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一曲红楼多少梦

於 恢

我从小就喜欢读《红楼梦》,年龄越大就越是丢不掉。《红楼梦》虽然不是言情小说,但是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能引起共鸣的就是里面的婚恋悲剧。

《红楼梦》的故事荡气回肠,就连小孩子也会感动得不住叹息。我有一个女学生,平时很爱看书。有一次,因为我跟她讲诗词时引用过《红楼梦》里香菱学诗的故事,所以她对《红楼梦》就产生了兴趣。我就让她试着去看,看她到底能不能看懂。她看了之后又来问我,我给她讲的时候她几乎都能听懂,虽然她只有十岁。后来她就把家里的《红楼梦》带到学校,她说,本来她爸爸不让她看,说她看不懂,不过她爸爸听她讲过之后就把书拿给她了。我就问她:“是不是你爸爸觉得你比他都看得懂?”她点着头说:“是。”

我去她家里时,还被她妈妈“质问”了一顿。她妈妈说,孩子还小,不适合看《红楼梦》。我就说,我不认为什么年龄就只能看什么书,只要看得懂,就应该好好看。后来我跟这个学生说:“你以后肯定会对《红楼梦》特别感兴趣。”她说:“我现在就对《红楼梦》很感兴趣。”

她在看“西厢记妙词通戏语”时,说这一段很好看。她问我:“为什么那个时候不能看《西厢记》?”我就说:“就像现在的家长不愿意让学生看《红楼梦》一样。”她问为什么,我就说:“因为里面有所谓的谈情说爱的内容,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看这些——其实这些事情你们都懂。我也是从小就看《红楼梦》,看《红楼梦》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尤其是语文老师,如果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那可真是说不过去。”

听说她在家里看电视剧《红楼梦》时,还被妈妈骂了一顿。她妈妈只让她看一些所谓对学习有用的东西,但是那些读物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也实在有些肤浅。既然这个学生对《红楼梦》有兴趣,为什么不好好引导呢?

回想起我上学的时候,家里只有一本《红楼梦》。因为无书可看,所以就只得看这本《红楼梦》。看过之后,觉得这部书着实好,从此就迷上了《红楼梦》。成年之后,每当自己情绪低落的时候,我都会翻开这本书。年龄越大,对这部书的理解似乎就越深刻,每当重读里面的故事时,我总会想到现实中的人和事。

我最喜欢的就是“红楼二尤”的故事,每当我给别人说起《红楼梦》时,我总会提到尤二姐和尤三姐。尤二姐吞金自逝,本身就包含一种深沉的讽喻:本是嫌贫爱富,嫁给了富家公子,结果却死于追逐中的黄金。尤三姐一心要嫁的柳湘莲,也并非一个清白无瑕的好男子,不过是错看了罢了。三姐含情自尽,尚且与湘莲一诀:“前生误被情惑,今既耻情而觉,与君两无干涉。”所以前人评论道:三姐项下一横,是绝情,乃是正情;湘莲万根皆削,是无情,乃是至情。生为情人,死为情鬼,故结句曰,来自情天,去由情地,岂非一篇尽情文字?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的奇就在于一些人所谓的“平淡无奇”。作者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所以作者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寄托了自己对于往事的追怀与感慨。这就是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的“平淡美”,越是“平淡”的故事就越是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在书中也指出了导致贾家败落的原因,那就是骄奢淫逸,坐吃山空。秦可卿建议在祖茔附近多置些田庄地亩,探春计划兴利除弊,开源节流,这些都是作者对于往事的一番悔悟。

作者的文笔确乎不同于常人,他在写丧事时写得很热闹,写省亲却写得很悲凉。写元宵节时,整个贾府如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写中秋节时,贾府已经开始衰败,字里行间透露着一股悲凉的气息,直看得人双泪欲落。一部书能使读者落泪,就一定是一部好书,是一部能陪伴人一生的好书。

《红楼梦》没有写完,正是残缺的美才让世间产生了“红学”。如果作者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没有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痛楚,那么世间也不会产生出这部名动天下的巨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一曲红楼多少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