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书摘】高难度对话《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精进版(中)

U&M everynight任意说

【7】情绪——人际关系的加油站

我们不是在和逻辑产物打交道,我们是在和情感动物打交道。

当困难局面出现,人的本能往往是要么抵抗、要么逃跑。我们感觉不舒服,局面也很难堪,于是我们想要赶紧结束。我们要么奋起反抗,强迫别人顺应我们的意志;要么脚底抹油,逃避冲突。

要学会与人交流,我们需要看谈话矩阵中的四种类别。
当沟通开始变得困难时,彼此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人们就觉得有了威胁。他们的反应往往分为两类:愤怒或恐惧。容易愤怒的人往往会选择争斗,他们的性格倾向于竞争,而且他们的自然反应是尽力赢得争论。容易恐惧的人往往会选择逃避,他们倾向于逃离冲突,因为他们害怕冲突导致的后果。

通常,真正的问题是因为各自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些人比较外向,而另外一些人比较内向。害羞、开朗只是表象,关键是两者在如何处理信息方面表现得大相径庭。外向的人习惯在说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有人在身边,他们就会兴致勃勃,而且他们需要参与对话,在对话中确定自己的想法。内向的人则需要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某种想法。在群体之中,他们一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通常会先听别人怎么说,然后拿出时间来整理思路,最后再确定自己的想法。外向的人通常思维敏捷,而内向的人通常思想深邃。

运用上述对话矩阵,我们就能看清每个与自己对话的人的独特话语风格和需求。
象限1:这类人不会羞于进行高难度的对话,而且常常还愿意推动问题解决。在一个内向的人看来,他们是可怕的;对其他外向的人来说,他们则充满挑衅。我们说这个象限是高能型的,是因为他们对任何话题都充满激情。
在一场非常激烈的对话中,我们很有必要认识到,他们表达出来的这些想法很可能是刚刚才形成的,而且是一种个人情绪的表达。《箴言》中说过:“和善的回答能驱散愤怒。”为了避免高能型的人垄断谈话主导权,我们的反应必须温和且镇静,而且不要急于回应。我们可以这么说:“很明显你对这件事非常在乎,也很感谢你告诉我这些,但我需要一点时间好好想一想。”

象限2:这类人总是不假思索地分享他们的想法,而且轻易表达出他们的担忧。他们的目光总盯在问题上,而不是去寻求解决方案。在交流过程中,他们倾向于表现得悲观、忧虑。你很难跟他们讲道理,因为他们实在太忧虑了。我把这个象限概括为高虑型。
跟高虑型的人对话的时候,我们需要意识到他们的想法尚在形成过程中,所以不要以为他们有什么深谋远虑。如果我们立即回应,有可能会被误导,因为他们表达出来的问题只是基于他们当时的想法。也许他们说着说着,越说越明白,甚至换了想法。与高虑型的人打交道时,我们要由着他们尽情表达自己的忧虑,耐心倾听,不要反驳他们所说的任何话。花一些时间去理解、发掘他们的忧虑,能够帮助他们放松下来,平复焦虑的情绪,因为这让他们有了一个可以表达自己的渠道。到了那个时候,他们往往才愿意跟你讨论逻辑问题和解决之道。

象限3: 处于这个象限中的人,你可能很难搞懂他。他们有着强烈的情绪,却没有成熟的意见。他们不愿意表达自己没把握的观点,也不愿意让自己听起来很傻,所以在艰难对话中,他们选择把所有的想法埋在心底。他们面临问题时,可能会选择被动等待,假装一切都好。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个象限称为“生闷气”的原因。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类人处理自己想法和感受的需求,我们就不会急于得到他们的及时回应了。这种做法会导致积怨,欲速则不达,因为要他们赶快说出不成熟的意见,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压力。我们可以这样回应:“看上去你对这件事很有感触,我真的很想听听你的想法和看法,你愿意思考几天,然后我们再好好谈吗?”这些话才是振奋这类人的正确选择。

象限4:跟这个象限的人说话,感觉特别没劲,因为他们缺少动力。他们拿不出什么意见,因为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思考,他们满脑子都是负面信息,只盯着各种糟心事。他们很容易陷入压抑和忧愁的泥淖之中,遇到挫折他们容易选择放弃,逃避冲突。这就是他们被称作退缩逃跑型人的原因。
和处于这个象限的人沟通时,你需要意识到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我们可以这么说:“我估计我所知道的有限,你的顾虑还有不少,对吗?我想确定,我不会错过任何一点你所顾虑的重要问题,这几天我们能再好好谈谈吗?”如果我们能帮助他们从压力中解脱出来,他们就能够燃起希望。

