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毛姆传》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1955年,萨默塞特•毛姆81岁,一家报纸在采访他时问他是否愿意出一本传记。他说,不,不愿意。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无意义的行为。“现代作家的生活本身就是无趣的。”他轻蔑地说,“……我的生活注定乏味……我可不想跟乏味联系到一块儿。”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顾虑。正如这段表述,不真诚是有可能的;乏味则绝无可能。

在他漫长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他活了九十多岁——萨默塞特•毛姆是全世界最著名的作家,他那些优秀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在世界各地深受好评,其中最著名的《人生的枷锁》是20世纪拥有最大读者群的虚构作品之一。他的书被译成几乎所有的已知文字,售出数百万册,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名望和财富。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毛姆在他位于法国南部的豪华别墅里被录影、拍照和书写,关于这位传奇人物,公众无法获知的情况似乎已所剩不多。然而,从少年时起,毛姆总有一些关于他个人及其事业的私密之事,是他不愿透露的。毛姆对他的大部分生活确实秘而不宣:同性性行为违法时,他是一名同性恋者;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都曾为英国情报部门服务过,有时还要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作为一名小说家,他的大部分时间在私密的、想象的世界中度过,被他虚构的人物簇拥着,在他看来,这些人物往往比外部世界的男女更为真实。儿时便有的口吃毛病让他与这个世界进一步疏远,并使他在极其痛苦的同时异常敏感。口吃给他的生活造成了阻碍,因此,成年后,他习惯身边带个翻译,一个善于交际、性格开朗的小伙子——这个人往往也是他的情人——作为他的中间人与陌生人进行初次接触,毛姆则或多或少地退居幕后。虽然毛姆竭力保护自己,但他依然脆弱无比;他是一个激情澎湃、不易相处的人,既冷酷无情,又充满仁慈和魅力,尽管他获得了一切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令人心生怜悯的不幸婚姻毁掉了他那些年的生活,从人生的挚爱那里,他也得不到应有的回应。

对于他的很多读者而言,萨默塞特•毛姆等同于大英帝国,毛姆就是英国绅士的象征。他们以为他出身世代望族,实际上,毛姆的父母是新移民,专业人士,属于中产阶层,他们不住在英国,而是法国:毛姆的一生开始并结束于法国。毛姆的父亲罗伯特•奥蒙德•毛姆(1823-1884)是一名律师,律师世家的第三代,祖上是威斯特摩兰郡的农夫和小商人。罗伯特•毛姆的祖父最先来到伦敦,一辈子只混了个书记员做,他的儿子则不仅在律师行业声名显赫,还是英国律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罗伯特的家族产业经营得相当好,19世纪40年代,他把家搬到巴黎,并在那儿开了一家分社,他的合作伙伴威廉•迪克森则留在伦敦。毛姆与迪克森的律师行“英国法律专家(Juriconsultesanglais)”位于富博圣欧诺黑路54号那栋壮丽的沙罗斯特府邸,在英国大使馆的正对面,毛姆和迪克森的事业在这里蒸蒸日上,尤其是在他被英国大使馆半官方地任命为法律顾问之后。

三十五六岁时,罗伯特•毛姆过上了好日子。在拿破仑三世和第二帝国的兴盛时期,巴黎似乎人人都在赚钱,大家高喊着“发财”。几乎每天都有新店铺和新公司开业,巴黎人口急剧增长,毛姆和迪克森的主要生意来源——英国侨民的人数同样如此。后来,罗伯特•毛姆终于觉得自己有钱到可以娶妻了,于是,1863年10月1日,39岁的他娶了一个迷人的、比他小16岁的年轻女子伊迪斯•玛丽•斯奈尔(EdithMarySnell)。婚礼由罗伯特的牧师弟弟亨利•毛姆主持,婚礼地点设在英国大使馆内。婚礼结束后,毛姆夫妇住进位于丹婷大街(现在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大街)25号的一套公寓。丹婷大街是条宽阔的林荫路,路两旁矗立着栗子树,在香榭丽舍圆形广场附近,从家去办公室很方便,步行只需五分钟。这套公寓在一幢新公寓楼的四层,采光充足、十分宽敞。大客厅的墙上挂着古斯塔夫•多雷的版画,摆放着罗伯特•毛姆年轻时从国外旅行带回来的塔纳格拉的小雕像、罗兹岛的器皿和土耳其华丽的匕首。书房里有两个深栗色的书橱,里面塞满了斯科特、狄更斯、查尔斯•金斯利、马里雅特船长的书,还有伊迪斯喜欢的陶赫尼茨出版社出的小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毛姆传》第一章 黑马厩镇的少年时代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