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才气与狂气 -钱钟书《围城》

才气与狂气

.王先奎.

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才气,不喜欢狂气。殊不知,才气与狂气往往是如神附形,神形兼备的。
钱钟书便是才高八斗,狂气十足的典型人物。为人为文尽显大器。其作文敢于“放荡”、善于“放荡”、巧于“放荡”的本领,在《围城》中以特有的奇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构成作品中极富魅力的一景,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作家的大才气、大狂气,决非平庸之辈能望其项背。八十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请钱钟书前往讲学半年,付报酬16万元,可携夫人同行,交通、住宿费还另行提供。普林斯顿方面只提出由钱钟书两星期授一次课,每次40分钟,半年讲12次,实际授课时间仅相当于一个八小时工作日。然而钱钟书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这群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你看,钱钟书的狂气够大的吧。钱钟书这样谈自己:“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狷”者,正直之谓也。
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几个像钱钟书那样才高八斗,但也不乏才华横溢之人。笔者一个文友带薪考学深造两载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毕业时,老师评价他:“多才多艺一怪杰,多情多义惜分离,他日定当宏图展,惊天动地事业篇。”“才华横溢,事业定能大展宏图。”, 同学赠言“文思敏捷,才华过人,前程似锦。”“才华横溢,智慧超群,他日定能成为栋梁之材。”就是这个被老师和同学们称道的栋梁之材,狂气也绝不亚于才气。毕业回单位后他即主笔撰写了洋洋洒洒数千字的调研文章(后被省部级大报发表并被评为一等奖),送到主持工作的领导手中后,竟被“大刀”、“阔斧”砍得“遍体磷伤”“面目全非”。他却一面以礼相待,以文论文,说文论理,一面说出一番尖锐尖刻的话来:“就你这水平,也敢审文章?说实话,你有资格改我这篇文章吗?”
结果不言而喻,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友从此便被安排在机关跑腿干杂务了。
俗话说,财大气粗。同样,“才”大,底气就足,自信心就强,这在一般人眼里就成了“狂气”。可是,才子的狂气比庸人的谦恭不知要可爱多少倍!狂气中的正直、耿介比谦恭中的油滑,也不知要可贵多少倍!
笔者敬重钱钟书的“狂气”,也同情我那位文友的“狂气”。试看当今社会,身上洋溢着这类集才气、灵气、狷气、痴气于一身的“狂气”之人能有几个!社会上少了这类“狂气”之人,该是一种多么令人痛心的匮乏,多么巨大的损失和悲哀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才气与狂气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