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金刚川》观后感 -桥

金刚川,这是一条河的名字,位于朝鲜金刚山脚下,靠近三八线附近在朝鲜的这一边。《金刚川》战役的背景是金城战役。

1953年4月26号,中美双方的停战谈判进入到了实质性阶段,双方计划于6月25号停战协议正式签字生效。但是,当时南朝鲜总统李承晚不同意,他认为没有美国的帮助南朝鲜军也能打赢志愿军。1953年6月18号,南朝鲜军队主动向志愿军发起攻击,金城战役打响。

《金刚川》电影,从士兵、美军、高炮班三个角度描述了志愿军建桥、守桥的艰难,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视死如归。在电影最后,志愿军搭起人桥,配合《我的祖国》歌声响起,凸显了志愿军战士的悲壮。

事实上,金城战役是美国和南朝鲜军配合执行的。为了保障金城战役能够得到及时的后勤补给,在没有空军保护的条件下,志愿军只能依靠智慧和意志与美国空军进行对抗。为了防止美军的轰炸,大桥的桥墩修在水面以下,不铺桥板,水面上就露着两排木头桩子。美国飞机过来一看,桥还没有修好,那等等再炸。等它飞走了,志愿军工兵第一时间铺上桥板,过车过人都没有问题。整个战役期间,金刚川上的大桥从来没有被炸断过。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还有一座有名的桥——水门桥,不过那是美军的。第二次战役美军被志愿军打得节节败退。为阻止美军逃跑,志愿军炸毁了下碣隅里至真兴里的全部桥梁,最后只剩下水门桥。志愿军到达后水门桥后,立刻将其炸毁。没过多久,美军到达,花了两天时间将桥修复。再次炸毁桥梁,再次修复。第三次,志愿军将桥的根基全部炸毁,杜绝美军再次修复。然而,当天美军制造了8套M-2桥梁,并用C-119运输机运到了水门桥。经过一夜施工,桥梁又被修复,使美军从志愿军的眼皮底下溜走。

对比这两次修桥,志愿军的机械化能力与美军相差太多,甚至不在一个水平上。志愿军完全是靠着人的智慧和意志保障大桥的通行,而美军则是依靠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行建桥。

如今,距离那场战争已过去69年。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战机升空、航母下海、导弹剑指苍穹。若是再有那豺狼来,迎接它的不仅仅有猎枪,还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钢铁烈焰。

(重点实验室团支部投稿)

本期小编:张鹏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金刚川》观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