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雪拥蓝关马不前

原创 威风 长稔塬上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六,终于下雪了。
2019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晚一些。
尽管雪量不大,但有总比没有强。我的居所北依秦岭,南俯渭河,从窗户望去,白雪覆盖大地,雪原静若处子,雪峰冷峻挺拔,玉树琼花怒放,大地静谧安祥,而空气却显得特别的温柔,就像一个在母亲怀里睡熟的婴儿。只有大路两旁的冬青,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雪花是神奇的,它可以笼罩一切,洗练一切,融化一切,湮灭一切,雪过有形,雪过无痕。雪花飘过岁月,掠过时空,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动人心魄。

1200年前的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那一年的一头一尾的两个雪天,发生了两件意味深长的事件。
一是那年正月初六,天降大雪。唐宪宗准备将原供奉于法门寺的佛骨舍利迎至京师,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上表切谏,以为:“自黄帝以至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以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佛不足信亦可知矣!……乞以此骨付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唐宪宗大怒,将韩愈贬为了潮州刺史,发配于岭南温瘴之地自省。
二是那年腊月初六,也是在风雪之夜,唐代著名作家、哲学家柳宗元去世,时年46岁。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世称柳河东。曾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并称“韩柳”。在哲学上,有《天说》、《天对》等论著,提出天不能“赏功而罚祸”,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因果报应思想。有《河东先生集》。
两件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联系起来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韩愈和柳宗元都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上的理念相近,曾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所以后人并成为“韩柳”。
然而,在政治理念上,两人却相差很远,主要的分歧,就是关于对“永贞革新”的态度。
公元826年(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唐宪宗李纯即位,尊唐顺宗李诵为太上皇。当时宦官专政,藩镇割剧好多地方官不听朝廷调令和统一指挥。社会动荡不安,腐败及苛捐杂税以及天灾人祸时时危胁唐王朝的统治。大臣王叔文等人向宪宗建议削除藩镇割据,收复中央集权统治,打击皇权贵族腐败,得到了宪宗的大力支持。
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和参与者。唐史记载,皇帝李诵躺在病床上,太监李忠言、嫔妃牛昭容侍立在侧。李诵的话通过牛昭容转达给李忠言,李忠言转达给王叔文,王叔文与柳宗元等裁定后下达中书省,形成正式诏书颁布执行。由此可见,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时候,韩愈正远在湖南担任阳山县令。对“永贞革新”,韩愈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那纯粹是“小人乘时偷国柄”。具体原因,各家的观点不一,有的说是因为韩愈和当时的宦官俱文珍走的很近,而俱文珍和另一名太监李忠言是死对头,所以两人分属两个派系;也有人说是因为王叔文主政期间,韩愈没有得到重用,所以记恨在心,上书宪宗皇帝,极力反对。
历史的真相,已经无法得知,但这件事并没有影响两人的友情。

其实,说来话长,两人算是世交,韩愈大柳宗元五岁。因韩愈的哥哥和柳宗元的父亲是好朋友,故而韩柳两家以至韩愈和柳宗元的关系特别要好。
韩愈是苦出身,自小没了父母,是哥哥和兄嫂带大的,从小便立志要读书考取功名,从公元787年(贞元三年)至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十年时间里韩愈连考了四次科举考试以及博学宏词科考试, 最终才进士及第。
柳宗元也好不到哪儿去,从公元789年(贞元五年)至797年(贞元十三年),一直在科举考试的路上。他曾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一文中,写有这样的字句:“吾年十七求进士,四年乃得举。二十四求博学宏词科,二年乃得仕……。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韩柳两人前后一年中第,又曾在御史台一起共事,年轻气盛,交往甚欢。随后柳宗元十四年处贬地,而韩愈前十年也浮沉名场,不得善处。期间文字交往,虽看法有异,可没有交恶可寻,这在古时人生交友是很值得称道的。
其实,韩柳两人的性格大不相同,柳宗元是性情温和的谦谦君子,从不随意说人短长。而韩愈疾恶如仇,不平则鸣。两人的仕途都颇为坎坷,柳宗元尽管也曾当过蓝田尉这样的正六品,但一生不是被贬,就是被流放,从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到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他先后被贬为邵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州刺史等,最后是在柳州因病去世。韩愈比柳宗元稍好些,36岁时任监察御史,50岁时,因参与平定淮西之役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迁为吏部侍郎(正三品),后任刑部侍郎,达到了仕途的巅峰,然而,“性格决定命运”,一场“谏佛运动”,使他的仕途走到了终点。

