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佛系单身

什么是佛系?

某日我看见一个妹子发了条票圈说她出家了,位置显示是香港“志莲净苑”吓得我赶紧慰问。她说姐姐只是一个梗你居然不知道么,然后转了一篇新世相的文《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我才意识到“佛系”这个词居然已经火了。世相君在这个帖子中写道,“‘佛系’的大概意思是: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Well,Yes and No.

“佛”是智者,是觉悟的人,佛法是为了化解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试图讲解的是化解一切烦恼的智慧。通常将“金刚”翻译为无坚不摧,把它理解成摧毁的力量,而实际上它讲的是化解的力量。“般若”(请读成波惹),在佛经中指的是具有这种力量的智慧,通常不再翻译。般若部的佛经可能更为大家所熟知的是《心经》,同属般若部经典,提到的概念和道理是相通并可以互证的。

(注:此处及以下标绿的部分是我今年在香港听台湾千佛山师傅讲《金刚经》的课堂笔记)

佛系的表现如果不是出于佛系的智慧,那么它很可能是不稳定的,在静如止水的外表下可能埋藏着有害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和感受。比如“求不得”这一苦,研究凡人的社会心理学就讲到,当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不能一致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挫败、不安等负面情绪;这时候只有三种办法来缓解:改变行为、改变态度、或者认为这件事不重要。生活中大多数的“求不得”都是难以改变行为的,通常我们只能选择改变态度,或者认为这件事不重要。比如我曾希望我大学毕业那年用实习挣的钱买了比特币,但实际上我没有——这个“行为”不可改变。之前央行宣布取缔ICO的时候,我同事说这可能是一个好的进入机会呦,而我竟然不为所动。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说,这个妖孽波动率太大,咱们这种人买了之后可能睡不好觉,会毁皮肤;而且不知道哪天崩盘,不适合咱们这种风险偏好超低,只想安稳过普通生活的人。

于是我看清了我自己的实相,I am a Nocoiner.

后来此妖果然涨破了天,但是金融市场的故事都是这样的,崩盘的那天能把之前积累了N久的涨幅一日抹平,引起屠杀式踩踏。至此我意识到自己的真实态度,原来和我之前以为的不一样,眼看此妖再起高楼我就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对于这个烦恼的解决过程,心理学会解释说,这是因为这件事不能改变行为,也无法认为它不重要,所以目标被试一定会选择改变态度来解决这个心理失调状态。硬币的另一面,已经买了而且现在还持有比特币的人,一定不会同意Nocoiner的这一种思路,他们讽刺并定义了Nocoiner。我记得心理学中也有一个理论讲这个现象,一个人如果在A和B中选择了A,那么他接下来就倾向于巩固自己对A的信念和好感,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断自我巩固选择A是正确的这个选项。

而佛的智慧要更深一层,佛教我们看清实相,去除“颠倒梦想”,达到清静的境界。凡人所得到的知识经验皆是相对的,受各自的好恶影响,此人之肉,彼人之毒。认识这种相对,发现相对里面的内涵,不要被来自眼耳鼻舌身的感知的“相”所迷惑。依据世间的知识经验(也就是“智”)为资讯,运用出世间的道理方法,化解世间的问题,就是般若智慧,是一种可以化解一切的力量,没有“智”也就没有“慧”,因此智慧可以放在一起。

何谓“出世间的道理方法”?

即是看见万物出离相对,究其因缘,培养觉知的能力。出世间的智,就是佛陀所讲的道理方法,但这些道理方法并不是佛法,要运用这些知识经验去应对、化解遇到的问题才是佛法。

经历过烦恼,烦恼得到化解之后显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即是菩提(Bodhi,意译觉悟)。看清烦恼的缘起,看清究竟执着的是什么,看清口腹之欲,烦恼自然化解。每个人每天都有万念生灭,如果烦恼一出现即能化解,就得到了清静的境界。

所以我可以说,也许我不是一个心理学解释下的酸葡萄系Nocoiner,而是一个佛系Nocoiner——我曾有一个入场机会可以买比特币,我没买是因为我看清了我过低的Risk Appetite承受不了它的波动率。它可能是一个泡沫也可能不是,但是这种可能性就让我不能接受。它可能更适合那种在波动率中感受到兴奋甚至幸福而不是焦虑的投资者。或者说我这种保本型投资者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注定赚不到什么大钱,但是我宁愿平静喜乐地捂住自己瘪瘪的小钱包。

此时我们再来看最近莫名火起来的“佛系”定义:有也行,没有也行,不争不抢,不求输赢。

是不是觉得过于粗浅呢?我们年轻人还是要多学习。凡事不能只看表面……

什么是佛系单身?

