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重 名 杂 谈

李永龙|重 名 杂 谈
重名,就是同名。我们熟知的《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中出现两个孙悟空,令如来难辨真假;孙悟空也能拔猴毛变化多个孙悟空。前者是六耳猕猴在以假乱真,后者仅是自己的化身,这些都非重名。《水浒传》中的两个李逵,是李鬼冒充了李逵,与重名更无任何关系。真正的重名是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人具有一模一样的姓名。本人名字中间的“永”字,当地人读“yǔn”,因而常常有人调侃说我是抗日电视剧《亮剑》中的主人翁“李云龙”,其实这未免有些牵强附会了,不仅字不同,字音也存差异。而有意思的是,2016年江苏省大沙河在清理淤泥时,有人从河中捞出了一块石碑,研究专家发现这块石碑是个墓志铭,上面记载了古墓主人一生的事迹,更加令人惊讶的是古墓的主人竟然叫“李云龙”,与《亮剑》中的主人翁是一字不差。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名。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说“从古至今,同时隔代,重名的很多。”确实,我国的重名现象一直都很突出。例如,成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和古代军事家姜尚,托文王之福,娶了申杰之女申姜。后来,姜尚又把自己的女儿邑姜嫁给了武王姬发,成为了国丈。据《史记》载,周厉王姬胡的王后也叫申姜,生周宣王姬静,姬静娶齐国国君之女齐姜,生周幽王姬宫涅。《搜神记》称,幽王立妃子申国公主申后为王后,《史记》亦载名为申姜。这个申姜既与奶奶厉王王后同姓同名,也与十一世祖武王的岳母名讳一字不差。此外,不仅周宣王的妻子叫齐姜,还有晋文公的妻子、鲁桓公的妻子也都叫齐姜。又如汉代有两个韩信,他们都被封王爵,且结果都于汉高祖十一年被同一人所杀。直到数十年后的司马迁写《史记》时为了避免混淆,才把他们区分为“韩信”和“韩王信”。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重名现象是我国古代人就热衷于取单名惹的祸,殊不知,双字名重名现象也并不在少数。据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前不久爆料,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在地铁上打电话说:刘欢啊,有个外国代表团要来参观,你跟刘德华对接一下。岂料,整个车厢里瞬间就安静了……殊不知,贺院长所称的“刘欢”是一名清华学生,“刘德华”是清华化学系的一位老师。不仅如此,我们常见的还有同班同学重名,也有师生重名,还有夫妻重名者。当然,图谋不轨者利用同名作案而身陷囹圄也不乏其人。

重名现象既有趣,但也可能闹出笑话。唐代狂草大家怀素与玄奘大师弟子怀素不仅因法号相同,且都从小出家,都曾开宗立派,因而被《辞源》(修订本)合二为一,为世人所诟病,并为后人留下笑柄。不仅中国,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时有发生。耶稣的父亲约瑟是木匠与《圣经》里记载的古埃及第十三王朝宰相约瑟重名,不少人都对此很困惑,时常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后来竟有讲道者称:“约瑟从梦中听到天使启示,带着玛利亚和耶稣去了埃及,后来约瑟在埃及当了宰相。”真可谓荒谬至极。

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与自己同名的,对此大多会感到好奇,但也有人觉得不能容忍。不久前,一则清华博士生在发表论文时发现有与他同名的人而发邮件要求对方改名,声称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避免以后在学术上造成误知和尴尬。对此很多人会问,既然怕造成误知和尴尬,为什么不自己改名呢?而与这位博士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明朝著名文学家、诗人李梦阳,他在赴江西督学时巧遇一个与自己同名同姓的考生,不但没有要求考生改名,后来还推荐他做了大官。

人名如此,地名重名更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现象,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庐江县东乡有“白湖镇”,与庐江毗邻的枞阳县北乡也有个“白湖镇”,因而常常有外地人上错车而跑错了地方。在国外,还有为地名相同而闹得不可开交的。1991年,马其顿脱离南斯拉夫联邦,以“马其顿共和国”的名号独立。

由于希腊北部有一个地方也叫马其顿,因“重名”问题而遭希腊强烈反对,并像上文中的清华博士生一样要求对方改名,还对马其顿共和国采取一定程度的“经济封锁”。正因为希腊的反对,马其顿至今都没能加入北约和欧盟。

更有意思的是,还有其他名称因重名或相似而闹出笑话的。新型冠状病毒的英文学名是Coronavirus,即Corona冠状物+Virus病毒,这里的Corona就与Corona(科罗娜)啤酒“重名”。因而相当一部分外国朋友认为就是喝了科罗娜啤酒才会得这种病,以致科罗娜啤酒的销量大跌。这使得科罗娜啤酒的老板决定捐款一千万美元为病毒改名……

可见,重名现象有时虽有趣,但也容易造成误会和混乱,甚至还会给人带来烦恼,真可谓喜忧参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重 名 杂 谈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