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目录
- 书评
- 序
- 正文
书评
读此书前,我不懂萧红为什么会在《祖父死了的时候》中说道:“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我也不懂,为什么葛浩文去了呼兰河之后,回想起书中文字,能激动到热泪纵横。直到我翻开这部给我极大惊喜的“不同寻常”的小说之后,一切方才豁然开朗。
我希望当人们提到萧红的时候,不仅知道她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不仅知道她是与“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四大才女,不仅知道她曾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我更想读者们知道,她是萧红,那个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萧红。
萧红一生坎坷,半生漂泊。她在艰难困险和颠沛流离中经历了三次婚恋和两次丧子。幸运的是,感情热烈,崇尚自由的她并没有因为自身的遭遇而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了才华。拥有极其强烈个人色彩的她,独立于那个年代的各种文学流派,也迥异于同时代的任何作家。她在《呼兰河传》中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引线,通过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描写和对过往故事的回顾,透过生于斯,长于斯的偏迹小城,向我们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笞了封建陋习对当时社会的迫害和污染。读她的著作,最让人惊叹的是,萧红总是能以孩子天真无邪的视角和平淡无奇的叙事手法,将悲痛、荒凉和对时代的无力感写得如此令人震撼,写得如此痛彻心扉。正如她在书中所言“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本书的前半部分,向我们描绘出了呼兰河城的结构布局与风土人情。在这寒冷荒凉的土地上,坐落着几条冷清萧条的大街与胡同,寂寥的城市只有少数几名往来的行人和卖些小零碎的商人才为这座小城注入了些许生机和活力。这部分内容虽然透着荒凉、冷清,却也不乏风趣、诙谐的故事。比如:“关于豆腐这美妙的一盘菜的爱好,竟还有甚于此的,竟有想要倾家荡产的。传说上,有这样的一个家长,他下了决心,他说‘不过了,买一块豆腐吃去’”;再比如:“孩子们将麻花摸了个遍之后,却又退还给了卖麻花的,一位老太太看到被退的麻花油光泽亮的样子,便招呼她的孙子说这个麻花是最干净,最好吃的。熟不知,此麻花已经辗转他人的油黑脏手了。”类似这样的趣闻,还有一些,读来总是使我忍俊不禁。
同样惹人发笑的是,在这座小城中,有一个困扰人们已久的泥坑,很多猪、马、牛、羊都命丧于此。但奇怪的是,人们都知道这个泥坑的危害,却都总是各扫门前雪。看到了谁受泥坑的危害,便伸伸手帮个忙,没看到的,身受其害的人就只会成为别人三五而谈的新闻罢了。泥坑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个人,但又正因为它是每个人的难题,所以也就不再是难题了,只不过成为了单纯的环境现状而已。试想,假如有人自告奋勇想要修理这个害人不浅的泥坑,那么,除非他能一举成功,否则他的失败必将会成为他人嘲笑自己的理由和加深人们封建迷信的助力剂。这虽然与当地人们的愚昧不无关系,但这种责任分散现象却是人所共有的。今天的我们或许并不比当时的人们更有责任心,更懂得挺身而出。
全书的高潮,我认为便是小团圆媳妇的死。关于小团圆媳妇是如何被婆婆和叔公折磨、蹂躏,又是怎样通过邻里乡亲袖手旁观的推波助澜,从而酿成惨剧的,这里不再赘述,相信读过本书的读者都会对那段文字记忆犹新,那惨烈的场景,让人不忍重提。读的过程中,我几度希望她的生命不要再如此顽强,面对无力改变的现状和漆黑一片的未来,坚持只能带来变本加厉的伤害和肆无忌惮的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