大概就是看清了一切的缘起,看清了究竟执着的是什么,看清了自己的本质。然后对一切形式的外在因素都没有感觉了,清静。感觉心理上的时间慢得几乎静止,因为心境不再起变化。

比如我来了香港之后很少看电影,一开始我觉得这是因为我单身所以没有人陪我看电影,生出了不少自怜自艾的情绪。其实我也可以自己看,但是我偏偏有一张电影票买一送一的信用卡你说烦不烦。后来我就约朋友看了一场电影,发现和不能和我enjoy同一部电影的人看电影真是无趣,还不如等过一两个月腾讯视频上放了这个电影我自己在我舒适的小屋里躺沙发上边吃薯片边玩手机边看,不喜欢的地方还可以快进,没看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回放——电视越来越便宜,我打算买个超清大电视。上周在腾讯视频上看了一个成龙的电影,我以为是很久以前拍的,结果最近查香港上映的影片发现竟然是上映中的影片……

腾讯视频太优秀。

因此我以为只有腾讯视频上不存在的电影才有必要去电影院看了,别的都没有必要了。正好闺蜜A近日搬来香港,我就想找她一起去看一部腾讯和豆瓣上都不能存在的韩国电影《Taxi Driver》。结果她竟然已经在迅雷上下到了这部电影的蓝光版还自己看了一半,于是我的电影票钱又省了。昨天在她家已经吃着薯片和水果看完了这部电影,还一起欢乐地Google了这部电影的历事背景,互相交流了一下各自对于她出生那年的某个不存在的事件的学习经历,惊叹于宋大叔毫无表演痕迹的超高水平演技。在宋大叔面前,章子怡刘烨宋丹丹这三位《演员的诞生》的评委可能都是没有诞生到位的演员。可惜宋大叔的几部代表作,都是不存在的——但是迅雷上居然都存在,呵呵。这部电影的中文名很有意思:

大陆版翻译:出租车司机(像简体字一样简洁平实)

香港版翻译:Nee Quan司机(一个体现港人气节和理想因此而注定不能存在的名字,吓得我都不敢写,自己看吧)

台湾版翻译:我只是个计程车司机(像台湾腔一样柔软而叽歪)

我为宋大叔打call ! 假设豆瓣上存在这个电影,评分必破9.8。

看完电影回家拆快递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又和闺蜜B聊了起来。

她说完这句就没有再说话,估计是因为这个话题从此将不再能够提得起聊的兴致,她目前最大的热情用来潜心研究区块链的底层技术,“因为有些数学没看懂”,“密码学那块真是难”。数学留给科学家研究就行了我们为什么要看懂啊?密码学是什么鬼?……我永远不懂B姐姐的energy level怎么能这么高,和她相比我就是一个懒惰的闲人。不过我也能懂她,我们都享受那种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才情在燃烧的快感。

回顾和那些我错过的男人们分手的经历,我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刚毕业那几年的主要精力在工作上用于研究业务学习本领,在感情上用于陪男朋友,居然没有在上海买房,真是傻得让人心痛。

曾经我以为我是一个遇到了真喜欢的人就可以放弃一些事业上的追求,并改变我在生活上的Skill Set,奔赴他的城市,扮演一个好的伴侣的角色的人。花了一些时间,在某一天醒来的时候意识到,我是一个在过去的任何一个时点,都选择了对我的事业发展最佳的地点的人。当记忆像电影回放,而我不再身处其中,我看见在每一个可以选择次优工作地点和工作机会,而可以与男朋友团聚的路口,我都选择了对事业发展最优的工作地点和机会。在那些老板为我考虑给我机会让我选择的瞬间,我并没有经过思考,我的内心也没有一丝纠结,我回答完毕不仅没有一丝后悔,甚至在那之后的日日夜夜里,从没有一个片刻认为自己会有可能做出其他的选择。我的事业也没有多成功,但是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也许在那些岁月里我也表现过要做出compromise,甚至自己也相信过我想和男朋友团聚并在一起生活,但那都是对于自己和生活的幻觉。究其根源,这是因为我的禀赋如此,过去的爱情和浪漫的恋情给我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而转瞬即逝的,再回放当时的感觉,就像Oscar Wilde的名言所说:

“When one is in love, one always begins by deceiving one’s self, and one always ends by deceiving others. That is what the world calls a romance.”

