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底层人物的爱情,真实而平凡,或热烈或平淡。

原文标题:《红玫瑰与白玫瑰》⑦:初读是爱情,再读尽是人世苍凉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虽然被收录在《传奇》当中,但《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以及《桂花蒸,阿小悲秋》这三篇小说与张爱玲早些时候写的作品多少有些不同,虽然保留了一些早期时候的写作特征,同样也渐渐呈现了她后期作品的一些特色。

张爱玲最早期的一些作品,故事中总有些传奇色彩。

《第一炉香》写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大学生,如何抵御不住纸醉金迷的诱惑与似是而非的爱情,最终一步步地成为了交际花。

《倾城之恋》则是一个离婚的女人与浪子的爱情博弈,最后因为一场战争缔结婚姻。

在这些故事里,人的命运转折总是与一些特殊的机遇有关,比如《第一炉香》当中的葛薇龙爱上了乔琪乔,最后留在了姑妈身边成为交际花。

而《倾城之恋》里,沦陷的香港最后成就了白流苏与范柳原。

电影《倾城之恋》剧照

这些故事的传奇加上张爱玲精妙的讽刺与文字,构成了一个光瑰奇丽的文学世界。人们对张爱玲的刻板印象也通常来自于此。

然而到了写作《花凋》的时候,故事开始不一样了。

无论是《花凋》《红玫瑰与白玫瑰》,还是《桂花蒸,阿小悲秋》,里面发生的故事都是日常的。

郑川嫦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飞来横祸得了肺炎,就此一病不起。

而佟振保也似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男人。

至于丁阿小,她更不是小洋楼里的那些太太小姐,而是一个阿妈,一个女佣人。

在当时,流行于文坛的文学类型是左翼文学,往往都在关心家国天下,作家们往往关注当下的战争与时政,而张爱玲的创作却聚焦于人物的个人命运,写他们自己的悲欢喜怒。

她写丁阿小这个女佣人,却不像巴金在《家》里写鸣凤那样,去强调劳动人民身份的反抗与觉醒,而是写丁阿小具体的生活。

她操心儿子与丈夫,也有自己的小小社交圈子。对于主人,阿小既看不惯他放浪的男女关系,却又偶尔对他生出一些母性,甚至把自己的户口面粉匀些出来,给他做甜饼。

而张爱玲笔下的郑川嫦也并非骄奢淫逸的资产阶级小姐。《花凋》是一个不幸的故事,读完了之后,我们都会为郑川嫦感到难过。

看着一个年轻女孩子的生命一点点地流失,我们却不知道应该归咎于谁,或许,她那冷漠无情的父母应当被责备。

但是,看看郑先生与郑太太之间的一地鸡毛,看看郑家太太的大姐,似乎这一切不幸都是川嫦的命运不济。偏偏就是这样的不幸,反而更让人感觉无力。

至于佟振保,他的一生里也没遭遇过什么家国大事,唯一的重大决断就是抛弃了红玫瑰王娇蕊,选择了白玫瑰孟烟鹂。

这种儿女情长的小事,却偏偏毁了三个人的一生与幸福。

说到底,无论在哪个时代,历史的车轮怎样运转,人们的生活总是由这种细细碎碎的儿女情长组成。

写作这些作品时,张爱玲已经颇具名气,她明明可以继续传奇故事的写作,进一步打造那些瑰丽的文学世界。

但是,她却选择转换方向,去捕捉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这是她作为一名作家的觉悟与对社会的体察,也是止庵先生在《讲张文字》里提到的“与众不同之处”:张爱玲最终摆脱了“自己”,那个金句频出的张爱玲自己,放弃了“传奇”的传奇性。

更多平淡而细致的张爱玲被留在了后期的作品里,比如改写了《金锁记》的《怨女》,比如《小艾》,以及后来发现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和《小团圆》。

尽管创作风格有所变化,但在张爱玲的这三篇小说里,却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关于女性的生活与命运。

《花凋》是一个未婚女子的命运。

张爱玲写川嫦听说章云藩有新女友之后的心理感受是这样的:无望了。以后预期着还有十年的美,十年的风头,二十年的荣华富贵,难道就此完了么?