佛教在中国传播很广,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曾一度信佛,大力倡导各地建寺院,自己曾四次差点出家,为此劳民伤财弄得国破家亡的下场。公元819年(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去法门寺降香祈祷国昌兴运,从寺中偶得一枚如来佛骨供奉于宫殿,日夜拜祭,刚好赶上佛骨三十年一开放,宪宗发号施令让全国上下同乐,一时间全国兴起了供佛运动。这时的韩愈抨击佛事的奏章来。他写出了《谏迎佛骨表》一文,陈述梁武帝信佛毁国的事例触怒了龙颜,“好你个韩愈,敢把朕比喻成梁武帝?真是不想活了”!当时宪宗便有杀他的意思。是裴度等大臣力保才幸免,被贬于潮州刺史,发配于岭南。
那时的岭南,是蛮夷之地,遍地荒野,温瘴横行。唐代一般是将重刑犯才发配到那里。宪宗将韩愈发配至岭南潮州,自然就是准备让他老死在那里。对此,韩愈也是心知肚明。
公元819年(元和十四年)十月底,韩愈携家人及侄孙湘前往岭南上任。一家人出京城不久,便来到了蓝田关,眼看着寒冬北风呼啸而至,不久便飘起了鹅毛大雪。

蓝田关别称蓝关,座落于京兆长安东南三十公里蓝田县境内。蓝田关以险峻易守难攻而闻名于世,历来是兵家常争之地。秦始皇赢政统一六国之后,先后五次南巡视察民情,曾两次经过蓝关。始皇曾派人大修从咸阳通往东南荆楚的交通大道,把蓝田关做为重点隘口加以坚固;到唐代中期,蓝关仍是关中通往西南的必经之地。唐代的文人墨客为蓝田留下的诗文多不胜数。皮日休在著名的《蓝关铭》曾描述到:

“天辅唐业,地造唐关。千岩作锁,万障为栓。难图其形,莫状其秀,双扉未开;天如地斗,轧然副启,入济入济;矧夫兹天,独可规临。化通秦国,铺于马底。险不可侵,唯王之心。”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此刻他掀开帐帘西望京都长安,仰看天空大如手掌的雪花,不由感慨万分,委曲、愤慨、悲伤之情涌上心头,想到岭南潮州据京城长安有千里之遥,而自己一世功名最终的下场也不过如此,不由悲上心头,他命夫人取出纸墨,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诗写得沉郁顿挫,苍凉悲壮,既借景抒情,又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尽管心中非常郁闷,但韩愈到岭南潮州之后,并没有消沉,而是直面现实,一心为民,做了很多好事实事,包括推动乡学教育、振兴文风、兴修水利、驱除鳄鱼、关心农业等,极大地推动了潮州的发展。
时间不长,八个月之后,穆宗即位,韩愈奉旨回京,历任国子监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职,是人称其为“韩吏部”。公元824年(长庆四年),韩愈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而那时,柳宗元已经去世五年了。
其实,就在韩愈被贬至岭南潮州三年之前的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被宪宗贬至柳州的柳宗元,遇见了专程探望他的堂弟柳宗一。柳宗一是准备前往湖北江陵做事,顺道看望柳宗元的。两人相见,感慨万千,临别之际,柳宗元挥泪写下《别舍弟宗一》一诗赠别: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这首诗既悲咏离愁别情,又蕴藉哀怨不平,沉郁精警,与韩愈的这首《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历代所传颂。

坦率的说,尽管韩愈和柳宗元两人在仕途政见上相互对立,经常发生激烈的争辩,但是他们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概念上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观点而相互支持,可是说是“君子之交”的典范。
据说,鲁迅当年曾赠给瞿秋白一条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道出了知己在人生中的地位,以及对待知己的态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雪拥蓝关马不前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