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像植物那样生活

三个星期没回家了,因为疫情的关系。

我记挂着家里的几株植物。

它们是普通植物,仙人掌,绿萝,观音竹,白掌。

养在家里,它们生命中的风雨和干涸都是我带来的。

这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责任感,连带着顾惜之心。

仙人掌养在阳台。由于好养,就只是偶尔浇水,不上心。春天来了,没怎么见冒绿。

蹲下细看,见长出嫩芽之处,皆有虫子啃蛀,或被什么东西掐了尖。

一整个春天它都在努力。一整个春天它都在失去。

我没什么除虫的法子和工具。想了想,拿起消毒酒精喷雾,对着它一阵猛喷,而后清水冲洗。如此反复。再把它移到窗台向阳处,迎送南来北往的风。

不过两星期,它就不加节制地绿起来,每个芽头都在舔舐阳光。

绿萝和观音竹,都养在玻璃瓶里,搁在客厅置物架上。观音竹不断长新叶,青郁郁。绿萝垂在架子上,绿色倾泻,一帘春意。

唯一费心的是白掌。买它的时候,它也正开着花,白色的小手在夜色里与我们的目光相握。

它喜高湿,而我们不常在家。每次回家,它都彷如涸辙之鱼,叶枯黄,茎萎凋,几无生息。

这次相隔三个星期,不知它们是否撑持得住。

想了想,还是决定回去。到家一看,每株植物都亟需救助。

浇水,修叶,料理一番,然后陪它们坐一会,发发呆。

突然想到,做一株植物也挺好,像植物一样生活也有很多意义。它们栖息何处随机而定。破土时有无法描述的孤独。风什么时候来雨什么时候来无从知道。

它们只能静静地默默地向上生长,朝着光明的方向。它们每天几乎都在做同样的事。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知道自己在面对环境的变化时,需要取舍什么。

想到自己,很多时候对生活的要求和追求,也像植物一样具体而实在。知道一觉醒来吃什么,穿什么,做什么,不断积攒着这种微小的期待和快乐,不为无关的人和事纠结烦恼。总觉得只要把今天过好了,明天就一定不会太糟糕。

有人说,世界的真正要素不是物,而是颜色、压力、空间、时间这些我们称之为感觉的东西。但我也知道,感觉的东西大多时候以欲望的形式存在。欲望无需担心,该担心的是你愿意为该欲望而放弃的底线和初心。

生活中有太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事情。这些事情通常以在意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利益的形式出现。这是人性的弱点,不可厚非。

但让我警醒的是,很多西瓜会因为猴子的短视和无能被舍弃了,然后开始怀疑自我,陷在“猴子为啥会选择芝麻”的泥淖里出不来。更悲哀的是,这些西瓜还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和芝麻去做比较,甚至还觉得连小小的芝麻都比不上。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段话我很喜欢: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南瓜不说话,默默地成长着。

我喜欢南瓜的姿态。它知道自己是南瓜,并且在他人的各种否定中,依然清楚知道自己是南瓜,并且以南瓜的方式默默生长。

很多时候,我们茫然又孤独,不是因为孑然一人,而是因为泯然众人。

小多啦曾跟我分享过一个领悟。她说,在某个时刻她突然意识到,虽然长大了,但在面对父母或者其他长辈时,她还会不由自主变回曾经的那个小孩,胆怯不知所措。虽然我们长大了,会思考,有见识,但在面对那些影响过我们的大人时,还会习惯变回小孩子。在很多事情上,还是会被他们所牵引,所掌控。这是我们要努力克服的一个软肋,要不断告诉自己,我已经长大了,能独立做主了,不需要旁人插手。

在这点上,我们不如植物。它们没有这样的烦恼。它们不会患得患失,不为宠辱所动,再大的风雨也只是风雨,不是纠葛算计。

有时小多啦会说很累。有时我也感到累。即便什么也没做,还是很累。这是精神的疲惫。人太容易感染无聊,又渴望刺激,彼此交织,撕扯,就无比的累。

阿多尼斯说: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我想,这两个穷人可真快乐啊。

和植物相依相伴,是发呆的好方式。你会有种错觉,自己好像一直在那里,像是一株植物。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像植物那样生活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