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将军东坡情 ——盖龙云将军考察常州 - 及扬州东坡遗迹散记

将军东坡情
——盖龙云将军考察常州

江苏|李金坤

在中国文学研究史上,苏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人物。他几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全才式完人。

在家庭人伦与社会关系中,他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兄弟,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一个好 、老师,一个好官员,一个好朋友;从对社会与国家作出的杰出贡献看,他是诗、词、赋、文皆称一流的文学家,儒、道、佛完美融合而运用自如的思想家,培养“苏门六学士”卓异人才的教育家,书画创作皆为上乘之作的艺术家,独自发明而流传至今的“东坡肉”、“东坡饼”等美味佳肴的美食家,八面来风,令人钦敬。

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坎坷中独享情趣,在清淡中品尝滋味,在绝境中活出精彩,这就是他“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旷达乐观襟怀的真切体现,也是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文情怀的温馨彰显。

所以,从东坡以来的近千年中,他一直是人们尤其是士阶层青睐与敬慕的无二对象。林语堂《苏东坡传》说得好:“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2000年千禧龙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这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东坡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可见其精神价值与人格魅力是何等之广大而久远。

在这“爱苏”的茫茫人海中,有一位将军对东坡的深厚情结值得点赞,他就是原广州军区退休少将盖龙云同志。

他从军四十多年,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任过部队主官。虽军务繁忙,他却对苏东坡情有独钟,利用业余时间,潜心研究。

2019年由岳麓书社出版了他的专著《烟雨任平生——品读苏东坡》。还为部队、高校及地方有关单位做过《从苏轼在广东看传统文化》《北宋王朝“重文轻武”教训与启示》《苏轼在广东》《漫谈苏轼读书》等讲座。

(盖将军夫妇与陪同者于东坡“心许相依”诗墙合影)
今年10月10日至16日,盖将军携夫人专程由广州飞抵常州,考察苏东坡在常州的终老之地——藤花旧馆(即苏东坡纪念馆)与东坡公园,又访问了东坡任职扬州时三次凭吊恩师欧阳修修建的平山堂。

在常州期间,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原副会长、苏轼后裔苏慎与原副会长颜正源及现任常务副秘书长、苏轼后裔苏东等东坡研究专家、学者热情接待了盖龙云将军,并陪同盖将军夫妇考察了东坡的终老之地藤花旧馆。

苏慎、颜正源等专家对东坡纪念馆中的东坡遗迹及相关景物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盖将军边看边听,还不时地交流感受,或提出一些疑问。

在纪念馆外西侧“顾塘迎坡”的照壁墙前,盖将军驻足良久,悉心端详。这幅壁雕真切再现了公元1101年苏东坡从顾塘桥登岸常州时广大百姓夹道欢迎的盛大而热烈的场景。

在欢迎人群中,盖将军一眼就认出了东坡好友“径山寺”维琳长老和乡贤钱世雄等人,并满怀深情地说道:“常州人真是热情好客啊,难怪东坡一生有14次来过此地,并最后将常州选为自己的中年乞居、晚年终老之地,可见东坡与常州结缘是何等深厚啊。”

盖将军还观看了纪念馆外庭“归里园”中的“毗陵我里”、“心许相依”、“紫藤斑斓”、“两表乞居”,内庭“憩心园”中的“墨池洗砚”、“宋泉泓文”(即东坡井),“眷君堂”中“咏诗释道”(即苏东坡与钱世雄、维琳长老谈诗论道的群雕),“终老房”外的“竹影送仙”等景点。

当盖将军走到“眷君堂”北侧的一排翠竹跟前时,他用手轻轻抚摸着竹竿,不禁吟诵起东坡著名的咏竹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对东坡高雅的气节与脱俗的情操,表达了将军深深的敬意与追念之情。

对于馆内图文并茂的苏东坡生平事迹及苏东坡与常州情缘的简要介绍,盖将军也都饶有兴味地一一浏览,还不断与颜正源等专家进行交流,从而加深了对东坡伟大精神与人格魅力的了解与体悟。

参观完东坡纪念馆后,盖将军又参观了东坡公园。在公园负责人的热情讲解下,盖将军浏览了东坡公园内的仰苏阁、舣舟亭、御碑亭、东坡洗砚池等代表性景点,在舣舟亭前他还十分高兴地与陪同人员合影留念。

(盖将军与苏慎、作者合影于东坡公园舣舟亭前)
考察参观完东坡纪念馆与东坡公园后,盖将军甚为感动而欣慰,他深有体会地说:“常州将东坡终老之地保护得这么好,东坡公园建设得也不错,而且这两个地方都免费开放(常州所有公园都免费),这完全是常州市政府对与人民对苏东坡历久弥深的感情所致,这对于弘扬东坡文化精神,提高市民思想品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

为表达对盖将军研究苏东坡的热情与探索精神的赞美之意,我特作七绝《盖龙云将军访东坡终老地与东坡公园感赋》云:
钟情苏轼盖将军,
品读深研著美文。
诚访东坡遗迹处,
华章再铸溢清芬。
在常期间,盖将军还参观了刚刚新迁的苏东坡研究会办公地点。盖将军向研究会赠送了他的专著《烟雨任平生——品读苏东坡》,研究会也向盖将军赠送了常州市东坡研究会有关研究东坡的部分专著、《苏东坡研究》期刊及新改版的《苏学通讯》报纸等,友好交流,其乐融融。

此外,盖将军还受江苏理工学院文学院的邀请,为学生们做了一场《漫谈苏轼读书》的精彩讲座,从“‘读书有用论’盛行的北宋社会成就了苏东坡”、“苏轼读书‘诀窍’何在”、“苏轼读书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三个方面,全面而系统、风趣而生动地讲述了东坡读书的价值、方法及意义,给学生上了一堂认识东坡、注重读书、提升素质的十分难得的思想教育课,深受学生欢迎。

(盖将军为江苏理工学院文学院学生作讲座)
后来,盖将军夫妇又到扬州平山堂考察了东坡的有关遗迹。两地的考察,令将军十分高兴,情动于衷而不能已,遂填一阙《江城子》以抒怀:
金秋十月,访东坡行迹地常、扬二州,心欢以记之。
常州西北连扬州,古吴中,多灵秀。
中华宝地,人杰代代有。
藤花馆里藏仙气,赵家子,竞风流。
秋日运河波光柔,柳丝飘,西湖瘦。
平山堂下,深念欧阳修。
且喜当日东坡景,桂花香,醉扬州。
注1: 藤花馆乃当年苏东坡在常州的仙逝处,据传当地人为沾其文气竟相在附近买房。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清代大学者、诗人赵翼的老宅即在此处。其后人语言学家、文学家赵元任(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同称清华“四大导师”)吟赞家乡常州“教我如何不想她”。
注2 : 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修平山堂以观景,并赋诗曰:“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注3 : 苏东坡后来也任过扬州太守,填词曰:“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苏东坡对恩师情深意长,欧阳修去世后十年他曾三次到平山堂凭吊,第三次赋诗曰:“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将军卸甲,研究东坡的时间更充裕了,加之身体康健、思维敏捷,又善于学习、刻苦钻研。可以相信,将军深厚的东坡情结之花,一定能够结出丰硕的东坡研究之果。
是为盼!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将军东坡情 ——盖龙云将军考察常州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