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周期【书摘】——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5)

U&M everynight任意说

尽管市场经济体制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但是市场经济极少是完全自由的,政府从不干预。政府干预有很多方式,从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到设立实体机构直接参与经济活动,比如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不过,政府干预经济的最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政策措施,努力控制和影响经济周期的上行和下行。

中央银行管理通货膨胀的目标不是消灭通货膨胀,因为大家普遍认识到:第一,通货膨胀有很多方面像苦口的良药,尽管它的过程有些令人痛苦,但确实也能够带来好处;第二,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中央银行的目标不是消灭通货膨胀,而是控制通货膨胀。

• 商品需求增长相对而言过度超过供给,此时可能引发“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生产投入要素的价格上涨,比如劳动力工资和原材料,此时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进口国的货币相对于出口国的货币发生贬值时,对于进口国来说,其进口货物的成本会由于货币汇率上涨而上涨,由此可能导致“进口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因为通货膨胀往往来源于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央银行努力控制通货膨胀,实质上等同于努力抽走经济增长发动机里的部分燃料,而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燃料之一就是资金。中央银行的这些措施包括减少货币供给、提高利率、卖出证券。私人部门从中央银行购买了证券之后,这些货币回笼到中央银行手里,退出了流通。流通的货币量少了,往往会减少商品的需求,这样就能抑制通货膨胀。那些强烈专注于把通货膨胀置于中央银行控制之下的中央银行行长被称为“鹰派”,这些鹰派中央银行行长往往会更加快速地做出上述控制通货膨胀的举动,而且其力度相当大。

• 经济产出和企业盈利的年增长率,从长期趋势线来看只是温和增长,但是参与者的决策加剧了周期性,导致增长速度高到很不正常(这并不同于经济从衰退开始复苏的那种正常的高速增长)。这经常代表投资人过于乐观、人为地进行扩张,后期一定会有大幅收缩,因为大涨之后往往会有大衰退。
• 同样,理性来看,长期而言,股票总体上提供的投资收益率水平,应该大致相当于企业本身所发放的股票红利加上企业盈利符合长期趋势线的增长率。如果企业股票的收益率大幅超过企业红利加上其潜在收益率水平,并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那么这种股票的收益率可能会被证明过高了。这相当于透支了企业未来的盈利,让企业的股票变得危险了——意味着股价将会出现一波向下修正。

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恐惧和贪婪之间来回摆动。换句话说,有时候人们感觉良好,积极乐观,预期好事会发生,而且后来情况确实如此,此时,投资人就会变得贪婪,什么都不顾了,心里只想着赚大钱。贪婪让人争抢着去投资买入,结果大家纷纷开出更高的价格,从而导致市场上涨,资产升值。

“贪婪与恐惧”是一个明显的心理和情绪的连续统一体,一个极端是恐惧,另一个极端是贪婪,投资人的心理和情绪在二者之间连续不断地来回摆动,这清楚地解释了很多投资方面的问题。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周期【书摘】——投资机会、风险、态度与市场周期(5)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