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伊恩·麦克尤恩《化妆》读后感:你装样子的生活还好吗? -《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

原创 Knight everynight任意说

《化妆》无疑是伊恩·麦克尤恩在《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篇幅最长的一篇,至于是不是最难理解的一篇我深表怀疑,毕竟我还没有读完全书,而这篇则是本书最后的一篇小说。关于人生与舞台的关系在太多人的书里在太多心灵鸡汤里在太多流行歌曲里也在太多宣传口号里看到听到学到过,但无一例外地是所有人都在回避着踏上舞台前最需要讲明的一件事,除了伊恩·麦克尤恩晦涩难懂地写了一篇小说来加以说明之外,那就是“化妆”。

就好像舆论学中有解释到,沉默也是一种表态,以此推及,即使素面,也是一种妆容。于是乎,化妆这个话题即便是面对最糙的汉子也可以说上二三。化妆,究竟针对的便是颜面,便是外表,便是对外的形象宣传,也是迷彩,也是掩护,也是谜团。可以是静态的画面,也可以是动态的行为,更可以是动静结合的背景与传言。表里如一和表里不一在一个明确需要化妆的舞台上是没有区别的,正如伊恩·麦克尤恩所言,“当你不是你自己的时候,你还是某个人”,只不过大多数时候的“舞台”默认的是“素颜”可贵,“妆容”可疑。但世间却更喜欢妆容得体的人,正如体面的餐厅会对服饰有要求,大多数场景对所谓“淡妆”默认必要,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如果非要研究一下这种矛盾的根源,我猜是因为人类在社会性交往中产生的变异与融合,当然,这都是不做深究的歪论。

“他们全都是舞台上的人,化装大师,塑造人物的艺术家,因为这在敏娜看来的就是表演艺术,塑造自我,换句话说就是伪装。”从书中可以看明白的是敏娜将舞台最大限度地挪移到了真实的生活里,成为了亨利新任的超现实母亲。在某种意义上,最善化妆与表演的敏娜在现实中活成了一个个最真实的某人,以至于她本来的角色越来越模糊。我很难在阅读的时候把敏娜固定在一个身份里,也难以认定她的年龄,她时而是亨利上了年纪有些健忘的姑妈,时而是成熟稳重的贵妇,时而是活泼热情的新妻,时而又是阴晴不定的少女。或许,如果不只是面对亨利一人,而是面对不同的人,如果不止是蜗居在家中,而是继续登上舞台,敏娜便可以得体的成为任何一个她需要成为的人,而不是如此迷失在不同的装扮里。

“他能告诉她镜前的一瞥吗,亨利和琳达的样子融合在一起,他们如何在一瞬间合而为一,他如何感到解脱,并在敏娜进来前轻轻起舞?”如果画出一个生命与人际的坐标图的话,敏娜与亨利共同构成了一条U型的曲线,年长者与年少者,已然告别舞台者与初登人生舞台者,两性关系里的单边者与青春血脉的跳动者,用化妆来造梦的人与因为有梦而化妆的人截然不同的局面。“那些交谈的人,那些喝酒的人,认为化妆之后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是谁,发现说话是那么随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完全没问题。”怎么说呢,这可能就是爱装样子的成年人自以为是的最大谎言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伊恩·麦克尤恩《化妆》读后感:你装样子的生活还好吗?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