而事业上的进步和持续的学习带给我的快乐和幸福却是源源不断的,自己建设的生活给了我那些错过的男人们给不了我的安全感。

就像有的人吃辣的,有的人一点辣的都不能吃,有的人爱吃榴莲,有的人闻到榴莲就想吐,十步之内不能有榴莲。我不仅最爱我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我的想法和爱好还经常变,每半年的状态和思想都可能有质的变化。就像今天我写的这一篇废话,也许过不了多久想法又变了。

人世无常,我亦无常。

只有一点我觉得可能是不会变的,就是我喜欢长得帅身材又好的男人。但是大家都喜欢对不对!Give me five !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而且我还很懒。我以前没买房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觉得看房、买房、还房贷、租房、卖房实在是烦得要死,太影响心情和生活质量。

几年前曾有一位已婚多年,太太在家不工作的大哥C和我说。Cassandra,我很羡慕你,因为你还有爱情,我已经没有爱情了,我老婆她对我来说是一个亲人你懂么。我跟你说为什么像汪峰这种艺术家总是出轨,因为他必须要有爱情才能创作,才能high起来,才能写出好的作品。他要成为一个一生有作品的艺术家,他就得在一生当中不停地有爱情。我还记得当时他开着车,我坐在副驾的位置上,还有一个姑娘坐在后座,我们是一起去吃饭。我们两个未婚女生听了C哥这一番真知灼见,内心都颤抖了起来,我感到我体内看琼瑶剧长大的那个小女孩吐了一口血,没过多长时间就不治身亡。C哥如果不是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那就是一个随时随地可以在精神和肉体的两个维度上或者两个维度的交叉点出轨的人,而且他说的恐怕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可能是每一个已婚多年的男人都多多少少有的体会。至于各位哥在面临灵魂拷问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把握的尺度如何,那就是看人品和对自己家庭的珍爱程度了。

我抽Lucky Draw从来没赢过,每一年的公司年会都只能中阳光普照奖。

上一周和闺蜜D在中环吃饭,吃着吃着就八卦了起来。

她问:

F和她那个男朋友是不是分手了?

是。

G说要来香港和她那个男朋友相聚?

啊?没有啊?

她之前和我说是来投奔那个男生的啊?

那个男生调走了。

去哪了?

加拿大。

啊?!那她怎么办,那她投奔谁啊?

投奔我啊。我俩玩啊。

……你要是个男生的话你准备收几个呀?

我要是个男生的话,那不得排着队要跟我么。我可以,可以都收了。

H是不是结婚了?

没有吧,没和我们说啊。

但是我看她发的票圈好像挺稳定挺恩爱的。

对,我估计也快了。但是她在美国,market不一样。亚洲男人在美国是食物链的底端。

有道理。J现在也是单身了。这样算的话,咱们这一届,单身率竟然达到了100%!

哈哈哈哈哈!

我们一起爽朗地笑了。

饭后买了咖啡走回办公室,经过置地中庭,我问她,

你说的Collateral Swap是什么?

就是你有一坨券儿,我有一坨券儿,

……你为什么一定要用“坨“这个词呢?(我心想,姐姐咱刚吃完饭……)

呃,就是,咱俩各有一个,Port-fo-lio,

哈哈哈哈,我俩又相视大笑。原来Port-fo-lio就是“一坨券儿“的意思。这时有一个香港男人从我俩身旁经过,好像被这里的两个突然大笑的北方女人吓了一跳。

奥,我知道了,就是咱俩换券儿是吧。

对。

和北京大妞吃饭确实很逗。

(注1:东南地区人士请勿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模仿儿化音)

(注2:以上对话中的Portfolio是因为我俩讨论的是债券的所以说是“券儿”,如果是做股票的那么就是一坨票,如果是做外汇或大宗商品的我就不知道该说你那是一坨什么了……)

(注3:我笑点低)

佛系中年少女

前几日早上出门前在梳妆打扮,就收到了D转给我的帖:《第一批中年少女已诞生,15个特征你中了几条?》。我边看边笑,差点没抹匀粉底。不过我只中了以下几条:

1.喜欢粉色;

10.记忆力持续下降(以前看一遍就能记住11位电话号码现在要看好几眼);

11. 对自拍的兴趣也逐日下降;

