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我与文学有缘无分的爱情(下) 与中外名著的艳遇

我与文学有缘无分的爱情(下)/六月荷

与中外名著的艳遇

在评水浒批宋江的时候,有幸阅读了作为反面教材的《水浒传》七十六回版本,从此迷上了古典文学。《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三言两拍》看了个不亦乐乎。但真正攻读名著,是从高中开始的。那时由于认识县文化馆的人,免费办了个阅览证,就三天两头往图书馆跑,跟着语文教科书和世界历史教学的进度,在图书馆不断地寻找着古今中外的名著来读。更为幸运的是,八十年代初期,在华阴的新华书店偶然碰到山西文联还是什么组织编著的期刊《名作欣赏》,当时是个季刊,专门点评、赏析、介绍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这个刊物,一步步引导我步入名著殿堂。也是从那时起,我对外国文学的喜爱超过了中国古典文学。

最早接触的外国文学,就是阁楼上的那几本革命文学。后来读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故事很美,但看的时间一长就头疼,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接着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那时也正是读这种爱情小说的年龄。然后小仲马的《茶花女》、卢梭的《忏悔录》、薄伽丘的《十日谈》,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九三年》、莫泊桑的《羊脂球》《漂亮朋友》等等,这里边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有两部书籍,那就是《十日谈》和《忏悔录》。《十日谈》可以说是一部集辛辣讽刺、超级幽默、巨大破坏力为一体的小说集,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毁三观”。非常好读,非常有趣。而《忏悔录》则是一位遭受人们普遍误解与非难时的作者本人面向大众的自我坦白和辩护,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坦荡真诚和桀骜不驯,深深地折服了一代中国知识界(不知这样说是否合适?)。曾几何时,谈到法国文学,不知卢梭会被人耻笑,而大言不惭的说出“我们的卢梭”这句话,一下子就提高了你的“逼格”。

其实现在看看,上边列举的这几本书,基本上都是名著中比较通俗的读物,而那些名著中的顶级作品,并没有读过几部。像巴尔扎克的著作,曾读过几页,终于被那细碎冗长、喋喋不休的环境描写击败,未再拜读。俄国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也曾翻过几页,最终弃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更是未睹其颜。大学期间读了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司汤达的《红与黑》、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也只是读完而已,不再是那么轻易的激动了。到现在,有两部没读的小说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一部是前苏联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被大学邻班的一位同学吹得神乎其神,但一直未借阅到,直到最近网购成功,但一看厚厚的四本,要看完得多少时间?只好束之高阁了。另一部是那谁写的描写乱世佳人的小说《飘》,由于有电影,有对江青爱看这部电影的记忆,对主人公郝思嘉,白瑞德及故事内容都大致清楚,也非常想阅读小说,但当拿到小说真的翻阅的时候,译者的那种语言风格却不合我的口味,最终也放弃了。

再说说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吧。之所以对中国古典小说不太喜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多数古典小说说教味太浓,明明是封建糟粕陈旧思想,它偏偏就是叫你要如何遵守,二是语言并不精炼,还爱玩弄文字游戏,动不动就是几句诗词咬文嚼字,弄得人不忍卒读。三是故事情节循环重复,大同小异,表现最“出色”的非《西游记》莫属。然而,在我工作后,跟着电视剧的节奏,读完了《三国演义》,使我对古典小说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读完《红楼梦》以后,我才发现,以前对古典小说的偏见太深太重了。《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她传达的思想前无古人,她表达的情感超世脱俗,语言文字表现的如此清丽绝世,无人能超。当你读过《红楼梦》后,其他的名著,你还有读它的兴趣吗?正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岳”啊!

与当代文学的卿卿我我

高中时,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大行其道,正是上下求索漫漫路的年纪,读了,以为自己就是高加林,以为自己就是孙少平,那种巨大的共鸣足以鼓舞一个青年奋斗不息。再就是贾平凹,高中时有幸聆听了其真人的一次讲课。从此对其著作几乎一个不漏的阅读,并为其写作的精巧灵怪风格所折服。再有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绿化树》《习惯死亡》,确实打动人心,很长一段时间对张贤亮佩服的不行。然后又喜欢上了王小波,那种好似精神病人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把人带进一种恍惚迷离的状态,让我如醉如痴。三毛的内心独白、柏杨的盛世危言、琼瑶的爱情世界、金庸的武林江湖、徐光中的浓浓乡愁……哪一个作家都是一座丰碑,哪一部作品都是一壶浓浓的心灵鸡汤。

书店就像情人的家

过去的新华书店,总是位于各个城市的主要位置,如十字街口、或者中心地带。从小到大,但凡进城,心中念念不舍非去不可的地方就是新华书店,进去总要齐齐的浏览一遍书柜,看看有什么新书出版,看看有什么可买的书籍,或者翻翻想看又买不起的书籍。这样才算安抚了一颗饥渴的心。当年华阴新华书店的印戳不知是哪一位艺术家刻的,简洁而明了,简单几刀,刻出个云雾缭绕的西岳华山,下书新华书店四个字,到现在记忆犹新。华阴的书店,逛;渭南东风街的新华书店,也逛;西安的钟楼书店、外语书店,更是逛的不计其数。

与文学的无言的结局

年龄一天天变大,身体一天天变老。时间一天天流逝,梦想一天天揭晓。我们的梦正在一个个醒来,醒来的如此恓惶。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我现在写这些,都感到惶惑。我写这些想说什么,说给谁听,写给谁看,又有谁能够满心欢喜的看这些东西呐。

说到底,就是一个书虫而已。读书多不代表就一定能在文学方面有出色成就。尤其是后来,心浮气躁的我们忙忙碌碌的为生活奔波,哪有闲心来阅读。能够静心读书的,除了那些衣食无忧,高官厚禄的贵族,和那些出于职业的需要不得不读书的人以外,阅读,真的成为了一种奢侈的行为。除此,阅读,要么是装逼,要么是无聊。

连书都怕读,文学还有戏吗?

只是,在黑黑的夜里,偶尔还会做个缪斯的梦,醒来,心中隐隐的疼。

(完)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我与文学有缘无分的爱情(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