐减,黯然神伤。若是把小吃一条街布设在景区出口处,也不至于这样煞风景。

被纷扰的心情裹挟着,脚步也沉重起来,走了一千多米才进入景区第二道大门,终于把刚才的叫卖声甩到身后,抓紧时间畅游山水,观赏红叶。

我们乘景交上山,蜿蜒盘旋的山路疾驰而过,车窗外苍绿山色中零星的红叶黄叶斑驳成一幅秋天的水墨画。长寿山的可餐秀色一下子把我们先前的不快一扫而光,景交拐过一个急弯,几个游客惊叫起来,若不是抓紧扶手,我们的身体几乎被甩出车外。惊魂甫定,司机又一个急刹车,把我们“卸”下来,告诉我们五连池到了。

我们沿着山谷小路拾级而上,参观五连池。五连池是顺着山谷依山势建成的五个相连的小小水库,分别冠上莲花池、梅花池、神龟池、枫花池、桃花池的美名。五个水池水位虽然不高,但都清澈见底,水面玉滑珠润,在秋日暖阳下闪烁着粼粼波光。莲花池没有莲花,只有个莲花仙子玉立在水中,周围盛开几朵人造的莲花,点缀着苍寂的画面。这五个小水库珍珠一样散落在长寿山山谷,像一面面镜子。粼粼波光把山坡的秋色揉碎成斑斓的梦幻般的油画。五彩缤纷的树叶花草在水中招摇,晃漾着秋天的童话。
从山谷往上看,高空玻璃桥上挑战极限的年轻人像小矮人一样,一步一挪,尖叫声混杂着嬉笑声在山谷间回响。几千米长的全覆盖式的玻璃水滑道像游龙一样在山腰间盘旋穿梭。橡皮筏上的游客在巨大的落差中像离弦之箭飞速下滑,嘶声尖叫。在浪花四溅的惊险刺激中感受挑战极限的快乐,放飞心情,回归自然。但挑战极限享受快乐好像是年轻人的专利,我们只能望洋兴叹,叹岁月无情,青春已逝,激情不再!

幸好天性乐观,失落情绪转瞬即逝,目光游弋到几棵临水照影的红叶树上。几株“红了容颜,醉了芭蕉”的黄栌树零星地点缀在山坡上,享受着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专宠。拼命地把摇曳的枝条绯红的脸蛋儿婆娑在水中,向游客招摇着秋天的风情。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颇解风情的水把投怀送抱的红叶洗浴的百媚千娇,粉面含羞。红叶的倒影在水里像盛开的海棠般嫣红娇艳,让多情的东坡“故烧高烛照红妆”了!我迷醉在红叶的柔媚里,在五连池驻足观赏。五连池被称为“北方三峡,河南九寨”,可惜干旱少雨的气候让五连池水位很低,没有碧波满池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观,这到底减少了五连池的灵性,本该烟波浩渺、流泉飞瀑、飞珠溅玉的“小九寨”,却难见到原河南省委侯宗宾书记笔下的:“长寿山泉落高天,五连池中挂银帘。龙滩飘出天外天,天上白云作衣衫。” 胜境。

也许五连池是夏天的情人、是雨季的妃子吧,只有黄梅时节家家雨时,五连池的水池才丰满充盈,才向雨季展示她的灵动曼妙婀娜姿,才对游客巧笑倩兮美目盼!

从五连池上来,有个岔路口,往上走可以步行登顶,往回走可乘景交。因为时间不够充裕,我们往回走,在景交换乘处等车,没想到等车的人排成了长龙,而景交少,所以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挤上景交,中途景点无暇细赏,我们直接在最后一站——红叶长廊下车。

红叶长廊位于长寿山山顶,沿着山脊建造一排亭子,亭子立柱上镌刻着名家山水楹联,有“山高柏翠修竹茂,涧陡溪清曲径幽。”诗意悠远的;有“亦幻亦真非梦境如霞如锦醉心田。”如诗如画的;也有“方家竞往觅神韵,游客争来解眼馋。”描写观赏红叶热闹盛况的。亭子与亭子之间是长条石凳供游客休息。亭子两边是漫山遍野的黄栌树,黄栌树经霜之后叶子变红,所以又叫红叶树。站在山顶,极目望去,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如在眼前。一树树,一簇簇,连成片,汇成海,如霞似锦,若霓裳羽衣,热烈绚烂,美丽蕴藉。云想衣裳花想容也不过如此!我迷失在红叶的柔情里,想象着白居易“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的热烈秾丽的妙境,沉醉不知归路了。

近看,叶子呈椭圆形或者卵圆形,叶片较厚,叶脉清晰。叶子的颜色有橘红、绯红、深红、紫红,有少数浅黄、杏黄的。红的端庄大气,黄的晶莹剔透,娇艳妩媚,散发着饱经风霜后的成熟稳重,透出勘破红尘的质朴苍劲,是一种褪去青涩和浮躁后的壮美!连片交叠的红叶像一首首小诗,似一支支生命的赞歌,谱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盛世华章!

