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雅舍谈吃》读后感: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

近日再读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是我喜欢的平实写法,如话家常般坦坦荡荡,挥洒自如,满纸烟火味,乐在尘世中,或睿智幽默或感伤唏嘘或韵味隽永,写“吃”时,美文带美食,令人齿颊有香舌生津,有朵颐大快的淋漓酣畅,更有兼怀故地念及旧人的怅然落寞。

旧时北平居民生活在《雅舍谈吃》里得到了很好地记录和还原,作者以吃食为切入点,广泛涉猎风土人情,兼有文化生活、社会变革记录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看着时不时蹦出来一些教科书里出现的人物,如徐志摩、谢冰心……隔着几世,却鲜活异常,如在旁侧。

我的这本《雅舍谈吃》有三辑(2006天津教育出版),一、二两辑的文章都是以食物为题,配上页码,如馆子里的菜单一般:烧羊肉3/板鸭5/酱菜7/水晶虾饼9/汤包11/核桃酥13/铁锅蛋15/酸梅汤与糖葫芦17……还有我喜欢的组合套餐,才17块呢,真的让人口水大动呀,几欲掏钱。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说的是人最基本的两个欲望:饮食、情爱。差不多就是人们常说的世间万物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饮食是口舌之欲,欲罢不能时再来一碗,无可厚非,不然要这味蕾何用?我们生而为人,要尊重生命给予的一切。“馋,则着重在食物的质,最需要满足的是品味。馋,基于生理要求,也可以发展成为近于艺术的趣味”,如若讲究起来,“吃”这个字博大精深,它里面有艺术、有技术、有科学,一个有天赋、有经验的美食家,用尽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够穷其奥秘。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的序言中提到: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算是概括了这本散文集的宗旨。全集看似随便,既无章法,亦无次序,意到笔到,但寄兴怀乡、聊为快意的主心骨篇篇俱在。梁先生不仅说吃食,还在讲渊源,还要做对比;不仅做对比,还在教怎么吃,还会教如何做,让人不由得想到袁枚的《随园食单》,让土里埋的田里长的树上结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被安排被记载的妥妥的。

《菜包》一篇中,梁先生写到菜包的做法。想起我的奶奶做的韭菜盒子,奶奶取饺子型,比普通饺子大至六七倍,喊它作馍脚子(皖北方言,不是那个jio的读音)。韭菜盒子原是东北家常面食,在一般的东北饭馆里也都可以看到。其特点在于薄皮大馅,鲜香美味。软软薄薄的皮,趁热,双手捧着咬而食之,一口下去,带着汤汁的韭菜鸡蛋馅,越烫越欲罢不能……吃完一个再来一个,吃得满脸满手都是汁水,痛快满足。

做韭菜盒子需要准备的物料有面粉、鸡蛋、韭菜等,步骤大致如下:
1.温水和面,醒半小时;
2.鸡蛋打散加盐搅拌,放入油锅炒熟,边炒边搅成小块,盛出放凉备用;
3.韭菜切小段,加少许油拌一下,让韭菜充分粘上油,再加盐拌匀,然后加入炒熟的鸡蛋拌匀;
4.把醒好的面团切成小块,像擀饺子皮一样擀成面皮;
5.把馅料放到面皮的一半边,对折面皮,把边缘都按紧了,也可以一点点按成花边;
6.锅烧热,放少许油,把做好的韭菜盒子放入锅中煎至一面金黄再煎另一面。

以上步骤因人而异,奶奶有时也会蒸菜盒子,第六步应改为入锅蒸,也不一定是韭菜馅的,嫩北瓜或者大白菜粉丝,奶奶也可以做得很美味,迄今念念不忘。

到如今,奶奶过世已十多年了,每每忆起她卧病消瘦的艰辛,却无能为力,不能释怀。当时当地,有些心愿没有完成,有些事没有去补救,有些人没有去见,有些话没有说出口,终于等到觉得有能力有时间可以做了,再回首,却再也来不及、回不去了。留下的不过是怅然若失罢了。

世间万物都是有保质期的。食物有保质期,通常隔几天便会变坏,善待它们的最好方式就是及时吃掉,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存在的价值。人类的身体也是有保质期的,随着年龄增长,机能一直在下降,在突如其来的某天,你腰坏了,爬不了床,只能望妹兴叹……在突如其来的另一天,你突然尿酸高了,吃不得海鲜撸不来串,只能选择健康养生,清淡饮食,殊不知高糖高油脂高胆固醇的“垃圾食品”才是美食的代名词。人不能抵抗衰老或死亡,但可以保持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控制饮食,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享受爱、享受更多的美食。当然你若觉得自己是饕餮,撑不住了还要吃,没人挡着你发胖、变“三高”,奔向火葬场。还有,感情也是有保质期的,曾经以为的那个人,流浪几张双人床,当初的撕心裂肺死去活来,也不过尔尔;因为成长,我们忽尔间说散就散,因为拒绝成长,也会say sayonara;人在时间中发酵,在现实里改变,一个人开始觉得理所当然,另外的一个人最后往往变成无能为力……

活在当下,请在保质期内尽情享用美食与彼此。

最后,记住纣王那句话:要及时行乐。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雅舍谈吃》读后感: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