这一句话活生生地插入文本中,层层叠叠的排比写出了郑川嫦的绝望感,也为她后续的死亡埋下了伏笔。

在这样一个培养“女结婚员”的家庭里,除了结婚,女子还有什么样的出路?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郑家女儿,能够认识的男人也就那么唯一的一个。

当唯一的出路章云藩都另觅他人时,郑川嫦的生机就断了。

“十年的美,十年的风头,二十年的荣华富贵”,这几个排比明明白白地点出来,对于郑川嫦而言,重要的不是章云藩这个爱人,而是作为章太太的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章太太当不成,唯一的路只剩下死了。这是郑川嫦的不幸,也是那个时代,只能做“女结婚员”的所有女子的不幸。

至于《红玫瑰与白玫瑰》,虽然主人公是佟振保这个男人,但标题也明明白白点出来了,作者通过佟振保写了两个女人。

佟振保一心想要创造一个世界,是一个符合他好人标准的世界,一个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世界,让他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

他以为自己为了这个世界牺牲极大:牺牲了爱情,牺牲了王娇蕊,甚至某种意义上牺牲了和王士洪的友情。

但是他却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王娇蕊意识到佟振保的怯懦后,没有哭哭啼啼,反而收拾收拾自己,转身就走。后来在车上相遇,见到泪流满面的振保,也没有顾念旧情,一句安慰的话也不给他。

而孟烟鹂,在佟振保的冷漠与亏待下,偷偷出轨一个小裁缝。佟振保看不上那个裁缝,却也不得不忍受妻子出轨的这个事实。

出轨自然是一件不道德的事,但孟烟鹂的这种不道德,却能让读者深表同情与理解。

佟振保以为他可以主宰自己的欲望,成为自己的主人,但事实上,他既不能抵御王娇蕊带给他的诱惑,也没办法掌控孟烟鹂的生活。

而丁阿小则展示出了除了“女结婚员”之外的另一种人生。

乡下女子如阿小、秀琴来到上海,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家用,不仅眼界视野高了,回到乡下也有些和婆家叫板的资格。

阿小虽然口口声声称哥儿达先生作“主人”,但心底里却看不上他那小气吧啦的样子,与流连花丛中的风流模样。

她们虽然出卖劳力,却没有因此自轻自贱,而是坦然认为自己在人格上与哥儿达先生是平等的。这样一种生命形态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少见的。

在对这些人物的展示中,张爱玲写作里的苍凉底色也依然不变。

每每提到张爱玲,我们都会提到她的写作特色是“苍凉”,可是,什么是苍凉?

止庵先生在《张爱玲的残酷之美》当中对此的解释是:“这世界是个事实,对此你只能接受下来。因为有个人间之上的视点,把世界看清了;然后她再回到人间的视点来看这些事情。这个特点,可以叫做苍凉。”

换句话说,在张爱玲的写作里,她一面写普通人的生活,承认这些悲欢离合的价值,一面却又站在这些人之上,俯视人间,揭示出人物欲望的非终极性。

这样的写作既有作家本身的悲悯,却又有些超脱人间的残酷的清醒。

所以,她一面写郑川嫦看着母亲买的皮鞋,心里还觉得这样好的皮子,可以再穿两三年时,一面又在下一笔就转向她的死亡。

所以,她说佟振保是个好人,却又写出这个好人私底下的种种不好。

她也写哥儿达先生白日里看到阿小的俏丽风韵,却又在下一秒想到“好的佣人真难得,而女人要多少有多少”。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们常常称赞张爱玲文笔出众,擅长于描写那些遗老遗少的生活,却忽略了她那些关注普通人的作品。

而事实上,在写作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生时,她总能看到人们喜剧的一面,也看到他们悲剧的一面。

张爱玲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时代背景之下,平凡人内心中最为细腻的情感体验,而下周我们将要共读的作品同样关注于市民人生的生存困境。

下周我们将要共读的是老舍先生的话剧作品——《茶馆》。

《茶馆》

老舍先生的剧作多用朴素、凝练、口语化的语言写就,鲜明生动,妙趣横生,充满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不久前,我们曾共读过他的作品《四世同堂》。

《茶馆》是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

在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中,作品向我们展示了动荡社会中的芸芸众生。

那么,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他们会经历什么呢?时代与命运又是如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的?