瞧!漫天的红叶如虹霓云锦一样,和着诗的平仄,伴着秋虫的低语呢喃,在金秋的枝头响起,又追逐着白云飘飞在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里,奏出大国盛世和谐文明的最强音!

可惜我们去时,霜降已过十天,错过了红叶最佳观赏期。叶子少了水分,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飘零,树下落叶满地,枝上红叶略显苍老,已经褪去了晶莹水嫩的娇美芳华。像极了纳兰“红叶满寒溪,一路空山万木齐。”的空寂苍凉,到处氤氲着“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的悲秋氛围。这令我想起《红叶题诗》的故事了。

传说,唐代宗时,有一位叫卢渥的落第书生,在夕阳残照的萧瑟秋风里,漫步皇宫外的御河岸边,看着满天落叶纷飞,忽见从宫墙里流出的一片红叶上题写有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情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见字迹娟秀,写的诗颇有情致,就把它收藏起来,天天拿出来欣赏,想着题诗的一定是藏在深宫人未识的佳人,日渐消瘦,于是也在一片红叶上题了二句诗:“曾闻叶上题红怨,叶上题诗寄阿谁?”并把它放在御河中飘进宫城。

唐宣宗时,放了一批宫女出宫嫁人,有一位姓韩的宫人嫁给了卢渥。婚后,她在丈夫的书箱里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片自己题诗的红叶,非常惊异,竟然有如此奇缘,与拾得红叶的人结为伉俪。

这当然是才子佳人式的美好结局的版本了。在唐人笔记小说里还有很多不同的版本,“红叶题诗”是唐代盛传的姻缘巧合故事,各种书所记述人与事不尽相同,但基本情节相似。

另一版本是中唐诗人顾况得一梧桐叶,上有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

顾况亦题诗叶上,放于波中,诗云:

“花落深言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

后十余日,有人于宫苑中又得一叶,上有诗,遂拿给顾况看,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但后来不了了之,并没有出现人们期盼的美好结局。正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中写的那样:“难投,相思谁救?等他诗题红叶,白了少年头……”

这些红叶题诗的故事,有的浪漫美好,有的凄美哀怨,也许都是人们赋予红叶这一传统诗歌意象的特殊含义,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景。而现在,满山遍野的烟树,遍地飘零的红叶把深秋的萧瑟晕染得周天寒凉,满目萧瑟,我不禁感叹:

云海苍茫三树岭,竹林环抱凤池幽。
黄栌红叶经霜晚,萧瑟飘零满地秋。

看红叶的人似乎也被这秾丽的秋意感染着,哀叹生命的短暂,伤心美好事物容易凋零。虽然红叶经霜红艳斗秋菊,凌寒傲秋比雪梅,已经彰显出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但终究红颜易老随风逝,娇艳热烈终有时。我不禁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匆匆那年已逝,时间煮雨也只能等来年, 秋风起。

我徘徊在红叶辞枝的感伤里,不知不觉已日薄西山,夕阳的余晖拉长了红叶的忧伤,我们匆匆离去,不忍和红叶说声再见。在龙龟广场挤上景交下山,司机侃侃夸谈竹林镇镇长发展生态旅游的计划,我无心聆听他们的远见卓识,只叹惋红叶的短暂美丽,遗憾这次来的晚,错过了最佳观赏期。
但转念一想,错过了红叶最佳观赏期,明年可以再来。人生有多少事可以重来?读书遗忘了,心灵会贫瘠荒凉;青春搁浅了,岂能到达远方;亲爱的,如果亲情错过了,将会失去一路繁花!譬如这红叶,曾经如霞似锦般光鲜亮丽,经霜后斑驳了岁月,苍老了容颜,最终一抔黄土掩风流。

但红叶辞枝是自然规律,何必哀伤自扰呢?“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旷达闲适的苏轼可以,我们也可以,活在当下,珍惜拥有,让每一天都欢快成溪流的歌,让每一步都灿烂成红叶的诗,生逢盛世,何其幸哉!

作者简介:
彭庆丽,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红叶素笺浅作行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