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生之欲》影评《》影评 - 不知道乔布斯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黑泽明/生死
IMDb 8.2
不知道乔布斯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他有一句名言:“If today is your last day.”
生之欲
生きゐ(1952)
导演:黑泽明/编剧:黑泽明/小国英雄/桥本忍/主演:志村乔/千秋实/藤原釜足/片长:143分钟/123分钟(瑞典版)

生命多短暂,少女快谈恋爱吧。

《生之欲》是黑泽明最高明的杰作之一。黑泽看起来似乎将自己所持有的对主题的感情及技术的一切统统投入到这部电影中。换句话说,《生之欲》像是集黑泽电影之精华于一身的作品。
粗略地说起来,这部电影拥有4个主题。
其一是生与死的问题。亦即人应如何生存、如何生活,才能安心死去的问题。
其二是官僚主义的问题。亦即衙门为何不负责任、不讲求效率,有强烈的本位主义。做官的为何对上级畏缩而对百姓漫不经心呢?
其三是亲子两代的断绝问题。老父知悉自己患了癌症将不久于世,首先就想告诉他最亲爱的独子,想让他也能同担忧虑,但儿子却只是考虑到如何用父亲的退休金去盖一栋可以让他们小夫妻享受的理想住宅。如果父亲不答应,儿子就说出要分居的不孝之言威胁父亲,最后不得不使父亲放弃了依赖儿子的念头。
其四是横溢在战后且尚在复兴途中的日本社会新活力,这可否称为主题尚有些疑问。具体而言,这一点是在主角排遣苦恼的途中被一位偶然遇见的小说家带去欢乐街寻欢作乐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乍见之下,像是极度低贱而颓废情景的连续,但电影中刻画的却是想将战争时所受的痛苦都用玩乐的方式来弥补似的拼命寻乐的情景。而这就是20年后被称为“经济动物”的日本人的原型。
当然,这4个主题的中心点在于第一个生死问题,并借由其他3个主题来支持增强,而对于第一个主题的理想主义而言,它是借“现实不就是这样吗”的发问型态提出来。亦即3个次要主题有机地纠缠在一起后,集结于生与死的大主题。但虽说是次要主题,各自却都可独当一面构成一部电影的主题,导演就是通过对3的次要元素全力以赴的描写而将中心主题凸显出来的。
一些住在肮脏污水沟旁的主妇们到市公所陈情,希望把污水沟掩埋后变成公园,市民课、防疫课、土木课、防疫课……之间相互推诿,把她们弄得团团转。对于衙门里做事的官僚习气而言,没有比这一连串的场面,更具有简洁而辛辣的讽刺意味了。在主角死后的守灵会上,市长助理的自我辩护与各课室主管那种阿谀逢迎的肤浅,如此强烈攻击官僚主义的戏剧并不多见。但黑泽明在此并不单单着意于攻击官员,他想着力表现对整个人类而言,把工作化成惰性时的恐怖及生存的虚无感。
亲子关系断绝的主题亦然。每当父亲想向儿子诉说自己的苦恼时,儿子夫妇就先发制人地阻止他发言。父亲只有在无言中难过地回想起那个即使不说话也能彼此信赖的儿子的青少年时期。能用这样一连串短暂回忆的镜头,将羁绊人类的这种无能为力的伤心,毫不难为情地从正面真挚歌颂的电影,已属罕见。然而电影还将父亲权威的急遽失落与小家庭主义的抬头等战后日本社会变迁的重要课题,也鲜明地表露了出来。
作者并不是感伤地说父子之情的挽回,或是指责年轻一代的利己主义。作者在此要求主角的,只是要他摆脱对这些事情的牢骚,惟有相信自己,别无他法。
再说另一个“狂热的欢乐”这个主题。主角为求享乐而遍历欢乐街的一连串场面,可说是后来意大利导演费里托尼在他的大作《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 1960)中所描写的主题,压缩成比其不足十分之一的时间而丝毫不逊色的感人场面。
此时的日本电影界正值经济蒸蒸日上的时期,因此具有不惜投入巨额制片费拍摄具有厚度画面的可能条件,但话虽如此说,大家可知在这短短的一连串场面里究竟动用了多少临时演员?比起大型电影,它的人数虽然算不了什么,但要在挤满了寻乐的客人的舞厅、夜总会,营造出中邪似的寻乐的热烘烘的气氛,功夫确实非凡。尤其是在市村俊星弹琴、志村乔唱《风尾船之歌》时的夜总会场面,其前后映像韵律感的转调之卓越,使人不禁暗忖:就算是让孩子们拍摄音乐电影,黑泽恐怕也会有第一流的功力。
当然,导演也并不是简单地在描绘战后一段时期的风俗。这种极其热情的风俗描写,由于主角及导演自身流露出的对生命热情的执着,使其与作品的主题融为一体。
然而这部影片真正的结论,在于除了“像这位主角一样能活得有意义”这种强有力的呼吁外,同时也有“即使无法活得那么有意义,但至少也要对他那样的生存方法保持尊重”这样的低语。并且在这样双重结论的幅度中,蕴藏着孩子们当时的温和性。它绝非单调的道德性说教,黑泽自己也因不知自己是主角渡边勘治,抑或课员日守新一而诚实地感觉到困惑。这种困惑,笔者也不得不与之同感。
另,这部电影所展开的主题与叙述,也重复出现于黑泽明的其他作品中。
(文/佐藤忠男,摘自《日本电影的巨匠们》。)

黑泽明最好的电影。——罗杰•艾伯特
“Kurosawa’s greatest film”
Roger Ebert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生之欲》影评《》影评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