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老王的“性灵观”

文/ 王红相

——
终南性灵

西安有一座山,叫终南山;西安也有一个文学社团,叫“终南性灵”。终南山不知存在了多少年,打有秦岭,就有终南山;“终南性灵”刚刚成立了一年,以后的命运,要交给时间。

“终南性灵”是陈嘉瑞老师发起成立的文学社团,致力于散文创作,老王忝列其中。我本是冷漠散淡的人,做事凭兴趣,不喜欢加入各种组织,四十五岁后写几笔文字,没有成就,也没有人缘,很自觉地站在文学圈之外,由着别人热闹;陈老师高看一眼,邀我入伙儿,我居然同意了,其中的原因,一是缘分,一是认同。

——

老王与“终南性灵”的缘分,很微妙,核心组三个成员,先后认识,在阅读兴趣、写作态度与文字技巧上,有较为一致的吻合。“终南性灵”成立之初,陈老师提出“有我写作,直抒胸臆,不事雕琢,神韵灵趣”四句,被视为“终南性灵”的宗旨。从字面意思上,这四句容易理解。可就是因为一眼能看明白,反而更容易引起争议。其实,每一种文学主张,从孕胎、起根、发苗,一般都会有争议,可往往就是在争议与质疑中,逐渐成熟并蔚为大观。

“有我写作”,是“终南性灵”文学主张的基本出发点,要求文字有很高的辨识度。文学创作极其个性化,不能千人一面。很多文字,表面上看长得很像,虽然不是抄袭,可这样的文字,终究经不起时间的推敲。“终南性灵”的文字,谁的只能是谁的,别人想抄,也抄不走。王国维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文字可以有我,也可以无我,有我与无我,是文字的两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有我的文字,喜怒哀乐,七情六欲,面目各不相同;无我的文字,虽然境界不同,是不同的人做出来的,可隐约于文字中的我,还是独一无二的。

“直抒胸臆”,是“终南性灵”对于文字表达在技巧上的规范。写作之道,法门很多,文字的表达上,自古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一是直抒胸臆,一是曲径通幽。前者强调有话直说,多用白描;后者讲究有话藏着说,多用修辞。对于写作的人,无论走哪一条道儿,功夫到了,都能写出好文字。相对而言,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曲径通幽的多,直抒胸臆的少,除非情绪的积累,如喷薄而出的火山,不得不发,可这一类文字,容易流于浅切,善于克制情绪的人,并不喜欢这种表达。

——

修辞做好了,确实能带来美感。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些抒情的句子,都用了修辞,是千古名句,“终南性灵”的作者,虽然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也喜欢这样的文字,但他们更喜欢的,是东坡先生的表达:“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最本真的情绪,脱口而出,如与故旧好友,面对面,眼泪对眼泪,想了就说想,疼了就说疼,啥话都直接说了。

除了文字上的规范,直抒胸臆还是一种态度上的规范。拐着弯说话,是行文的技巧,也是处世的技巧,“终南性灵”虽不反对,却不提倡。拐着弯说话,是别人的风格,“终南性灵”,一定是想说啥说啥,不想说啥就不说,不刻意讨好谁,自然不怕得罪谁。自己的好,直接说好,别人的不好,虽然不会直接说不好,但绝不会说好。好与不好,其实就是合适不合适:对了胃口就好,千百人说不好,也是好;不对胃口,不管多大的腕儿说好,终南性灵的人,心里还是觉得不好。

“不事雕琢”,是“终南性灵”对于文字表现状态的确认。不事雕琢的“事”,最要紧,也最费解。事者,侍也,专职之意。刻意修饰的文字,叫“事雕琢”。从道理上,写作总要以意当先,文字上要讲究,却不能以文害意。可偏偏在有些人,雕琢文字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当下很多古体诗写作者,嘴上说音律不是唯一目的,可不合音律的文字,内容再好,也要被他们嘲笑。炼字,是写作的第一层功夫,也是最终一层功夫。贾阆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推敲”,王荆公“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虽然反复雕琢,可又有谁觉得这是雕琢之后的结果呢!“终南性灵”的不事雕琢,来自于雕琢,却不把雕琢当成目的,类似于东坡先生的“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神韵灵趣”,是“终南性灵”文学主张的核心概念,主要表现在内容与题材的取舍。性灵一派,由来已久,一般人的理解,灵是人性,是灵魂,写人性的文字,才是性灵派的正统。但人性之说,有人以为是生物属性,也有人以为是社会属性,虽然都有道理,但不同的观念写出来的文字,甚至会截然相反,前者看后者都是世故,后者看前者都是流氓。虽然性从来都不专指色,色也从来都不专指女人,可偏偏就有很多人把性局限于女人,女人的形容举止,专用物品,就成了表达的核心;虽然灵不专指大自然,更不局囿于风花雪月,可偏偏就有人把太阳月亮当作了写作的主要对象。沿着性往深处走,容易走向齐梁的“宫体”,走向艳情;沿着灵往深处走,却有可能会走向陶谢的“山水田园”。“终南性灵”的文字,要点不在性,也不在灵,而在于趣,表现有趣的人与事,抒写有趣的灵魂,才是性灵。可从性到灵,再到趣,到底有多远呢?随园老人有一首《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画面感极强,在文字和情绪上,都是极有趣的表达,分明有民歌的味道!

性灵文学,起源于晚明的公安三袁,却大成于清初的简斋,实在是因为,随园老人是历史上顶尖有趣的人。随园老人喜欢收女弟子,“终南性灵”的团队,也是女作者居多。只是不知,随园老人生前不仅给自己写了挽联,还邀请朋友也来写,“终南性灵”的团队中,会不会有这样的趣事与妙人儿呢!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老王的“性灵观”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