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静静的阿勒泰》读后感

原创 wuchiblue 任瑞读书会

《阿勒泰的角落》读了两个月,两个月的时间内,乡镇村“两委”换届工作基本结束,我在边学换届政策,边深入村组参加换届选举的同时,随身携带着李娟的这本书。只要有空,就翻开来读一篇。读得如此慢,因为时间少,也因为舍不得。是的,一本喜爱的好书,我没有办法去快速阅读。就像喜欢的人一样,一点一滴的了解才会真正打开心扉,深入骨髓。
静静的阿勒泰,那里的每一条河,每一座山,每一晚的月亮,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是治愈救赎我的良药。只要翻开书,就能顿离尘世,放空自己。文中“孤独”与“寂寞”是高频词汇,也是最触动我的词眼。作者跟随母亲辗转于新疆一个又一个遥远的小镇子、小村庄,用她细腻的文笔写出了每一段切实的经历与感受。和我所在的小镇是如此相似,我的小镇也远在陕北之北,大漠边缘,虽然这里人流量比之阿勒泰地区要多得多,可我,也是一样的孤独,一样的寂寞。人在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这般的孤独与寂寞呢?寂寂等待的时候?举杯痛饮的时候?一个人没有办法独处的时候?总之,当下的我,意识到了这种孤独与寂寞。
所以,作者笔下的一字一句都触动我心。那个看着她拉面的男人,偶然经过,推开门,就顺理成章地坐在那儿,兴趣盎然地看着她手忙脚乱地拽、摔、揉、拉一团面。就那样看着她,会大笑,但不语。最后吃完面就走了,从此再也没有相遇。在那个安静偏远的小村庄里,几个月也不会有人去登门拜访,于是作者低诉,“我也想一家一家推门进去看看有没有人。如果有人,我也会靠在人家门口看半天的,不管他在干啥。真寂寞呀。”
我去白家山村下乡的时候,遇到过一个正在砍柴的人,一大堆木头摆在面前,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柴堆得高高的,他低下头,就不见了影踪;抬起头,只见满脸的胡须,蓬乱的头发,我使劲看,却看不出年龄。他也看我,可是看一眼又低下头砍柴去了。十多分钟,安静的村庄,湛蓝的高空,门前的一块空地上,我站在离柴堆五米远的地方,想起了那个看着李娟拉面的人,他和我是一样的心境吗?这个小村庄,也不住几十个人,远在大山深处,满眼是绵延无际的黄土高原。北风呼啸,转身离开之际,他依旧在那里,日日夜夜,如我在我的小镇。哦,虽然陌生,但心灵触动之时,那是孤独寂寞的影子。
我最喜欢那段有林林的日子,在遥远的巴拉尔茨,两个同样孤独的人遇见了爱情。纵然是漫无边际的等待,但只要能再相见,等待就充盈着幸福。她坐在他的大卡车里,每次他扭头看过来的时候,心里忍不住的欢喜。哦,这让我想起了你,一同前行时,也会禁不住地叹息,怎么没一会儿就到地方了?当你回过头来时,我也会惊慌失措,忍不住偷偷落泪……
我热爱这充满人间烟火气又灵动欢快的文字。那遥远的牧场,遥远的裁缝铺,和我的遥远的古镇又有何区别呢?此刻,一个人坐在单位五楼的大会议室里,灯下的光聚焦在书中的每一个文字上,我知道,我在读阿勒泰,也在读我自己。这世界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我看到的、所感知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孤零零的我……”无论是谁,都带不走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静静的阿勒泰》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