13.只想脱贫;

14. 习惯单身。

这个帖子覆盖面有点窄,我脑子里迅速闪过了几个已婚少女和二娃少女。窃以为中年少女不该分单不单身,结没结婚,有没有娃。每个人的表现形式都不一样,难道不喜欢粉色就不是少女了么?比如我喜欢粉色,我有很多粉色和玫红色的东西,我家的配色也很鲜艳。

手残星人亲自贴膜,美嘛?有个边边盖不住,但幸运的是我没有强迫症——我能忍。

但是B姐姐常常鄙视我,她家里的一切都是Muji性冷淡系的——家里唯一粉色的东西是我送她的粉嫩的球状绒毛小羊音乐盒。她竟然就把它放在了门口的冰箱上面,连客厅都没让它进,而它本来是摆在我卧室的梳妆台上的。

(送了人的东西怎么好意思再拿回来?)

这几天看了最新一期的《吐槽大会》,比我妈只小个几岁的伊能静阿姨说,“我有公主梦,我们家到处都是蕾丝啊,玫瑰花啊,然后香香的啊。我很爱装嫩。我会一辈子做少女,哪怕只是一个,老少女。” 她还很容易哭,嫁了一个比自己小十二岁的老公。

有嗲炸天的伊能静阿姨扛旗,我感觉我简直是一个,霁月光风,疏朗女子。

(注:没有看过《琅琊榜》么?有没有注意静妃说梅长苏是一个“霁月光风,疏阔男儿”,回过头来梅长苏又说霓凰郡主是一个“光风霁月,疏朗女子”?)

我来说一说我认识的佛系中年少女们。她们:热爱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对自己在做的事有一种敬业精神;热爱生活,活在当下;不断向身边的人输出正能量;活出独立的自我,对外界的各种偏见、误解和社会压力有足够的智慧化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各有各的美。

各种生活都有它的不容易,今日珍惜的小幸福,明日可能就要开始怀念。佛系的人生无论具体是什么形态,都要与无常共处。因此现在我看到处于人生不同阶段、过着不同形态的生活的朋友们,就有一种奇妙的平静。我感觉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可能是我在某一世中经历过或者要经历的,就是有一种我能够理解每个人的辛苦和幸福的淡淡的平静。这样说也许并不精确,因为我并不是真的相信人是转世的;或者应该这样说,在我连一个受精卵都不是的那个瞬间,本来可以有千万个我,在这个瞬间以后的每一个选择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产生千万种不同的人生,我如今的生活只是这千万种可能性当中的一种,是属于这个我的当下。而我所看见的这些朋友的生活和心态,也有可能也是符合“我”的禀赋的这个函数的一个解。他们的不同的生活,既与现在的这个我无关,又与现在的这个我有某种因缘际会的关联。

我enjoy现在生活的每一个moment。有一天和A妹儿吃饭的时候跟她说,我现在的心态与以前不同。以前在上海有男朋友的时候好像总觉得我是应该和男朋友一起吃饭的,所以和你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像心在别处。现在和你一起吃饭的时候,觉得很好,此刻就是应该和你一起吃饭,享受当下的这个moment。A妹儿迷惑不解地看着我说,你当时那个男朋友不是也不在上海吗?

妹儿没懂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人和你一起吃饭的时候心没和你吃饭,如今心也和你吃饭了懂了吗?

元神归位。

去年年底team dinner的时候,我法国老板问我:

Cassandra, so when will you get married ?

I don’t know. Maybe tomorrow, maybe never.

然后我老板陷入了沉默,再也没有问过我这个问题。当时team里的已婚人士对我的反应表现出了震惊。

“ Never ?! ”

“ Tomorrow?!”

“ Then she needs to find someone tonight !”

我心里说:

“ Tonight ? Tonight 我吃饱了之后回家睡觉。”

今年年底,又聚餐了,不过这次是好几个team一起和我们组大老板吃饭。大老板是东北人。饭吃的差不多了,大家站起来围成一圈和大老板说话。这时候忽然听见有人说大老板叫我,我就走到人圈中间,他的面前。

他问我,Cassandra,什么时候结婚哪?

COO在旁边说,太挑了是么?

我只听见自己淡淡地说,婚姻不是一个围城么?

话音刚落,大老板看了我一眼,然后似乎陷入了思考。

我竟想笑,可是我不敢。安静了一秒,没有人说话,我想,这个天就这么让我一句话聊死了?

