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名著速读: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写作背景/读者评论/名言佳句

第1页 作者介绍
作者:库珀,J.F( l789-1851),小说家。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

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库珀斯敦。

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

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第2页 内容概要
1757年,英法这两个在欧洲大陆结下世仇的国家,在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上又在进行一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在哈德逊河西岸,居住着一个只剩下三个人的印第安部族-莫希干族,父亲金卡加、儿子安卡斯和白人养子霍克依过着传统、安宁的游猎生活,他们敬慕神灵,只为生存而狩猎。但英法两国为了自己的私欲,将各印第安部族也拖上自己的战车,使各部族陷入灭亡的绝境。

登肯少校带领一队英军士兵护送门罗上校的两个女儿可娜和爱丽丝与其父亲团聚,休伦族的马瓜是他们的向导,马瓜的妻女早年被英军所杀,对英国人的仇恨已在其心中埋藏多年,马瓜将英军带入休伦族的伏击圈,在可娜面临危急之时,被路过的那达耶父子所救,并将其一行送到可娜父亲所在的威廉亨利堡,使其父女团圆,经历了共同的磨难后,丘比特之箭已射中了可娜和霍克依。

此时的威廉亨利堡已被法军围攻多日,危在旦夕,为免被全歼,英军只能同意交出城堡,全军撤离,在途中英军被马瓜所带领的休伦战士所重创,可娜姐妹再次被霍克依父子所救,逃亡途中他们被休伦人追上,为了保留生存的希望,霍克依忍痛与可娜分别,并叮嘱她:“无论如何要活下去,我会去找你,无论要多久,无论要走多远,我都要找到你。”然后消失在瀑布下。

次日,霍克依到休伦族的驻地请求其酋长释放可娜姐妹,登肯少校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可娜的自由。最终,在高山之巅、在绿荫之下、在悠扬的琴声中,三个莫希干人与马瓜进行了一场了断恩怨的决战,每个人都勇敢的直面自己的命运。

第3页 写作背景
《最后的莫希干人》被认为是库柏代表作《皮裹腿故事集》中最出色的一部。故事发生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英法两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七年战争”的第三年,地点是在赫德森河的源头和乔治湖一带。当时,这儿是一片腥风血雨的战场。

小说以威廉・亨一场场利堡司令孟罗上校的两个女儿科拉和艾丽斯,前往堡垒探望父亲途中被劫持的经历为主线,展开了在原始森林中追踪、伏击、战斗等一系列惊险情节的描写。

主人公纳蒂・邦波,此时已做了英军的侦察员,并已获得“鹰眼”的绰号,他和他的老友莫希干族大酋长“大蟒蛇”钦加哥,以及钦加哥的儿子“快腿鹿”恩卡斯挺身而出。为了救出姐妹俩,和劫持者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斗争,其间穿插恩卡斯、海沃德与科拉姐妹的爱情故事,并通过对话等描写忠实再现了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小说的高潮也是尾声,是一场激战。姐姐科拉为修伦族战士所杀,恩卡斯为救科拉死于麦格瓦之手,麦格瓦被鹰眼射杀,海沃德将艾丽丝安全送回英国殖民区,而最后的莫希干人——钦加戈则在鹰眼的陪伴下孤独地生活在美洲丛林中 。

第4页 读者评论
1、 库珀向读者宣示了土著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作为北美移民的原住民,曾经创造辉煌美洲文明的印第安人由于大量欧洲人的侵入却无家可归。他们被迫向西迁移。他们的文化由于外界的冲击正在不断被稀释而很可能会逐步消亡。

2、重写那段历史,库珀表达了他对印第安人的遭遇的同情,同时给了印第安人以及全世界一个警训,警示印第安人和其他正在被外来文化,语言和习俗同化的部落或国家。如何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护本民族文化? 3、在血腥的厮杀和浪漫的爱情背后,作者其实想表达的是一种自由。在充斥仇恨、凶杀、贪婪、欺诈、愚昧的世界,三个莫希干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能认识到这些,却同时也知道自身的无能为力,所以他们只能在他们小小的能力范围之内,保留住那么一丁点的纯贞。

第5页 名言佳句

1、昂首吹奏仙人曲,跪地只为碗中食。

2、狗是从来不说假话的,可是什么时候听说过狼说真话?

3、我们大家所崇拜的上帝,虽然名称不同,但他一定会记住她们的善行;总有一天,我们会不分性别、不分地位、不分肤色地,全都聚集在他的宝座周围,这种日子是不会太远的。”

4、别只根据匆匆一面,见了使人上当的外表就草率地下判断。

5、一个人心安理得地死去,要比活着一辈子受良心责备强。

6、难道就因为这人的举止和我们不一样,他的皮肤黝黑,我们就不信任他吗?

(未完待续)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名著速读: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写作背景/读者评论/名言佳句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