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家风渊源,书香悠悠 (一本是《金光大道》,一本是《艳阳天》)

文|单立文(山东)
家风渊源,书香悠悠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财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家风渊源,家训悠悠。一代枭雄北魏曹操,即使岁月染白了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在文学与政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宋朝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与父苏洵、弟苏辙史称三苏,唐宋八大家,苏氏一家占仨。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小时候家里成分高,父母怕我出去闯祸,就让我在家认字和养小兔子。父亲为我买了两只小白兔,每天教我几个字。上午我认会了字,下午就独自一人去坡里割一篮草回来喂小兔子。父亲为鼓励我继续喂养,给我买了两本小人书。一本是《金光大道》,一本是《艳阳天》。小人书为我打开了一个光辉灿烂的世界,引起了我美好的遐思和憧憬。虽然我只能看图猜字,但乐此不疲。
上学时读书无用论盛行,“知识越多越反动”,升学,招干,招工都靠贫下中农推荐。上学实行半日制,上午上课,下午为生产队捡粪。很多同学刚上完小学,就被父母叫回生产队挣工分了。认为种地不需要文化,像我这样成分不好的人即使上学再多,也要回生产队劳动,还不如趁早下学,还能多挣些工分。
“成分决定论”让我前途暗淡。我的语文老师就告诉了我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和高尔基的书籍论。老师还有一个装满书籍的小木箱子,晚上没电的时候,我就着微弱的煤油灯光一本本拜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85年我参加了高考,成为所在学校应届毕业班第一个大学生,成了国家干部,毕业后分配到了高密农行乡镇网点。
当时银信合署办公,农村所条件很艰苦,所里基本没有娱乐活动。每天忙完业务,关好银行大门,我就在守库室就着烛光看书学习。我坚持在学校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经常向县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1996年在首战考取助会资格四年后,又一举考取经济师资格,成为高密农行最年轻的中级师。
有人对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做过一个调查:什么教育对你获奖影响最深?大多数诺奖获得者说:幼儿园里的教育影响最深。别人的物品我不能要,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同伴一些。俗话说:“少成若天成。”年轻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好家风受益无穷。
1994年4月行、社分家,我从支行调到高密镇办事处任储蓄事后监督员。正是忙得不着家的时候,一月后儿子出生了。儿子是伴着农行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由于我们是工薪双职工家庭,儿子从小就过上了集体的学校生活,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小学毕业时,以级部第一名的成绩从东关小学考上了立新中学重点班。学校让我做了典型发言,并刊登在校《慧泉报》上。
耳濡目染,儿子期期在校刊发表稿件,并获得全市中小学生征文二等奖。初中毕业以文化课十个A,体育B的优异成绩,考进了高密一中。

2013年我们陪儿子跨进了西农的校门。尽管儿子高考因故没有考好,但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大一、大二获得了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大二进入了学校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三等奖,校创意农业大赛连续两届获得一等奖。2015年暑假,儿子参加了中科院科研夏令营,并通过了专家考核。2016年儿子取得了外校保研资格。先后通过了中科大、北大、清华、上海交大、浙大、武大等院校推免生考核,并再次参加通过了中科院夏令营专家考核。最后选择了中科院直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病毒,同全国人民一样,我与儿子宅家防控疫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浓郁的书香伴着我们每一天,积极上进的氛围更是激励着家里每一个人。
白天儿子上网课、写论文。不值班时,我在家里写稿。我们互不干扰,但心心相通,一起加油。读研是戴着论文的枷锁跳舞,发论文是儿子的基本功。写稿是我的特长和业余爱好,去年11月29日经农行作协二届一次理事会审议,我被吸收进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疫情期间,儿子发表了一篇论文。我也发表了好几篇通讯报道,其中,有二篇经行领导推荐,被潍坊市分行工会采用,并给予了奖励。
5月7日,儿子要去江苏公干几个月。6日我们一起回乡下老家辞别耄耋父母,翻刻了一张旧照片,母亲节被《农行微青春》发布。岁月苍老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亲情,传承的是感恩!
儿子拉着行李箱,迈着矫健的步子,义无反顾地走了。背影越来越小,直至消失,但我们感觉仍在眼前,因为他带着我们憧憬的目光、最美的祝福,传承着我们不变的信念!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家风渊源,书香悠悠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