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一个母亲的复仇》《MOM》全解析——感受篇

感受篇

近几年来,关于性侵的新闻并不算少,女性的生命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

对于这部影片,有一个细节是我一直很纠结的,那就是关于阿丽娅遭遇这一切时的服饰。关于“德里黑公交案件”的作品并不仅仅这一部电影,在此之前还有BBC的《印度的女儿》,其中一些言论真的令人震惊。其实,一直以来“被性侵是女性的错误,是女性勾引男性。”或者是“谁让这些女孩穿的那么不正经,喝那么多酒,那么晚回家”之类的言论,我们听到的并不少,如同下图中的言论也并不仅仅是在“强奸之都”德里,并不仅仅是在印度。

但是,在名为“被性侵时,你穿着什么衣服”的展览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不可能通过简单地换衣服来消除性暴力。穿着并不能保护我们的安全,我们需要更良好的性教育和科普。然而,正确认识这件事的观念并没有能够深入人心。

图为 展览中展出的其中一套衣服

是一身六岁小女孩的太阳裙

翻译:一件太阳裙。事后,妈妈站在衣柜前抱怨我为什么再也不穿裙子。当时,我只有六岁。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对于这个细节有一些隐忧——会不会成为那些人口诛笔伐的例子。然而,这个细节在剧情的背景之下又是合情合理的。

说到性侵,终归还是要提一下那本我始终没能够读完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它讲述了美丽的文学少女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李国华长期性侵,最终精神崩溃的故事。小说由作者根据自身经历创作完成,以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逼视主人公遭受侵害的痛苦。

这本书我翻开了两次,大概看了三分之一的样子,然而我却写了近百条笔记。在林奕含的笔下,所有的事物都带着清醒的残忍,细腻的描写仿佛拿着钝刀子一刀刀捅在你身上,让你不得生也不得死。真实经历过这一切的林奕含后来也选择了自杀。

其实,这样的事情并不算少,只是太少人关注,只是人们宁愿粉饰太平。

很多人看完这部影片都哭了。我也不例外,虽然和很多人哭的点不太一样。请原谅一个看过了太多这样残忍的案件(如南大碎尸案)的人,对于案件中受害者的遭遇有一点反应不良。相反更为正义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实现而悲伤。

这部影片让我联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三本小说——《长夜难明》、《刑警与特警/双雄》、《附件!结案报告》(后两本相对小众,如不能保持相对客观的态度,不建议阅读)。这三本小说有一个共同点是主人公都为了正义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尽管最终为恶的人都受到了惩罚,尽管打破了官官相护的利益网。

我一直说“法律是人性的低保”,但是有些时候法律并不尽如人意。当一个国家的法律无法保护它的人民,不能给予受害者希望的时候,我们能够怎么办?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不再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难道我们真的只能在被彻底的打疼了之后,在面对重重压力不得不有所作为的时候,在粉饰太平已经完全没有可能的情况下,才愿意从美梦中醒来,不再装睡吗?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功名利禄加身和正义在胸怎么选?我也曾经在一篇文字中苦口婆心地劝:“对于正义,能够健健康康地活着被人称一声英雄,就不要死了被人称一声烈士。正义这条路上,最可悲的就是即使坟边的草及膝了,太阳还是照样升起,世界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我们所有人都希望世界能够一天比一天更好。然而,正义真的只有通过暴力,通过鲜血去实现吗?禁掉了一部电影,堵得住一个人的嘴,镇压得下一群游行的人,然后就可以继续得过且过地继续下去吗?

在2019年的今天,我们欣赏着2017年的电影,思考着2012年的案件,看着2016年美国的报道,面对着4个罪犯被判决却不实行的现实。

永远都不会缺席的正义,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来,真真正正地给予所有人应有的保护呢?

我们不得而知。

未完待续

本文作者:叶梓语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一个母亲的复仇》《MOM》全解析——感受篇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