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素其位而行 -《传习录》

《传习录》中,有一则王阳明讲学时发生的事情,读来颇能令人深省。
有一个下层官员,长期听王阳明讲学,内心有所触动,但联系到本职工作,随之也产生了困惑:“先生您讲说的的确精彩,可是我每天有那么多的文件、案件要处理,任务极为繁重,哪有时间去做学问呢?”自然,他这里所说的“学问”,是由听王阳明的学说生发出来的,不是一般的获取知识,而是关于致良知的学问。
王阳明是这样回答的:“我何尝教你放弃了文件案件而悬空去讲学呢?你既然有断案上的事情,那么,就应该从断案的事上来学习,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当你判案时,不能因为对方的无礼而烦恼;不能因为对方言语婉转而高兴;不能因为讨厌对方的请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求而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烦冗而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别人的诋毁和陷害而随别人的意愿去处理。凭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判断就是私,唯有你个人清楚,必须仔细省察克治,唯恐这颗心中有丝毫偏离而枉人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文件和诉讼,全是切实的学问。如果抛开事物去学,反而会不着边际。”

可以看到,王阳明的教诲极有见地。他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层次,是可以不断地提升的,归结到他的学说上,就是一个人的良知,是完全可以得到完备的。只有达到这个层面上的人,才是“圣人”,才是道德完善的人。但这样的人,不是凭空而来的,他需要不断地“格物致知”。只有不断地格物,才能让这颗心得到端凝、中庸,才能在处理世事时做到不偏不倚,才能随机应变地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扰而不至于失去恒常,才能做事情的主宰而不是被外物所役,才能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一个天然本真高明的自我,才能拥有纷扰变幻的杂乱世相中的自由,并最终达到“致知”的高度——保有自己的良知。
与其他理学家的悬空格物相比,王阳明要务实得多,他的“格物”,是落在具体的事情上的,也就是说,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你是在你所从事的各种事务上来修炼自己的,你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最好的提升自我的机遇和手段,重点在于你要珍惜机会,很好地把握。这种把握,是一种积极的把握。只有完成这个过程中了,才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程度。

在“良知”尚未完备、修养尚未至善的情况下,在做事上的投入,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显得既专注,又疏离。所谓专注,指做事的专注。从这一个案例上完全可以看到王阳明对做事的态度:事情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你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致良知的大道;你的做事,未必是完美的,所以,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向着完美的方向发展;你在学习做事,但归根结底,你是在学习做人,是做事成全了你,所以,做事的态度,最终也就决定了你的高度;做事,最忌讳的,就是凭借个人好恶和意愿,你要“就事论事”,应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而不能掺杂进个人的私欲和主观判断,说到底,就是要忠实于你的职业本身,忠实于它的性质,它的底蕴,它的真谛,它的内涵。
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做事,那么,他就仅仅作为事情的奴隶而存在,谈不上高度和深度的。所以,有必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疏离。也就是说,要部分地让事情外在于你本身,你还要保持一定的清明。那么,保持这点清明来做什么呢?用王阳明的说法,就是要“省察克治”。“省”,指内省,要不断地对做事的那个自己进行反省,看态度如何,方法如何,心性如何,效果如何;“察”,指检察,要周密地思考自己的所做所为,是什么思想支撑的,是什么理念支配的,是什么方向决定的,是否有不足和漏洞存在,如果有,应该如何补足,如何矫正;“克”,指克己,也就是克服私欲,这一点很难做到,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有一个“我”在里面,无论什么行动,往往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主观色彩,这样,势必影响到对规律的遵守、对内涵的把握、对价值的尊重、对节奏的操持,做出来的事,就是不完美的,所以,要努力保持清醒,跳出“私欲”来做事;而“治”,就是修整,就是疏通,也就是要看到不足要及时、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姿态,做一个趋于完美的自己来做趋于完美的事情。

