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登岳阳楼,抒家国情怀

原创 村野樵夫 樵夫笔记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名满天下,引无数迁客骚人竞登此楼。

先有洞庭湖,后有岳阳楼。洞庭湖古称云梦泽。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卧蛟藏龙,还跟湘君有关系。传说湘君抑或湘夫人者,尧之二女娥皇女英,舜妃者也。湘君没于湘水,泪洒斑竹,《山海经》描述了她们在湘水和洞庭湖里兴风作浪。她们出入总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仿佛要把怨气洒向人间。

岳阳古称巴陵郡,岳州。先有州后有楼,楼以州名,州以楼名。此楼位于岳阳古西门城头,临洞庭,瞰长江。最早三国鲁肃练水兵于此,兴于唐,盛于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

此楼一而再,再而三或毁于火灾,或毁于兵戈。岳阳楼几毁几建,风格各异。纵观历代岳阳楼,惟宋代之楼雄奇瑰丽。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它是唯一保持原址原貌的古建筑。

为何天下文人墨客会聚此处,范公在《岳阳楼记》中写了原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长江自古为水上交通要通,船舸往来,不绝于江,商商贾旅客,由江入湖,下船登楼,再赴岳州城休整。

看岳阳楼,我认为当从水上看,其才显雄伟。若在岸上观之,跟高楼大厦相比,岳阳楼就显得非常矮小。登岳阳楼,不仅在于目睹湖光山色,更在于体会范公名篇。

北宋的范仲淹应滕子京之约作《岳阳楼记》,他并未亲临洞庭湖,来过岳阳楼,竟然凭观画写出千古名篇,令天下到访此楼的名士汗颜。其作情景交融,满含忧乐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多少后人心中的航标。楼以文名,文艺楼传,从此岳阳楼声名益著,远播四海,令文人墨客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滕子京与范仲淹为同科进士,宦途好友,因修岳阳楼而名扬海内。为解决修楼的资金来源,他采用了一个今天看来是违法的办法,即以捐代债,州民将债务捐给官府修楼,就不用还债了,还有建楼之功,一时满城捐资踊跃,钱库充盈,因而岳阳楼修得富丽堂皇,独领风骚。

我前后两次登岳阳楼。首登岳阳楼,睹洞庭烟波,温范公名篇,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快哉乐哉也。洞庭湖是湖北湖南的地理分界,又是长江自然之分洪区,今天看到的洞庭湖与岳阳楼,与宋朝时大不相同,湖区缩小,湖水变浅。而楼是清代的,在现代建筑衬托下,少了伟岸,多了隐幽。

再登岳阳楼,仰千年雄姿,吟范翁名篇,看湖光船影,抒家国情怀,感平生抱负,奈何忧患之情挥之不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从古到今都是高官大吏们应当思考的吧。我来过岳阳楼两次,是否应该像文人骚客面湖吟叹,描绘一番胜景呢?还是像范公所言,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乎?

赞(1)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登岳阳楼,抒家国情怀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