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书 | 红尘仗剑武侠梦

倪匡曾道:“金庸小说中,文字离奇处,可以令人屏气静息,不思茶饭,遑论睡觉!”

古今中外,空前绝后,是对金庸的至高评价,每一个怀揣武侠梦的人拜读金庸的文字都心悦诚服,感叹于他的妙笔生花。

除了剑戟森森、星旗电戟的刀光剑影,更是赋予了故事更多人性的爱恨情仇。

如果说男性沉醉于金戈铁马,秘籍绝学,那么基于亲情、爱情、友情的侠骨柔情更是博得了女性的亲睐。

而《倚天屠龙记》便是在众多谱写传奇的英雄神曲中最贴近生活的凡俗,具备深刻的普通人性。

在上古十大神器中剑在第一,而《倚天屠龙记》之中,剑代表正义和王道,刀代表霸道,而张无忌便是“剑”的化身,盖世武功下自带主角的光环,作为射雕三部曲的最终转型之作,我个人认为金庸赋予了无忌更多的人性特色,有血有肉,更让人觉得真实可触摸。

他被动、犹豫、纠结、迂腐,拖泥带水的优柔寡断也能成为英雄的标签。

或许,这是一种成功,如果能够明白金庸的转型用意,那便是有容乃大。

练乾坤大挪移是小昭所劝,当明教教主是众人所举,甚至在四个对他曾铭心刻骨相爱的姑娘间也是摇摆不定一片惘然,只能自我陶醉般地“记得别人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全都忘记了,于是,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就在所谓的好好先生的摇摆中,周芷若为他成魔,殷离因他毁容,小昭远走天涯。

但转念一想,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缺点的张无忌,似乎才会更有血有肉、平易近人。

在高手较量中招式套路固然重要,但内功心法却是武学的积淀与源头,否则便陷入了“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窘境。

因此,读金庸小说,看的不仅仅只是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迥异的性格特征,还有其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普遍规律,其独特的艺术境界。

有道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技巧。”

同样在艺术创作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注重形式技巧而忽视了内涵底蕴,只看到外表令人晕眩的华丽躯壳而抛弃了艺术的内在与灵魂。

这也是当代艺术推崇的内容大于形式,让技巧套路为情感灵魂保驾护航,不拘泥于形式框架,而求得艺术灵魂的展现升华,因为最本真的永远最动人。

当然,无技巧并不意味着就可随心所欲,还是需要遵循基本的共性规律。无招的前提是有招的积累,只有在日复一日的有招训练摸索中,才能化繁为简,融会贯通,自成无招,随机应变。

当我们对结果叹为观止的时候,铺垫的有招过程都是呕心沥血之路。

而在生活中,混迹人生赛场,可以出的招式很多,境界也有高下之分。

但很多时候,能笑到最后的并不是频繁出招的急功近利者,而是那些看似无招的,实则却能找到合适时机发招且又一招命中的人!

故此种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不少人笑称,金庸武侠不过只是成人童话。但深入潜读,无论艺术价值、对读者的启迪,需品需悟的又岂只是这些皮毛。

“遥想当年光明顶上,碧水潭边,黛绮丝紫衫如花,长剑胜雪,不知倾倒多少英雄豪杰。”金庸小说经久不衰的魅力,或许便正如《倚天屠龙记》书中所描述的这般吧!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书 | 红尘仗剑武侠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