关系越是长久,我们的情绪越是容易激化。无论是正面情绪还是负面情绪,如果人与人之间一点情绪都没有,那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没有未来了。

如果交流出现困难,我们又该如何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呢?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忽视情绪,不隐瞒情绪。我们需要向别人倾诉,坦诚自己的情绪。
要承认情绪,无所谓好坏,情绪就是情绪。
要认识到不带任何情绪的对话只不过是闲聊。丰富的情绪是深厚的情感连接的动力和燃料,特别是当谈话变得艰难时。
向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学习。去研究他们的性格和交流风格,然后用心打造通往他们内心的沟通途径。
欣赏差异。力求协同配合,避免千篇一律。

【8】时间——与追求效率背道而驰

在处理重要的人际关系时,我们越是追求效率,反而越容易遭受痛苦。对于大部分生活领域来说,时间管理、技术手段能帮助我们提高效率——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是个例外,世上没有速成的情深意浓。

我已经在生产效率研讨班讲授时间管理25年了,超过3000个班次,我学到了如下内容:
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就这么多。
我们不能管理时间,只能管理我们在某一时间段所能做出的选择。
大多数时间管理课程聚焦于做完事情和做对事情两个方面。
最好是集中精力做应做的事。

时间管理确实管用:能完成更多的事情,这感觉真不错。我们觉得自己更高效、更有价值,自我感觉更好,这感觉让人上瘾。我们形成了一种注重效率的思维定式:无论做什么事,都致力于寻找更快、更高效的方法。我们的睡眠越来越少,工作越来越多。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使劲提高生产力,效率却有下滑趋势。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有一个领域,注重能力、效率反而会适得其反——我们的交流。在处理重要的人际关系时,我们越是追求效率,反而越容易遭受痛苦;处理棘手的问题时,越是追求速度,反而越容易弄巧成拙。

人际交流若要富有成效,正确的做法恰恰要和追求效率背道而驰。有效的交流,意味着能简单地走进他人的生活,真挚的关怀需要日积月累,不能只凭三分钟热度。相交不能匆匆,相谈遇阻更不能匆匆。

询问我们的孩子、配偶、朋友,以及其他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的人,他们在想什么,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通过询问,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花更多时间只是和他们轻轻松松地在一起,不一定要做什么,同样也很重要。当大家都从容不迫,我们就能在更深层次的交流中发现宝藏。

如果我们想要建立情感连接,我们必须辨别哪些事情有价值,哪些事情只会分散我们的精力。歌德说过:“最重要的事情绝不能受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摆布。”我们不能只按着时间表过日子,如果时间表太过教条,生活就没了余地,我们就没有时间和空间来品味人间的快乐和真爱。时间在任何关系中都是无法替代的,但只是花费时间依然不够。关系的出现要靠有意为之,要真正关注对方的独特性和需求。

真正美好的关系是匆忙不得的。人们为了构建它,要付出种种辛劳。如果在一段关系中没有了耐心,那么这段关系的品质也不会高。美好的关系总是构筑于耐心的基础之上,且越是艰难,越要坚守。时间、意愿和耐心,是构成稳固关系的主要成分,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经受得住不可避免要到来的暴风雨的考验。沟通困难只不过是困难,困难时期能够坚守,有价值的关系就会变得更有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小的情感沉淀会积累出巨大的情感储备。

【9】尊重——有效人际关系的基础

如果我们能够在争论中保持对对方的尊重,那么就有机会展开一场实事求是的、健康的对话。对任何一类关系来说,尊重都是润滑剂。当人们相互尊重的时候,所有事情都能进展流畅;但没了尊重,事情总是磕磕绊绊。

尊重是有效人际关系和强大沟通能力的基础之一——同时,也是处理高难度对话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尊重,至少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学会尊重自己。
2.培养对他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就意味着要为自己设立健康的界限。不再不假思索地顺从别人,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做什么,而不是由别人决定。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学会说“不”。我们需要注意自己对自己所说的那些关于自我评价的话。如果产生了消极的自言自语,我们需要控制那些消极想法,并扪心自问它们到底是否准确。如果不是,我们就要摈弃那些消极想法,回归本真。

