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第一夫人 Jackie》影评:那一束红玫瑰 -又名《第一夫人的秘密》

电影的开场,直接从一幕女主角的脸部特写破题,搭配背景吊诡的音乐,

故事就从女主角脸上仓皇又迷茫的神情开始说起。

杂志社记者来到「前」第一夫人贾姬甘迺迪的住宅中,开门的问候语是「他才死了不到一个星期」,

明确点出事情是在甘迺迪总统遭刺杀的不久后。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对贾姬来说世界已经截然不同。

与其透过事件中的受害者本人约翰甘迺迪总统来描绘这段故事,

从最接近事件中心的目击者,也就是贾姬甘迺迪的眼中口中来重述,

更接近真实,却也更加残酷。

电影里有好几段不同的时空场景,分别是:

贾姬正在接受杂志采访,

事发后的场景,

修复白宫内部装潢后接受电视采访的过程,

抵达达拉斯一直到甘迺迪总统遇刺到举行丧礼游行的四天期间,

贾姬在墓园与神父的坦诚对话,

以及最后她身着红衣和他在舞会上的那场舞。

运用这些不同的桥段其中所带出来的对话,把第一夫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做了很好的诠释。

在和记者访谈的情节中,观众可以得知贾姬以前曾经做过记者(事实上这也是他和甘迺迪总统结缘的开端),

也得知整修白宫可说是贾姬在第一夫人期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不过,世人眼中的贾桂琳甘迺迪,是优雅、华贵,是时尚、有眼光,

可是甘迺迪总统的遇刺事件之后,她还能维持这般从容不迫的形象吗?而那又真的是她真实的样子吗?

在回想那天抵达德克萨斯州的情景时,是从面对着梳妆台的画面开头,

口中喃喃念着西班牙语的贾姬,对于待会下机后要面对的镁光灯与人潮已经习以为常,

但是她预料不到的是这竟是最后一次。

在达拉斯,不同于其他州献上的黄玫瑰,在这里她收到了红玫瑰。鲜红、血红色的玫瑰。

现在回头看来,这是一种预言还是暗示吗?没人知道。

图片出处:维基百科。甘迺迪总统与第一夫人贾桂琳甘迺迪抵达达拉斯,她手中拿着市长夫人送的一束红玫瑰

遇刺的那短短几分钟,是如何震撼了全世界,在此也无需多言了。

电影几乎百分百地根据历史陈述,还原了当时的每一分每一秒,

更不用说饰演贾姬的娜塔莉波曼依恃着她深厚的演技功力,

更加深了画面的压迫感和临场感。

“Every time we got off the plane that day, three times they gave me yellow roses of Texas. But in Dallas they gave me red roses.

I though how funny, red roses— so all the seats was full of blood and red roses.” — Jackie Kennedy

(中译:那天我们下了飞机,我们收到三次德克萨斯的人送我们的黄玫瑰,但是到了达拉斯,他们却给了我红玫瑰。我心想这真是太有趣了,红玫瑰—于是那天我们车子座位上沾满了血迹,还有散落一旁的红玫瑰。)

面对着镜子擦着脸庞上的血迹,她的手还颤抖着,还无法理解刚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她也许感到害怕恐惧,但也许更多的是愤怒,她不愿意换下身上那沾满杰克血迹的粉色套装,

