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读后感

笔记原作者:兰琳

四月 《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
关于是否要废除死刑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很多热门的作品都有探讨,电影里比较知名的大概要算《大卫戈尔的一生》,书籍的话,这部东野圭吾的《虚无的十字架》值得一看。
我本人一直坚持不废除,因为想不到比起死刑更有效的惩戒方式,包括对罪犯本人的惩罚,对受害者家人的告慰,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警示甚至对人类文明的交代。但是依旧不影响跟随作者去叩问——
“罪”与“罚”的本质是什么,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并用一生赎罪。
作为受害者家属的角度,也可以追问,如果你家人的生命被残酷地夺走,你希望该如何处置犯人,以及如果犯人并未把死刑视为惩罚,至死仍未反省,死刑又有什么作用?
回到故事情节。
一天,殡仪馆经理中原被警察告知其前妻小夜子被谋杀身亡。
中原和小夜子本来和一个女儿过着幸福的生活,但几年前独自在家的女儿被入室小偷杀害。经过检察院和辩方的几番交手,终于判了凶手死刑,而这正式中原小夜子夫妇作为生者唯一的愿望。
但凶徒死后,中原和小夜子没有了共同目标,在一起生活只有痛苦回忆,最终两人分开。
此番小夜子死后,凶手蛭川居然选择自首。蛭川说自己是见财起意,但整个过程疑点重重。不仅警方,中原本人也无法接受。
而后中原到小夜子家参加葬礼,才通过其家人得知,与自己分开后的小夜子成了职业撰稿人,主要接有关少年犯罪、工作环境等社会问题的工作,被害前正在调查偷窃瘾的问题。小夜子甚至参加了一个受害者家属组成的组织,组织的主要活动就是为受害者家属提供援助。
葬礼上,中原认识了一个叫井口纱织的女人,她是小夜子生前关于偷窃瘾的拜访对象,剧情也由此联系到另一个家庭。
早年间,单亲家庭的井口纱织与大一级的学长史也仁科因电影相识相恋。后来,史也仁科成为了一位儿科医生并另娶妻室,他的妻子花惠是一个普通女工,而杀死小夜子的凶手蛭川正是花惠的父亲。
花惠没有母亲,父亲曾是个好吃懒做的无赖。花惠和父亲断绝关系后独自闯荡,却后来嫁给了史也。蛭川找上门来,也受到了善良的史也的接济。
至此,中原决定调查小夜子真正的死因,他通过小夜子文稿中有关青木原的记录线索发现了井口和史也曾经的密切关系。井口也终于向中原坦白,自己当年还是初中生时就和史也偷尝禁果,还生下了孩子,无法承担后果的两人将孩子杀死并埋在了青木原。但此后他们无法面对彼此就自然分手。
长大后的史也成了事业有成的医生,拯救了很多婴儿的命,还在去青木原祭奠婴儿时救下了想要自杀的花惠,这一切都是为了赎罪。而井口却日渐堕落,最终走上色情业,还偷窃成瘾。
小夜子发现这个秘密后,认为他们两人犯下了杀人罪行,劝他们去自首。井口答应了,却说要经过史也自己同意才行。小夜子在去劝说史也的过程中,无意间被蛭川偷听到。蛭川为了报答女婿,将小夜子杀害了。
中原知道这一切后,有感于史也的赎罪和花惠的求情,没有选择向警方揭露。而井口因为痛苦自杀却失败了。史也约上井口决定去自首,却由于找不到当年的婴儿尸体而无法立案。
剧情到此结束。
但现实的罪恶因果却永远无法完结。是否像小夜子认为的那样,所有故意杀人者都应该判处死刑?
杀人偿命,似乎在任何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都是合理的制度,但法律做到这些就够了吗?将每个凶手绳之以法本身就很难了,从制度层面做得更好,简直难上加难。
但回过头来,每一位受害者的至亲,都将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来消化痛苦,这是精神层面的无期徒刑。而对某些穷凶极恶的凶手而言,死亡或许只是解脱而非惩罚。
比如,文中在小夜子和中原的努力下被判处死刑的被告蛭川,至死不曾反省,他视生命为草芥,没有丝毫敬畏之心。他最终放弃上诉的原因竟然是,“太麻烦了,懒得再上诉”。
人性过于复杂,任何一个学科都尚未将人分解清晰。死亡的意义之于不同的加害个体也只有无尽的困惑,对于每个生者也只有无尽的荒芜。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虚无的十字架》读书笔记-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