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1019~2019史学泰斗的一千年

以下文章来源于作者李禹东 ,作者李禹东

山西有座城,叫运城,运城有个县叫夏县,夏县有个地方叫水头。水头水头,追根溯源,这水,本叫涑水。涑水之畔,有个地方,称涑水乡。
涑水乡有位史学巨匠,人号涑水先生。

涑水先生并非出生于此,公元1019年,他出生在今河南的光山县。究其原因,其父于那地做官,身不由己罢了。
先生年幼时便聪明过人。七岁时,一群孩童嬉戏打闹,一人不慎掉入一口大缸中,众人皆惊惧万分,唯有先生拾起一块大石头,急中生智,朝缸砸去,这才救了那孩子的命。
这段经历,被人画作一副《小儿击缸图》,甚至还传到了京城,达官贵人们听说如此孩童,无不赞叹。
而更令人赞叹的是,先生原本出身官宦,按照当时宋朝的规定,官宦只要符合一定品级标准,其子女皆可直接做官,称“恩荫”。先生父亲品级足够,但他却坚决要与众人一般,参加科举考试,过关斩将,以本事得官。
先生精于史学,是个伟大的历史学家。曾有人赞叹,古来之事,若先生不知,他人便更不可知了。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对他厚爱有佳,先生则更专注于自身史学研究,将其一套浩瀚史书的前部拿给皇上过目,皇上拍手称赞,而先生却称,史书尚未写完,工程过分庞大,需皇上以国家资源支持。皇上再次称赞。且亲为之作序,并大笔一挥,为其题名。
这便是《资治通鉴》。

此书前后历时19年方才完成。而就在这19年断断续续的时间里,先生却与一位友人兼同事,为一事,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这同事,便是王安石。
而这事,便是王安石变法。
论及变法,先生并不反对。朝廷内外,恩荫制泛滥,造成官僚体系臃肿,称“冗官”;战事频发,使得军人倍增,称“冗兵”;各部腐败,官商勾结,外加冗官冗兵之因素,造就靡费巨甚,称“冗费”。
此三冗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国家将难以为继。
然而,王安石其人,却要大刀阔斧,从根子上砍起,改太祖所留之分权体制,改募兵制为征兵制,猛打大地主阶级,将杯酒释兵权以来官商一体的模式撕裂,令政治管控资本,寻求平衡发展。这些理论上都是对的,可在先生看来,所要破坏的利益阶级过分庞大,所要打击的敌人过分复杂,最终,非但没有实现的可能,反而还会遭至猛烈反扑。
两人斗争,先生主动避让,辞掉高官,专心著作,但时局变化,果如先生所料,王安石节节败退,甚至连其子王雱,也最终遭小人所害,迫安石退出政坛。
王安石变法非但没能拯救国家于水火,到头来,却又为日后的党争埋下了伏笔。
1085年,宋神宗驾崩,一年以后,王安石病逝。变法派失势,涑水先生归来,高居宰相之位。见变法遭至如此后果,先生索性推翻了所有变法条文,以绝对保守的方式,应对时局。
有人说,这是一场政治追杀。安石变法非一无所用,但涑水先生却一条不留,这是报仇,但却常常忽视,先生在宰相位最后的一道命令,却是要求将其厚葬。
立场不同,做法不同。王安石与涑水先生,一个激进,一个保守,各有其讲究,却均是以为国家效命为出发点。前者难免浪漫主义,后者难免迂腐,但二人本相互欣赏,且无仇恨,不能形成合力,实乃朝廷的遗憾。
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1019至2019,时间整整过去1000年。回想幼时过年回老家的情形,坐那绿皮火车时,下车的地方,正是那水头站。
涑水先生,原名司马光。
他曾因保守主义的僵化思想,为后人所诟病所批评,却更因其伟大的《资治通鉴》,而名垂青史。
批评与赞美,就这样充斥在1000年的时光里,直至如今,依然不曾平息。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在这千年的赞美和批评之外,我却依然想要骄傲地跟他人炫耀说:司马光,那是我的老乡。
他的千年诞辰,值得纪念!

作者 李禹东,85后畅销书作家。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1019~2019史学泰斗的一千年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