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没用场” ——我读《陆犯焉识》

在练车场的蒸笼里断断续续读完了《陆犯焉识》,书看得很迷乱,但心痛而感慨。就像以前看完《驴得水》看完《牛棚杂忆》等等,眼睁睁地看着知识分子的信仰和坚持在世俗面前,被嘲弄、利用、或剿灭……最后的最后,反而因为所谓的骨气,得罪敌人、伤害亲人。

第一次接触《陆犯焉识》应该是从电影《归来》,老戏骨的飙戏看得我泪眼婆娑。看完书,才知道电影仅仅展现了温情的最后。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型公子爷,风流倜傥,博闻强识,会多国语言,会盲写。父亲去世后,风情而精明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婚后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然而这慢长无光的被改完的岁月让他反刍自己的繁华前半生,发现自己对妻子冯婉喻的爱。“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这个复杂而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有太多的可圈可点可歌可泣的人和事,有太多的感慨需要倾诉,然而我还是最想说说知识分子的“没用场”。

我们引用恩娘的一段话作为开端吧:

真没想到,你读书读得这么没用场。 老早呢,觉得你没用场好,心底里不龌龊,人做得清爽。太有用场的人都是有点下作的。现在看看,没用场就是没用场。中国是个啥地方?做学问做三分,做人做七分。外国的人要紧的是发明这种机器发明那种机器,中国人呢,要紧的就是你跟我搞,我跟你斗。你不懂这个学问,你在中国就是个没用场的人。

其实,这段话不仅仅适用于陆焉识,适用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知识分子。

在河清海晏、家境殷实的时候,读书人的没用场便是清爽地卓尔不群,清高得光风霁月。就像陆焉识的前半生,他跟其他的纨绔子弟太不一样了,跟上层的那些名流太不一样了。这时候没用场便是濯淖里的一块璞玉,污泥中的一朵清莲。然而没用场的前提一旦消失,没用场变成了没用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慨心酸和无奈便油然而生。

知识分子的没用场最根本的原因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文人华贵的自尊不容践踏。知识分子在浩瀚烟海中汲取的真善美的行为标准,纯真率直往往与现实脱节,往往是与不会做人相联系。知识分子是不会做人吗?是他们太会做人了,太拘泥于内心的信仰与原则,非黑即白地处事原则往往让他们撞的头破血流。

就像陆焉识在做大学教授期间不肯曲意逢迎而招致牢狱之灾;在历次运动中一次次的辩白让自己一次次加刑至无期……而读书人的无用场最心痛的该是陆焉识宴请凌博士的那一次吧,把自尊践踏得零落成泥也没有请到凌博士,解决自己的生计。可以说,知识分子都不知道把自己的自尊践踏成什么样子才能满足世俗的要求,达成自己迫于无奈的愿望。而这些没用场的读书人,知识分子通常又有一个毛病:恃才傲物。无论是“力士脱靴”的李白,还是“奉旨填词”的柳三变,还是文本中的陆焉识,他们都是一样的。

我想文中的一段话能把恃才傲物背后的东西解释清楚吧:

一般此类“没用场的人”都有一身本事,误以为本事可以让他们凌驾于人,让人们有求于他们的本事,在榨取他们本事的同时,至少可以容他们清高,容他们独立自由地过完一生。但是他们从来不懂,他们的本事孤立起来很少派得上用场,本事被榨干也没人会绕过他们,不知如何自身已陷入一堆卑琐,已经参与了勾结和纷争,失去了他们最看重的独立自由。

是的,无论是哪个朝代哪个时期都是需要这些没用场的人,需要实干家,然而需要是需要,但是需要的仅仅是才华而不是他们附带的自由和独立。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就像恩娘所说三分做学问,七分做人。不会做人的人总是受排挤,受轻视,被歧视。所以才有了屈原“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的感叹,才有了阮籍的穷途之哭……

读书人的没用场是清爽,是不下作,是清高,是皓月……而这读书人的没用场又是心酸是无奈是哀叹。

眼前两碗米饭,心中一粒飞鸿

教师团队 众志成城

读书写作 感悟生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没用场” ——我读《陆犯焉识》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