她要让全世界看到赤裸裸、血淋淋的真相。

衣服上的斑斑血迹依旧历历在目,对于那声枪响、那颗子弹,那破碎的头颅、四溢的脑浆,

她怎么可能忘得了,但她又怎么能够让自己有回想的机会。

于是当别人问起她事发经过时,她只说她过于慌乱以至于什么都记不得了,甚至连自己爬上车座捡回杰克甘迺迪的一块头骨,

她也失去记忆了。

可是她还记得,那天的红玫瑰。红得如此鲜艳夺目,红得如此耀眼,衬上她粉色套装,一切显得那么的合适。

那天的天气她也都记得,阳光好刺眼、温度暖和,就像是任何一场日常生活中美好的时刻,

直到那声枪响为止。

而最令我回味无穷的,就属神父与贾姬在墓园边的谈话了。

或许是刚看完另一部探讨宗教与人关系的「沉默」,

对于神父和贾姬的对谈印象特别深刻。

贾姬对于杰克曾拥有过的美丽想像与甜蜜回忆,如今都和最痛苦最残忍的回忆交织在一起。

如果说美好的回忆得以慰藉接下来的每一天,那么痛苦也将同时存在于心中,无法消弭。

「我想了整个晚上,想着如果我嫁了一个平凡丑陋又懒惰的男人,就好了。」贾姬在神父面前透露出了她最脆弱的一面。

多少次我们都想着回到当初还能选择的那一刻,带有遗憾与悔恨的说着:「如果当初。」

而神父不正面回应,反而丢出了一则圣经里的寓言,告诉她:

「你如今双眼盲目,不是因为你有罪,而是因为你被神选中,要在你身上体现出神迹。」

这句话,其实和中国人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每当遭逢厄运,诸事不顺的时候,我们除了怨天恨地,也必能从中得到更多深刻的领悟,

就算痛,那也是生命给我们的一场礼物。

贾姬也说了,她并不是所谓的「Most People」,大多数人并不需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先生遭到枪杀。

而这就是上天给她的考验,而最后,世人也看到她沉着稳重地接受了。

维基百科叙述:

贾桂琳随后表现出的勇气令全世界为她赞赏,她拉着两个孩子的手主持甘迺迪的葬礼,在国会大厦和女儿一起在灵柩前下跪,随着灵车从白宫一直步行走到圣马修斯教堂,最后在阿灵顿公墓点燃她丈夫墓前的常明火炬。《伦敦晚报》(London Evening Standard)称赞她:「贾桂琳·甘迺迪给了美国人……他们最缺少的一种东西——皇族的威仪(Majesty)」

是了,就是Majesty。就算在事发当年我尚未经历到当时的轰动与震惊,透过电影镜头的语言以及演员本身的诠释,我也感受到了贾姬所不容被忽视的人格特性。

I never wanted fame. I just became a Kennedy.

是命运带她走到了这里,脚下跨出的每一步,代表的是旁人眼中看见的Jacqueline Kennedy,而非真实的自己。

披着白色头纱嫁进甘迺迪家的那一天,她可曾想过披着黑色头纱、走在大街上这一天的到来?

不,想不到的。

只是她从不渴求名望,只是选择了让命运与甘迺迪联系在一起罢了。

最后神父对贾姬说的一番话,开导了耽溺在悲伤漩涡中的她。

人生中难道每一件事都要有个目的或是意义才可以吗?是的,谁不曾怀疑过。

每当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的时候,我们都曾暗自问过自己,

这就是我要的人生吗?至今生命中所遇到的每件事情,到底又为我带来了什么呢?

你的答案也许终其一生都不会出现,就如同生命中那些痛苦黑暗的日子,始终没有走过去的一天。

The darkness may never go away, but it won’t always be this heavy.

这一切,最终都没有答案。

不管经历好的坏的,都只是我们必须经历、也必然能够承受得住的考验,只要这样想就够了。

多美的答案啊,看到这里我不禁眼眶泛红。

第一夫人,多少人羡慕又嫉妒的身份,却又必须承受多少的舆论和批评,

在大喜大悲之后,谁又不会怨恨上天为什么非得要自己咬牙扛下这些苦与痛。

是神父的这一席话,安葬了贾姬心中的悲愤之情,

镜头一转,接到电影开头她穿着的那套服装,在草地上与孩子们嬉戏的画面。

最后,记者交付的那份文稿,是贾姬留给甘迺迪最后的温柔,

她要世界上的人记得他的好,他心中的那个卡美洛之地。

这段故事从鲜红色的海报映入眼帘开始,再到粉色套装,红色唇膏,红玫瑰,血红色的场景。

短短的数天,却成了贾姬甚至世人一辈子都难以忘却的篇章。

历史很沉重,人生很艰难,回忆很绵长。

第一夫人的秘密,在每个世人的心中,都成就了不一样的真相,

只愿世人永远相信,甘迺迪心中的那卡美洛之地。

Don’t let it be forgot. That for one brief, shining moment there was a Camelot.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第一夫人 Jackie》影评:那一束红玫瑰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