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活着,以及想象一种选择——阿巧《大掌柜,二少爷,三公子》赏析

这无疑是一篇好看的小说,仅以三个人物绰号粘贴的标题,就夺人眼球,更不用说各个人物曲折跌启风景各异甚至略带传奇的命运故事。更重要的是,小说不只好看而已,读完这些以平静真实的笔调讲述的凡人俗事,我们似乎不得不掩卷叹息,陷入对人生际遇和生命意义的深层思索。而这正是这篇小说生成的起因和落点,是小说作者的故事设置背后所藏的文学立意。

小说好看的一个明显的牵动视觉的特点是具有浓重乡土气息甚至泥土味的话语风格,尽管小说作者是一个擅长写诗和抒情的年轻女子,这当然出自于作者切不断的乡村根脉。这种泥土味的叙述使笔下的人物和事件可感可信,以其真实的面目波澜不惊地营造出明显的审美效果。例如小说对“大掌柜”形象的描述——

大掌柜真名叫贾有礼。中等个子,小眼睛,阔嘴巴。脸蛋上长一颗凸起的黑痣,痣上有条长长的毛。一激动,或者一生气,那颗痣就突突的跳,那根毛也就随着痣的跳动而抖动。他平时说话慢条斯理,走路不疾不徐。要是去地里干活,他总是把两只手背在身体后面,抬头挺胸走在前头,他老婆阿满扛个锄头,提个荊笼跟在他后面。村里人都说他像个甩手掌柜,就给他起个绰号叫贾大掌柜。

对“二少爷”贾有智的描述——

他沿着山路朝前走,瞧见路边有人种的南瓜,便从书包里摸出削铅笔的小刀,在南瓜上旋个坑,脱下裤子,对准坑拉了一泡屎,然后恶作剧一样,把旋下的南瓜块再塞上去。他看看自己的杰作,咧嘴一笑,扬长而去。

小说的语言着墨紧贴人物和故事的本色,表现出作者在质朴叙述驾驭上的娴熟机巧的能力,许多造句和修辞闪烁着一种亮色,让人过目难忘欣然击节。例如——

等处理好大掌柜父子的后事,阿满整个人都变了,活脱脱成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

作者将眼前的女人阿满和有着如此遥远时空距离的祥林嫂穿缀在一起,不仅产生了关于女人命运的撼人效果,在艺术审美上,也让读者欣赏到作者高超的想象力。

再如写二少爷的一段——

农村有句老话,说男人是耧钱的耙子,女人是装钱的匣子。

村里人就论:二少爷是少爷身子奴才命。

其实写女人骂俏的段落尤其精彩,有点像电视剧中某些女人镜头——

嘴通袖筒,乱嚼舌根,有本事,你也去找呀。

贱货,不要脸,只会偷人。

就你这种没见过世面的贱人,贴金包银都没人要。

作者含而不露的叙述修辞甚至让人拍案称绝,例如作者对“大掌柜”的老婆阿满的描述——

这阿满人勤快,老实,不爱说话,见人就抿嘴一笑。

音容笑貌,仅此而已。然而又并非仅此而已,作者写阿满经历生离死别而慢慢的缓过劲来的时候,又写到——

阿满不说话,点点头,抿嘴一笑。

前后两个重复修辞的“抿嘴一笑”,几乎未做任何浮艳修饰,就将阿满的形象性格表现得维妙维肖,跃然纸上,可谓神来之笔!

现在该说说这篇小说故事背后隐藏的思想立意了,也就是关于小说的题旨,小说的教化所指和社会价值。

很显然,小说讲述了一个家族三个家庭的人生故事。第一个家庭在遭遇了巨大灾难和打击后,在这个章节旳结尾处有这样生动的记述——

大掌柜的母亲对阿满说:日子再艰难,也要向前看。就算是一棵狗尾巴草,也有一颗露珠滋养着。

第二个章节写二少爷和老婆秀儿的家庭故事,结尾有这样一段——

有人私下里议论,说二少爷的儿子糟蹋的女孩子多了,缺德,说不定被人杀了。

这消息是真是假,没人知道。

一个人,不管生存环境有多恶劣,都要守住做人的底线,都要积极向上。

第三个章节写三公子和老婆青叶——

儿子终于要娶亲了,这年头,农村孩子,娶媳妇多不容易呀,光彩礼就是十六万八千,还有车子,房子,金首饰。不管咋说,孩子要成家了,再难,也得硬撑着……

接着作者以第一人称借此做了评价——

人的一生,真的挺不容易,再艰难,也要努力活下去,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现在这篇小说的三段式讲述终于水落石出地显现出其立意轮廓和津要所指了:三个家庭的命运、出路和结局大不相同。“大掌柜”的家庭故事很像余华的小说《活着》,或者说有点像余华《活着》的另一个版本另一种举例。第二第三个家庭故事其实是“活着”这个小说关键词的内涵延续,讲的是有关“活法”的故事,亦即“怎样活着”和“应该怎样活着”。这使小说在讲述真实平凡故事的时候给小说的阅读价值赋予了感人的正能量,产生了积极的教化作用。读完这篇并不算长的好看小说,不能不激起我们思想和情绪的浪花,不能不使我们油然审视“活着”的意义,从而给我们以顽强和韧性的精神灌注。面对小说的人物故事我们会深陷这样一种思索:想象一种选择。我们会感慨于三个家庭三组人物对自身命运的各自选择,而对于小说之外的人们和家庭以及我们自身,我们同时也在想象应该有一种怎样的道路选择。而这,正是小说内核的精到之处。

当然,小说尚有不足之处,给人留下干练之中略嫌稚嫩的感觉。小说第三章节的人物故事缺少了前面的曲折、生动和精彩,未能将整体效果推向高潮,出现了强弩之末的颓势。也许这是作者在情节配置上的偶然疏忽,其实小说写手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施展虚构的技巧是创作的重要手段。如果在第三章节再做一些艺术真实之下的大胆虚抅,继续发力于人物故事的跌宕和惊奇,小说便会更加精彩而如洪钟余音,当然这只是小说美玉之美的一丝瑕疵。
本微信公众平台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汉江人物档案

唐光中,网名一江春水。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民协专家库成员、汉中市作协、音协、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民协第一届副主席,汉台区政协第十一届常委。出版多部散文集,主编或责编10多部文化书刊和大型典籍。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活着,以及想象一种选择——阿巧《大掌柜,二少爷,三公子》赏析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