忽然J总说,没有没有,那不是那不是,那我从来不这么觉得,要符合党性,就是应该这样回答。

J总真不愧是在体制内混过的人,我赶紧和J总碰了一下杯说,J总,你是我们这些人里最有党性的了。

然后我想了一秒,看着大老板说,不如我们来聊一下刚结了婚的同事什么时候生孩子吧?

于是气氛刹那间又热烈了起来。我终于可以笑了,我哈哈哈大笑一声走出了人圈。

我在心里仔细搜寻落寞的情绪想把它安抚一下,或者和我闺蜜倾诉一下,可是我竟然一丝也找不到。

我没有任何感觉。

我就是想早点回家早点睡,早睡睡眠质量比晚睡高,而且对皮肤好,熬夜导致衰老。

第二天和北京小哥哥K吃饭,K哥说,你说围城香港人听不懂吧?我才意识到,怪不得空气突然变得安静,有一半是香港人可能没听懂,我法国老板更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K哥接着说道,我要是在的话我就说,那可是方鸿渐也都结婚了啊?

北京人真能贫,我们组要是有个北京人我们俩不得天天在办公室里说相声?

我的法国老板表面严肃,内心也是一个谐星。今年我司年会的主题是Gold & Glitter. 他就想出了一个点子让我们都扮成大金牙,他扮成牙医!于是别的team的女生都穿着金光闪闪的裙子,画着金光闪闪的妆容,美美地各种拍照,而我们就得把自己套在大金牙里,谁也看不出来是谁,还特别闷,特别热。

那个头上有一朵粉花的金牙就是我。为了尽量不挡住后面的同事,我就单膝跪在了舞台上,只能通过它的嘴来呼吸和看外面来判断我是不是跪够了时间该下场了。我的小妹对我好,给我留了这个带粉花的金牙,穿脱也都很容易,她自己则穿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这个金牙居然还有裤子,还得自己带牙刷?

真是的,我都想要考虑加入我司Dancing Club以便明年和她们一起跳开场舞,这样就可以不用帮我老板逗比而是美美地在舞台上跳一跳,谁还不是小公举了?

不过年会进入主题服装评比环节,我们team又赢了,拿到得奖金cover了这次金牙装的成本。

我又不想加入Dancing Club了,因为我更想赢!

行吧以后我们组专职跟老板负责逗比。

佛系孤独终老

连汪峰这个劈腿侠和章子怡这位老少女也都结婚了。

但是结过两次婚的李宗盛又单身了,据说现在潜心在上海做吉他卖吉他。

活的最长的那个人,最后不还是得一个人过么?

这世上哪有什么婚姻可以保证你不孤独终老呢?儿女有什么用,你们哪个人是常伴父母左右的呢?

关键是我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很好的状态,早晚是要嫁的,怎么就不能多玩一会了呢,为什么我妈总催我找对象呢?有的时候我make一些effort出去date个人我都觉得好像是为了我妈,不是因为我想date这个人。

我以为这世上只有一种办法可以预防孤独终老,就是不断学习,热爱生活,具备结交志趣相投的新朋友的能力,同时与老朋友们同舟共济;有1-2个可以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天的爱好。简言之,就是不要封闭自己,多爱大家一些,中年做中年少女,老年做老年少女。千万别学张爱玲。

另外就是,好像得多买点儿房。

各位施主,缘来随缘,缘去随风。单不单身的重要吗?

佛系书单

我累了,就不展开说了。没有几个是我能全看完的,可见我佛缘尚浅。各位施主自己随喜吧。

1. Buddhismand Modern Psychology, Coursera open course, Princeton University, by Robert Wright;

2. 转逆境为喜悦——与恐惧共处的智慧,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佩玛邱卓著,胡因梦译;

3. The Ending of Time (超越时空), 中国长安出版社,克里希那穆提与DavidJoseph Bohm对话录,胡因梦译;

4. 当生命陷落时——与逆境共处的智慧,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佩玛邱卓著,胡因梦译;

5. 生命之书,译林出版社,克里希那穆提著,胡因梦译;

6. The Art of Happiness — A Handbook of Living, by Hodder & Stoughton AnHachette UK Company

7. Just Listen: Discover the Secret to Getting Through to Absolutely Anyone, by MarkGoulston

(注:6号可能是一本不存在的书)

(注: 7号可能表面上与佛系没有关联但是对我得启发很大,而且我觉得内在还是有些关联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佛系单身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