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有效阅读的五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活用 ——读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有感

如果我问你最喜欢读哪本书?

或许你想一想就能回答我一个书目,

说:“我前几年读过这个本书,这本书写得真好!”

那么,如果我接着问你下面的问题,

你会怎么回答呢?

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个部分?

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

认真想一想,你能记得多少的内容?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烦恼,怎么明明读过很多好书,但却已记不清书中的内容了?我就常常有这样的苦恼。或者我们会这样想:“虽然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但书中的精髓一定会对我产生影响。”但事实上,除了极个别像《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母亲有着过目不忘的特异功能的超级人类,大部分的人类都是健忘的动物。不信你回想一下,今天饭堂的午餐是什么?早餐呢?几个小时前发生的事情我们都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可以掌握书中的精髓呢?

日本作家奥野宣之告诉我们:“一味读下去”等于没有读过。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现任网络与杂志专栏撰稿人的工作以外,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

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这种生活方式在NHK 和TBS 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热烈反响。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把笔记读书法贯穿于读书的每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

作者很用心地列出了笔记读书法与普通读书法的区别。在对比中,我发现,普通读书法耗时、低效、收益甚微,而笔记读书法则相反。作者极力提倡同一本笔记本记录读书的五个阶段所有信息,以实现信息一元化。

01

第一阶段-选书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选择真正想读、应该读的书,那就必须先列出购书清单,当中包括:书名、作者名、出版社名、备注(你所关注的信息)。这跟闫教授跟读书班的学员们列出的购书清单的格式是完全一致的。研修班的许多勤勉的学员,在闫教授列出的“首选书单”之外,还列出有针对性的个人清单。

例如,我校的科研处主任许倩华老师的个人清单就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

◎1.进一步完善我校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体系

【美】多尔,王红宇 著,《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09月

王荣生 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2.提升个人语文教学研究水平

闫学 著,《小学语文文本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04月

于永正 著,《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02月

蒋军晶 著,《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07月

管建刚 著,《我的作文训练系统》,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01月

◎3.计划在中年级开展童话写作教学研究。

洪汛涛 著,《童话大师洪汛涛论童话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04月

如果我们能够按照读书会和个人的读书清单相结合,认真阅读每本书,那么我们的专业修为绝对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在这个部分作者介绍了列购书清单的小窍门:使用单独的纸张或便利贴作为购书清单。这样可以方便贴在笔记本上,并随身携带进入购书环节。

02

第二阶段-购书

有了第一选书环节的基础,这个环节就能指导我们带着明确的目的指名购买。例如:

实体书店:列出读书清单→在书店确认→购买

网上书店:列出读书清单→网络搜索该书资料(书评)等信息→购买

作者认为到实体书店买书印象更深刻。在描述购书环节时,作者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并不是只有在书店的书架之间漫无目的地浏览,才能与想读的书来一场命中注定的邂逅。”(《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P42)以前,研修班导师闫教授常跟我们说要“功利性阅读”(带着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去找书读),现在我发现原来还要“功利性购书”。

03

第三阶段-读书

以思想输出为前提去读书,注意,不是以输入书中的内容和思想为前提。作者认为:“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因此,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到“写读书笔记”,从“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 到“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书中介绍了做标记的三个程序包括:通读、重读、标记。在这部分,作者再次介绍了他的小窍门:例如巧用“三枚书签”:通读书签、重读书签、标记书签和“三种标线”:普通直线、波浪线、圆圈便于在阅读时不被打断节奏。这个部分作者写得很细致,甚至连用什么样的笔来标记都做了介绍。

04

第四阶段-记录:做读书笔记

其中包括“写出来的读书笔记”:“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这种笔记的特点是包括有“三项信息”: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以及“两个要素”: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之所以把这种读书笔记取名“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因其摘抄和评价并存的特征,正如这道菜中的鱼肉和大葱的关系一样。我发现,闫教授每天做的读书笔记就是属于 “摘抄+感想”读书法。书中介绍用不同的标识来标记摘抄和感想,闫教授则是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

另外一种读书笔记的形式是“贴出来的读书笔记”:剪报式读书笔记。

今年三月,台湾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敖去世了,关于他的生平的报道铺天盖地,当中有不少是他的桃色新闻,但我发现也有不少文章报道了他的学习方法,当中就有关于他最喜欢的读书方法的描述。

“我李敖看的书很少会忘掉,什么原因呢?方法好。什么方法?心狠手辣。剪刀美工刀全部用到,把书给分尸掉了,就是切开了。这一页我需要,这一段我需要,我把它按类别分开来。那背面有用怎么办呢?把它影印出来,或者一开始就买两本书,把两本书都切开以后整理出来,把要看的部分分类留存。结果一本书看完了,这本书也被分尸掉了。这就是我的看书方法。

……

不要以为这本书看完了,干干净净的新的算看过。那个不算看过,因为当时是看过,可是浪费了。” ——李敖《深夜十堂》

在这个部分,我也摘抄了三句很有感触的话:

◎1.从一句话开始。彻底专注于“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2.写与不写,有很大区别。在写读书笔记这个前提下,读书方法会发生改变,你会进入主动寻找书中“打动人心的内容”的工序。写读书笔记可以达到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加深记忆。

◎3.坚持下去。因为读书体验比书本身更重要。

05

第五阶段-活用

那就是要重读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重读笔记包括:在固定场景中重读笔记(安排重读笔记时间);养成重读的习惯(量化重读频率);在重读过程中有所收获;通过重读为思想增色……

通过读书笔记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通过重读笔记,把有用的信息组合起来,获得对工作、对生活有莫大帮助的创意。

作者在书中展现了日本人的细致与用心,他在书末又苦口婆心地介绍了:“让读书体验更充实的19个技巧”和“写读书笔记的26款实用文具”。

当拿到这本书时,我发现这本书的书名竟跟我们去年读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仅多了两个字。我特别疑惑,心想:每个月的书目都是经过闫教授的精挑细选的,仅是读书的方法就占两席之地,真有必要吗?当捧起这本书时,我才真正明白闫教授的良苦用心:读书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没有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只是一味读下去,一定是收效甚微的。感谢闫教授的用心。

最后,用两个词概括我对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的感受:

认真:作者对细节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对读书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深入研究,逐个击破,可谓无微不至,令人由衷敬佩。

真诚:作者对读书的每个细节描述到位,图文结合,语言朴实、真挚,既有描述他举例的方法的利弊,又有讲述他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娓娓道来,让人读来亲切、容易接受他的建议。

读书是难事,但也是乐事!坚持下去,苦中作乐!

作者简介:

周锦萍,女,任教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曾获得佛山市、南海区优秀教师、佛山市首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南海区第二届班主任能力大赛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有效阅读的五个阶段: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和活用 ——读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