王阳明的这个提法真是高明。人,那是要学习的,而且是要终身学习的,但在一般人的眼里,所谓的学习,就是指读书,就是指做学问,就是指向其他人借鉴经验,就是指通过进修获得自己不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但王阳明也好,传统儒家的思想也好,却认为,时时处处都存在学习的机会,学习的概念要广泛得多,远没有我们理解的这么狭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事上学习。用王阳明的说法,就是在事上磨练。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效果;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在他的不同时期也会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他永远操持着固有的想法和方法。但我们要看到,生命最需要的,是不断地填充,不断地丰盈,没有人会在原地踏步。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衰退、意志的消磨,一个不懂进取、固守墙垣的人,拥有的,肯定是退步。而只有坚持学习、磨练于事的人,才会“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每天焕发出一个新的自我,每天获得新鲜的知识和体验,每天心灵都能得到丰沛的养料。这样的人,势必会充满旺盛的活力,势必会获得甘甜的幸福,势必会延长生命的轨迹,势必会扩大生活的外延。

因此,能在事上磨练的人,就具备了这样的姿态:他永远没有重复,也永远不会体会到事情的枯燥乏味。他去年的做事,和今年的做事,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他已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今年,他同样在事情上学习,这又决定了他未来的姿态。而他一直以来坚持做的,就是不断地思考事情的性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形象,不断地探索最佳的路途。事情越做越完善了,而他本人,也越来越臻于完善了。怀抱的是修养提升自我的目的,一切形而下的东西,都作为外在而存在,都作为手段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是超越于事情本身的,也是超越于所处的环境的。
这一点太重要了。当一个人达到做人的极高境界之后,他就对外事外物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环境的异同,他人的意见,事情的变化,都在自己完全的掌控之列,从而具备了一种自由的态势。关于此,王阳明说:“人只贵于自修,若自己实实落是个圣贤,纵然人都毁他,也他不着。却若浮云掩日,如何损得日的光明?”恶劣的环境、别人的毁谤、事情的纷繁,恰恰更能成全自己,更能体现出自己的修养。这样,对于王阳明这样的人,做官,就是个政治家;思考,就是个思想家;教学,就是个教育家;打战,就是个军事家。拥有厚实的资本,自然无往而不利。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我们会注意到,古代通家特别多,他们好像什么都会,而且无所不精。比如王维,是诗人,是画家,而且还是个音乐家,对佛教也比较精通;苏轼,是诗人,是词人,是散文家,是书法家,是美食家,更是个好官员。在一般人的认识中,他们是先修炼,刻苦地修炼,然后出成果;其实,哪怕是技艺才能,他们也是在事上磨炼的,做什么事,就认真细致地做,就竭尽全力地做,就殚精竭虑地做,就全部身心地做,就废寝忘食地做,是自己成就了事情,也是事情成就了自我。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检视,既在事上磨砺,又在事上提升,事情最终的完美,只是个结果而已。如此来看,相比自己的心头最紧要的事,那些势必获得的荣誉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绝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务外游不如务内观”。于是,最终会出现“超乎象外,得其环中”的人生境况。《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这话如同天籁流香,空谷传音,悟透后,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人将“素其位”解释作“安于现在的地位和环境”,大概不是特别准确。“素”的本义是白色的生绢,引申为白或空,又引申为平素或素常。“素其位”,一个修养崇高的人,将那生活的位置看作一片空白或者像平常一样,该怎么来,就顺应它,就因势力导,就运斤如风,前提自然是一个丰盈而伟大的自我作为坚强的后盾,并且这样的位置更能使你丰盈而伟大。如此来看,环境处境,根本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只因为你有着强大的内心,有着坚定的追求,有着高远的目标,有着高明的认知,有着丰厚的能力。
因此,抱怨环境、抱怨事情的人,首先是不自信的人,是不懂得环境、事情存在的意义的人,是不懂得从环境和事情上提升自我的人。如此,环境和事情又如何不辜负他呢?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素其位而行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