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读韩愈《论佛骨表》有感

原创 娜娜zhao 娜驿站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骨,这风骨并非大众百姓,往往只是一个或几个人而已。

韩愈因《论佛骨表》被贬潮州,属于因言获罪的典型,但要看到的是,纵然他的言辞那样犀利,可唐宪宗并未杀他也未囚禁他,只是将他贬到数千里以外的“蛮荒之地”,也许有人会说,这活罪比死罪厉害多了,可如果稍有点常识,都会知道中国古时有些刑法,可是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

“因言获罪”,更多是一种上位者自尊心受到挑战而主观性的罪名,历史上这样的事例很多,历朝历代都不新鲜,甚至掌权者有些时候会将这种罪名通过法律的形式写到条文中,这只须稍读些历史类书籍自然会知。

那么这《论佛骨表》到底是怎样一篇文章呢?论字数,全文不到一千字,但细读下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很巧妙的为韩愈自己拒绝迎佛骨这一观点辨解的文字。

首先,韩愈列举了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舜、禹、殷汤、汤孙太戊、武丁、周文王、周武王、周穆王这十三位帝王,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活过了百岁,最不及的武王也活了九十三岁,指出这些圣王活着的时候佛法并未入中国,由此得出结论:一个人活得久与否,与佛法毫无关系。

一上来为何韩愈就拿长寿的帝王做比较呢?因为佛法讲的是轮回,说一代受苦后第二代就有福报,甚至说这一世只要将佛供奉得好,那么你的福气会越来越多,甚至寿命都会延长。试想,哪位帝王心中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长寿?从秦始皇开始求仙药,到后世许多帝王醉心于佛道两门,无非都是想活得久一点,毕竟,权力的尽头,就只能是挑战生命的长度了。

但这里韩愈明显是取巧了,因为上古这些圣王是否真活了那么大年龄,也只是个传说而已,毕竟从当时的生产水平、医疗条件来看,肯定都比不上后世,但拿大家都相信的东西来做论据,在这里倒也是可以的,论据毕竟在某些场合只是说服人的理由。

紧接着,韩愈继续就佛法与帝王的生死关系开始列举相反的一面,他说汉明帝时,开始有佛法,但这位可怜的皇帝在位只有十八年,且很快国运衰退,及至梁武帝,纵然前后三度舍身事佛,虽然在位四十八年,但最后的结局是“饿死台城,国亦寻灭”。至此,韩愈又进一步得出结论:“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如果我们从逻辑的推断来看,即使韩愈列举了帝王的兴衰与事佛与否的关系,最多得出的结论也只是两者有某种相关性,但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更何况韩愈还没有将全部的帝王寿命与这些帝王是否事佛尽数列尽,因此,从现代逻辑来看,韩愈所得的这结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接下来,韩愈又拿出唐宪宗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唐高祖说事了,说当年李渊当了皇帝后,曾说要根除佛教的,但由于大臣们没远见,所以没干成,现如今,皇帝还是应该听老爷爷的话,这样才合理。

这文章在皇帝看来,估计要吐血,先是被圣王的死活吓一跳,又蹦出个老爷爷不知啥时候闲聊的话,也就是说,只要不按韩愈说的来,这皇帝怕是干不了几天,甚至死后都没脸见祖宗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韩愈可是将皇帝挤到墙角了,那么皇帝肯就范么?

聪明的韩愈当然知道,在挤兑一番之后,是要给皇帝找个台阶下的,于是他就说了,他说他知道皇帝这样做是想为大家“祈福”的,不是信这玩意,也不是想图什么长生不老的,但老百姓“愚冥”,“易惑难消”,即容易被领导的假动作搞蒙,却又很难消除他们的误解,因此,还是不要这样折腾了吧。

最后,韩愈拿文化传统说事了,他说这佛也只是个外国人,不会说我们的话,也不穿我们的衣服,是个不懂“君臣之义、父子之情”的家伙,别说死了,就是活着,现在来我国访问,看在他是外国使臣的份上,也顶多是搞个“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的三个“一”工程,之后就会“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罢了,更何况现如今死得都只剩些小骨头,有啥好瞧的呢?再说了,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死人都是要请“巫祝”搞个桃符来辟辟邪,然后再“进吊”的,现如今,竟然让皇帝亲自来看一些死人骨头,这实在太不像话了。

当然,在说了这么多大道理和小道理后,韩愈还得为皇帝再担点责,毕竟他知道皇帝是真信这佛,于是,他就说了:“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其实,韩愈肯定明白,他就是不说这些,大家也恨不得让他一人承受佛的怒火,但他说了大家的心里话,就显得有知趣之意。

纵观这篇《论佛骨表》,我们看到韩愈确实是组织文章的高手,他知道如何为自己的观点拼凑有力的论据,首先他拿圣王、唐高祖来压制皇帝,其次他为皇帝开脱,将迎佛骨之事与百姓福祉捆绑,为皇帝再送一顶高帽,最后又说一切祸事自己一力担陈,可以说,这是一篇相当漂亮的文章,只是现在我们来看的话,会察觉出其本来的出发论点就是不可靠的,而从一个错误的论点可以推导出任意结论,因此,皇帝对于他的惩罚即充分说明了,他的这些论据并未曾完全地让人信服。

有意思的是,即使韩愈将佛骨比喻为“朽秽”之物,这在有些人看来是对佛的大不敬,可如今来潮汕大地看看就知道,山是韩山,水是韩江,江山都是姓韩的,这得是多大的福报啊!如此看来,禅机还真不是凡人能悟得求得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读韩愈《论佛骨表》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