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孩子是怎么教没的 -梁漱溟

  梁漱溟有一篇名为《谈儿童心理》的文章(见《出世入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提到一件今天看来很有意思的事情。陶行知在上海办“山海工学团”,提倡小先生制。梁漱溟有事到上海,顺便去参观。中途换了一个孩子来作为向导,这个孩子面黄手黑,情形可怜,“似乎父母不双全而无人照顾的样子”。陶行知问他贵姓,他说姓张名耀祖。陶行知很惊诧,问他:“在《生活教育》上有署名张耀祖的文章,是不是就是你投的?”小孩子答道:“是的。”其他人包括梁漱溟感到很奇怪,问他的文章写了些什么,陶行知回答说:“内容是叙述他作小先生的经过,先是教他的妹妹,后来又教他的邻居,写的很清楚明白,我连一个字没有改给他登出来了。”

  

  当时同行的人很多,大家都对这一事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中,陶行知认为,往往大人写几千字的文章,虽无错字,或不通之处,但无趣味无价值;小孩写的很短,或许有错字或不通处,但颇有意思,因为他是真的。张卫琴认为,对小孩要信任他,要给他以相当的责任,就是给他一个够量的刺激,他很少疏失,凡应当照顾的他都可以照顾到。而梁漱溟则认为,相比成年人,小孩子有着突出的优点,他对付某件事情的时候,他是以整个的真的生命力量去对付,即拥有中国古人所谓的“诚”;就写文章而言,小孩不会作文章,只是老老实实说话,本着他经过的先后重轻摆出来,一点枝叶没有,这就是好文章。在这一过程中,他没有想着讨好于人,纯是真的生命的表现,就是一哭一笑,也都有意味,有价值,而能感人很深。所以,梁漱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教育要注意怎样才能帮助人明白而不至使人糊涂,而一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在内,往往把儿童毁伤,把儿童教糊涂了。

  三人的观点看似各异,实则都有相通之处。陶行知的观点还是建立在他一贯的教育思想基础之上——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梁漱溟则从传统的儒家思想出发,认为应该让孩子保有与生俱来的“诚”,保有生命的本真,不能被外界污染而变得复杂起来,复杂了,也就糊涂了;张卫琴讲的是教育孩子的方法,背后支撑的,是对孩子的信任,而这信任,应该也是来自孩子本身的真与诚,唯其如此,他们对待事情才会尽心尽力地去做。

  

  三人的意见,是受这个名叫张耀祖的孩子写文章的触动而提出来的,写文章,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做事,最能体现一个孩子的心性和品质。十来岁的张耀祖的这篇文章写得好,连陶行知都大加认可,原因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看得出来,一是他保持了孩子特有的真与诚,一是他担当起了小先生的职责,从而有真实经历在里面,有话可说。

  我们的今天,还是面临同样的问题。可以看到,现在的教育,正走向加速成人化的路数。在这一过程中,孩子,很快地被教没了。

  

  就写作而言,正确的作法还是应该建立在尊重孩子天性的基础上。孩子写作往往没话可说,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人生体验,如果按照几位先生提出来的意见,那就应该创造类似的机会:相信孩子可以做一些事情,相信他们一定会尽职尽责地做好,有了这样的经历,他们就会有话可说。同时,写作还应该一切围绕孩子的真与诚,他们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就让他们怎样去写,写出来的文章,哪怕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大体先正了,就算是达到标准了。这种作法,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的尊重,也是对写作本质的尊重——写作,就是对生活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然地有一种进步在里面,会自然地由自己过渡到他人和社会。而作为核心的真与诚,则始终应该贯穿在其中,这就是人品与文品的正确关系。

  那么,我们是怎样做的呢?我们首先把孩子封闭了起来,只是让他们学习知识,只是让他们被动地接受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狭隘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来写作,那写作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然后,为写作提供了许多的“标准”来教导、鼓励孩子达到这些标准,孩子们早早地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拘束,努力地矫正自己原有的特质,很快就被迫适应这些标准而扭曲了自己的天性。因此,从内容上也好,从形式上也好,他们从写作伊始,就习惯于胡编乱造,习惯于生搬硬套,不但把写作看作是一个苦差,而且早早地就把与生俱来的“真”与“诚”丢弃了。写作,就是撒谎,就是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就是迈着蹒跚的步履向着成人世界的进军。而统一的考试题目,更是推动了这种情况的发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最多一两年,孩子就不见了。多的是做与说、做与写两张皮的畸形的受教育者。

  

  写作,只是孩子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梁漱溟也好,陶行知也好,张卫琴也好,都深深地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不论怎样的写作,肯定都关注到一个人全部的为人与处世,品性与人格,习惯与方向,“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写作,从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一个人所受教育的质量。写作,是建立在一个孩子所受教育的基础上的,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却又无形中引导着这个孩子行进的方向。如果大体产生问题,那么细微之处肯定也就问题多多了。它势必会涉及到自我修养、为人习惯、思想认识等各个方面。一个很快就被教没了的孩子将来在这些方面肯定是会存在许多问题的,而众多的孩子的问题又会组成巨大的社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惕。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孩子是怎么教没的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