如果我们能够在争论中保持对对方的尊重,那么就有机会展开一场实事求是的、健康的对话。当我们烦乱的时候,很难做到这些。但尊重是一种选择,即便情绪再激烈,我们也可以选择尊重。如何才能自觉自愿地尊重他人?我们首先要确定没有将他人非人化,我们应该将他们看作真实的、不完美的个体,换句话来说,他们就和我们一样。越是重要的关系,尊重在交谈中就越重要。为了扫平沟通障碍,我们要把彼此当成队友,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尊重让我们同心协力去对付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对付人。

【10】营造安全感

当别人感觉到你是在真诚地关注和关心他们时,安全感就会增加。“悬念和恐怖不能共存。”悬念构建缓慢,而恐惧则要直截了当和出乎意料。飓风属于悬念,地震属于恐怖。

在一段关系中,当安全感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任何事情都好办;当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挑战。安全感是人际关系得以健康运转的基础。每当开始一段新的关系,我们会先判断这段关系是否安全,一旦做了决定,那决定就成了滤镜,此后我们就会通过滤镜来看待这份关系。而且从那时起,我们也假定那些滤镜都是准确无误的。

当一个人的需求能借由另一个人得到满足,且是相互满足,这段关系就是安全的。人们只有在知道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价值是分开的时候,才能在彼此的关系中找到安全感。如果他们知道即使自己把某事搞砸了,我们依然会接受他们,他们就不会在彼此的关系中失去安全感。

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不完美的人彼此真诚相待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试图让另一个人变得完美,或者将他们修正成我们心目中的模样时,我们实际上就破坏了关系的发展。

界限并不是不信任的标志,它是保持人际关系健康的一个工具。和自己在乎的人相处,要防止外部力量把我们分开,也要各自看管好自己的内心。不公开讨论敏感问题,对另一个人生气的时候不寻求外部支持,有话要和对方说,而不是对其他人抱怨。

高难度对话的技巧
当对话开始变得艰难时,别让问题挡在两个人之间,我们要一起努力,共同解决问题。
不要指望别人去改变,我们可以敦促他们成长,但要让他们知道,不管他们是否改变,我们都接受。
就算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也要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我们不能让问题破坏关系。

【11】消除畏惧

要使关系健康运转,唯一的途径是互相看重对方作为人的真正价值。要让本质决定我们的价值,而不是外在。当我们畏惧某人的时候,通常并不是因为他们说了什么或是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言行的理解。我们会假设对方是怎样感受的,却并不去深究自己的假设是否真实可靠。

书写和沉思能让内向的人有机会先行思考,然后没有顾虑地顺利做出反应。

当我们感到悲伤、疯狂、紧张或失控时,我们应该做两件事:
1.把消极的想法写下来(这样就可以将它们带离我们的脑海)。
2.扪心自问,这些都是真的吗?

【12】践行倾听

吸引别人注意的最好方法是倾听,当一个人首先真诚地对另一个人感兴趣的时候,他就本能地想要听听对方的话。所以,关键是要少说,而不是多说。安静地倾听。

人们渴望被倾听,当他们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时候,有人愿意倾听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是有价值的。如果人们不自信,他们可以在说的过程中,从别人的倾听里汲取信心——直到找回自信。

1.我们为什么不倾听
我们相信自己是对的。
我们认为问题出在别人身上,是别人的错。
我们害怕被批评。
我们觉得自己理应受到优待。
我们担心一旦承认自己错了,就意味着自己在这场争论中失败了。
我们想要事情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我们想的比他们说的要快。

2.怎样才能学会倾听
很多人形成了一种完全无效的对话模式:
一个人在说,但另一个人在准备自己的回答。
第二个人给出回答,而第一个人又在一门心思地准备自己接下来的回应。
第一个人回答后,第二个人又在一边听一边准备回答⋯⋯
这个模式让谈话的有效性呈螺旋式下降,逐渐趋于无效。人们都一直在说,但没人在听。

为了学习更好的倾听,我们需要真诚地把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对方身上。我们没用心倾听,是因为我们在想办法去反驳他们的观点;我们用心倾听,仅仅是为了了解对方的观点。在一场对话中,我们应该多一些这样心无旁骛的倾听。

想要沟通得出全新的结果,我们就要采用新的谈话方式,包括以下内容:
倾听。
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关注别人的反应。
不要揣测别人的想法。
练习不做过多解释。
用一个问题来推进谈话。
请对方解释问题以加深理解。
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总结一下对方说过的话。

当一段关系比一个问题重要的时候,倾听是通往真诚连接的最快途径之一。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书摘】高难度对话《跟任何人都聊得来》精进版(中)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