精彩点评:

1,解读: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之系列;我们早已阅过的《倾城之恋》一个动听又近人情的故事;从腐旧家庭走出来的白流苏最终因为一场战争缔结沦陷的香港,成就了白流苏与范柳原的婚姻;他们两个人只知道,我在,你也在,就足够了;但白流苏要面对范柳原跟其他女人的甜言蜜语~在白流苏那,到底没能拥有这个男人全部的心。《花凋》揭示了生命中的悲凉,不仅来自于不能逃避的疾病、死亡~更多来自于亲人的冷漠与自私。《桂花蒸阿小悲秋》让我们看到代表着文明的高级洋人哥儿达先生自恃英俊风流~;在朴实无华的女佣人阿小眼中,也不过如此。让我们体验到了张爱玲小说中人世的苍凉感。

2,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透着一种苍凉,这是一种作为普通人,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所迫的苍凉。
不论是生活只为结婚的“女结婚员”郑川嫦,还是万千在上海生活的底层女佣丁阿小,又或是被自欺欺人的社会道德绑架的佟振保,在他们的身上都透着一种无力感,仿佛命运无法自己掌控。
张爱玲的另一个特色便是突如其来的转折,每当我们看到。主人公的状况有了起色,接下来往往情况急转直下,或又经历绝处逢生。每一个转折,都令人想不到,每一处刻画,都细致入微。这也许就是她俘获众多读者的理由罢!

3,“初读是爱情,再读尽是人世苍凉。”
张爱玲的作品每一部都记录着这样看似深深浅浅,却刻骨铭心“情”。爱情、亲情、友情。人情世故的雍容中裹着腌臜,琐碎里浸润着温馨。

人生本是孤独的旅程,父母的养育与陪伴给予我们莫大的恩情,然而他们会看着我们的背影,独自渐渐的老去。我们也无奈的送父母去了遥远的天堂。兄弟姊妹,手足之情,给予相互温暖快乐,也追随着讨生活的脚步,各奔西东。
爱情里那个曾经相爱的人可能也只不过是在这孤独的旅程中相伴走着走过最长久的一段。
人生,说到底就是孤旅。无论对哪一段相伴的人都好好的爱,好好的相互陪伴吧。

4,张爱玲的小说看透了世态炎凉,也道尽了悲欢离合。有关于感情的讨论,也有生活的无奈。
作为女性应该选择怎样的生活,是应该由男人来决定还是自己去选择?
王娇蕊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特例,她勇敢的追求自己最真实的感情,当发现这个人不值得以后又潇洒的转身。这种气魄在如今也是不一般的。
诚然她有她的资本,所以女人一定要让自己先变得强大,才有机会去做出选择。

5,一开始因写传奇故事的张爱玲出名后,她本可以继续续写传奇故事,让自己的名声、威望在上一层,但她并没有选择这么做,而是去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在《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桂花蒸,阿小悲秋》这几篇文章中,她塑造了看似是“好人”的佟振保,佟振保一心想要维护所谓的道德准则,想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但他抵不住王娇蕊的诱惑,也维护不了他与孟烟鹂的友情;郑川嫦作为当时的一位女子,除了出嫁别无选择,她嫁人并不是因为喜欢对方,而是因为要是不嫁个好人家,自己就没法活了;吃苦耐劳阿小虽然口口声声称哥儿达先生是她的主人,却也看清了他的缺点,认为自己与哥儿达先生是平等的,这样的女性很少有。张爱玲以小见大,以犀利的笔法塑造了这么一个个小人物,却为我们展示了当时时代下女性的生活状况。苍凉是她小说中的主基调,但正是因为她看清了这个世界,能够坦然去接受它,才会写出一个个苍凉的故事。下周共读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也会提到都市文化,期待下周的共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